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激情、悲情催不出投票率
還記得那一個曾動人心弦的「準備好了!」廣告嗎?
二○○八年會打出這樣的廣告,是因為當時的馬蕭競選團隊有一種焦慮:擔心「支持度」不等於「得票率」,唯恐在立委大勝之後,一向鬆散的泛藍支持群眾,基於「贏定了」的心理,可能不出面投票了。
萬馬齊奔中,催票奏效,馬英九獲得了空前、也可能是絕後的七百六十五萬票。
回到二○○○年二月底,當時的陳水扁在李遠哲「國政顧問團」加持下,「清流共治、全民政府」造成了一種社會新嚮往,陳水扁趁勢在選舉最後打出他的鄉親、同學的鼓舞廣告:「阿扁,加油」!鼓吹「時代正在改變」,用正面訴求營造了贏家氣勢。
催票也奏效,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那段時間裡,「選舉」和「希望」相隨,在「贏了,未來也會贏」的社會心理中,在共襄盛舉鼓舞中,選民往往會有正面動力,在投票日那一天,被催出家門進入投票所。
當「希望」滅絕,熱情不再時,「正面能量」流失後,又要如何「催票」呢?
你賣力表演 選民不動如山
台灣的選民一向多情,無法創造希望,若是訴諸恐慌,引爆激情,運用負面能量,選票還是可以催出來。
一九九四年,挑戰台北市長的趙少康,猛打「保衛中華民國」口號,甫成立的新黨,猶如「大地一聲雷」,氣勢驚人,深藍選票完全催化。
世人永遠忘不了的「盧修一驚天一跪」,更是激情最高點,創造了「衝衝衝」的蘇貞昌神話。
二○○四年,面對著連宋合聲勢,陳水扁發動了「牽手護台灣」,台灣「亞細亞的孤兒」情緒高漲;那年的二月中,連宋配和陳呂配打成黃金交叉,加上三一九疑雲,挺扁選票催到最高點。
當「激情」過後留下什麼?選民終會發現「春夢了無痕」。
這次五都大選,選民不再激動了,加上候選人提出的政見與許諾彷如「空山靈雨」,飄邈空靈,「激情」沒有了依附對象。
沒關係,還有「悲情」可以運用。……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23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