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本身沒有神經,被稱為沉默的器官,所以肝細胞受損是沒有痛覺的,也因此易被輕忽,通常需要等到肝腫脹,且已壓迫到腹部外膜時,才會感到疼痛,但此時的受損與發炎狀況已經非常嚴重了,這也是為什麼罹患肝癌的病人在求醫時,往往只剩下3~6個月的生命。
與其他器官罹患癌症相較而言,肝癌似乎來勢洶洶,它的發現常讓人措手不及,加上媒體報導,使愈來愈多人了解肝病的可怕,也會主動就醫檢測肝功能是否正常,但一般大眾對於複雜的檢測項目及如何判讀結果卻似懂非懂,更不知各檢測項目真正用意為何。如何選擇檢查項目,以獲得萬無一失的保障,是每個關心自身健康之現代人的責任。
肝臟檢測知多少?
一般人常誤以為肝指數正常,就代表肝臟功能正常,其實為了瞭解自己有沒有肝病,必須再與其他檢測搭配才能較準確。
肝功能指數
美國南加州大學副教授陳昌平醫師表示,GOT和GPT指數(又叫AST和ALT)只能看出肝臟是否正在發炎,卻不能檢查出是哪一種肝炎病毒感染,也不能從結果看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
肝功能檢查指的是抽血檢查GOT和GPT此兩種酵素的濃度,以得知是否有罹患肝炎的可能性,但有時GOT值升高卻非肝臟發炎,而有可能是其他疾病,例如心肌梗塞,這是因這兩種酵素並非肝臟細胞內特有的酵素,在其他的組織細胞中也有,但因它們在肝臟細胞內的含量比其他器官多出許多,所以可當作檢測肝是否受損之指標。
當肝臟細胞受損時,肝細胞內的酵素會大量釋放到血液中,使GOT及GPT酵素濃度增加,但GOT及GPT值的高低未必能完全表示肝臟功能正常與否。且肝硬化的發生必須經過長期慢性肝炎的過程,肝臟硬化之前,肝功能檢驗結果一定會不正常,但是一旦肝臟已硬化,肝炎程度減輕或消失,肝功能檢驗結果就有可能變成正常。因此GOT和GPT嚴格定義應為「肝發炎指標」,而非以此看「肝功能」是否正常。
B型及C型肝炎檢驗
當檢測出肝功能指數(GOT和GPT)正常是不夠的,還需進一步做B型肝炎和C型肝炎的檢驗,了解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根據統計,台灣的肝癌患者中有9成與B、C型肝炎有關,而約有80%以上為B型肝炎帶原者,可見B型肝炎與肝癌間有密切的關係;而非B型肝炎帶原之肝癌患者,有一半以上屬C型肝炎感染者;其餘肝癌患者則可能與其他原因有關,如飲酒過量、飲食攝取過多黃麴毒素及遺傳因素等。
另外,有研究顯示B型肝炎帶原者,得到肝癌的機會,是非帶原者的150倍以上,也就是這個原因造成台灣有相當多的肝癌患者,因此B型肝炎及C型肝炎篩檢亦是必要的。
要知道自己是否罹患B型肝炎,需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表面抗體(Anti-HBs)。表面抗原是指B型肝炎病毒的蛋白質,所以表面抗原為陽性(+)者代表受到B型肝炎感染後成為帶原者,這些人會傳染B型肝炎給別人,6個月以上表面抗原陽性者,稱為慢性帶原者;而表面抗體是人體產生對抗表面抗原的抗體,具保護作用,所以表面抗體呈陽性者對B型肝炎免疫,不用害怕B型肝炎的威脅。
若要知道自己有沒有得到C型肝炎,需要做C型肝炎抗體(Anti-HCV)檢驗。如果檢查為陽性,代表已經感染C型肝炎病毒;如果檢查為陰性(-),表示沒有感染。
腹部超音波檢查及血中胎兒蛋白
當發現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就要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和胎兒蛋白,以確定肝臟是否有腫瘤。
腹部超音波檢查不會痛,也無副作用,且檢查肝癌的敏感度相當高,所以其被列為診斷肝癌的第一線影像檢查工具。但超音波檢測有其限制,例如有些腫瘤太小或長在超音波監測的死角時,就必須搭配胎兒蛋白檢測才得以確認檢查結果。
而胎兒蛋白雖也屬第一線檢測工具之一,但仍不能單看其結果來加以判讀。根據統計,有70~80%肝癌病人的胎兒蛋白指數會升高,20%的病人不會升高。且當腫瘤較小時(小於5公分),病人亦有可能胎兒蛋白不會升高。因此,胎兒蛋白正常,不一定代表沒有肝癌。
腹部超音波掃描和胎兒蛋白是目前篩檢肝癌最常使用的工具,但因兩者都有限制,所以需要共同配合,找出可能的肝癌腫瘤。
肝病已是屬於台灣的國病,平日的定期檢查更能預防肝病罹患,而檢測的方法並非單一選擇,因沒有一種檢查能百分之百找出所有的肝病,所以需遵照醫師的指示選擇合宜的檢測方法,才得以準確攔截死神!
※理財周刊53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QE2熱錢湧入 航運、化纖紡織、面板彈起來
◎封面故事>原棉仍吃緊 化纖、聚酯旺至明年上半
◎財金觀察>馬凱:謙虛地蓋「組屋」就好!
◎親子理財>愛心理財 從小開始
◎新聞熱線>中環翁明顯:專於興趣 錢自然跟著來
◎新聞熱線>遠雄趙藤雄前進中東 開發阿布達比索沃島
◎特別企畫>時薪百元籌資 林承諺股海淘金
◎本周關鍵強股>IFRS效應爆發 資產權值股看漲
◎解碼房市>捷運通車 新莊、蘆洲房市再漲
◎健康你我他>讓沉默的肝發聲,搶先攔截死神!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3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