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高喊,觀光正是台灣經濟的救星!且看今日舉世滔滔,經濟尚能欣欣向榮者屈指可數,連在金融海嘯中以超高經濟成長率異軍突起的中國大陸,成長率也一季不如一季,前景不容樂觀。但今年前三季預估成長率高達15%以上,勇冠全球的新加坡無比亮眼的表現,他們自己也毫不諱言就是兩個「綜合娛樂區」陸續開張的貢獻。
台灣經濟的展望遠比預期亮麗,如往常一樣,多虧對岸的大力挹注。但今年有所不同,過去被我們倚為命脈的出超,聲勢已大不如前,第3季台灣外銷訂單在季節調整後增長率由正轉負,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的出口訂單大幅度衰退。由於對岸積極以提高勞動成本、取消租稅補貼打擊出口部門,我們擔心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將每下愈況,命脈可能轉為負擔。
然而出口這條道路逐步封閉,另外一種形式的出口則如日中天。大陸觀光客來台人數急遽增加,如果不是第3季對岸努力衝世博的旅遊人數,情況將更加樂觀。如今世博正式閉幕,而台北的花博則正好繼之而起,未來幾個月,大陸觀光客人數必將再大幅上升。尤其兩岸洽談以商務人士為優先對象儘速開放自由行,到明年初的盛況可期。
除了陸客潮湧而來,松山機場與羽田機場日前也正式開放對飛,預期日本觀光客會大增,一年可逾300萬人。陸客自由行、松山羽田對飛,加上花博的吸引力,從現在開始台灣將進入觀光盛季,四面八方而來的觀光客雖不能跟新加坡一樣,讓成長率直上雲霄,但這額外的激勵因素必定能錦上添花,讓台灣更加亮麗。
觀光帶動經濟,乃是最理想的手段;因為觀光素有「無煙囪」的工業之美譽,對環保生態乃至氣候暖化,極少負面影響;更要緊的是,它的本質雖然與出口相同,但直接透過國內市場進行,全國每個角落、每種行業,尤其是傳統的中小企業都能受惠,所以無與倫比。而且觀光所倚仗的,是海外人士對台灣的偏好、欣賞與好奇,因此愈來愈多國際觀光客踴躍前來,就表示我們的國家更有魅力、更加美麗,內容更為豐富,形象更受肯定。於是觀光的快步發展,常常代表這個國家更受肯定、更有看頭、更上層樓。
台灣的觀光客增加,如果只是陸客來台的限制放寬,或松山機場與羽田對飛,或者只是花博開展,與上述目標相比就相形見絀了。我們是否該乘勢急起,讓台灣真正令人刮目相看?
※理財周刊53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金融業利多 看ECFA補充協議
◎封面故事>新台幣升值 營建資產保值概念發燒
◎新聞熱線>宏碁王振堂 法說秀英文 Q3業績佳比V
◎新聞熱線>宸鴻江朝瑞:觸控潮流將延續 但股價過熱
◎特別企畫>後ECFA時代 金融業春天到?
◎特別企畫>人民幣業務 銀行業西進獲利關鍵
◎本周關鍵強股>選前大膽買 首選金融、ECFA概念股
◎每周發燒基金>國際熱錢流竄 高收益債受惠
◎產業櫥窗>LED照明成趨勢 市場起飛指日可待
◎全球理財觀>G20雖有共識 美元仍處於長期弱勢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3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