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問童子,他一臉傻笑,這小子正在想什麼呢?當年我28歲,他一個月大。初為人父,我歡喜莫名,寫封家書說生兒方知父母樂。我自詡是博物學愛好者,觀察自然是天職,怎能錯過兒子的出生大戲!當他娘的子宮被割開,他露出個大圓頭開始,就是我細察的對象了。
比起我曾經養過的各種動物幼兒,他是最不靈活的了。大肚魚臨盆時,蜷曲的小魚像深水炸彈般從媽媽的肚子落下,但掉個五公分後就甩尾游開了。他卻到三個月大都翻不好身,三翻六坐九爬是書上寫的標準進程,他樣樣落後,更糟的是根本不會爬,美國朋友憂心地說他將來可能會有「閱讀障礙」。我們可慌了,不斷示範,他仍是在旁傻笑,丟顆他熱愛的大草莓,竟是滾著去撿。
看著孩子快速學會講話、唱歌、數數,這又遠非其他動物可比,摸著他頭頂還沒長合的軟軟顱骨縫,不禁要問這腦袋瓜子是怎麼學的?能更快更好嗎?多少父母都有揠苗助長的痛苦失敗經驗。育兒指南上談的多是吃喝拉睡,如何教嬰兒學習著墨並不多,我讀了也覺得學理基礎不夠,難怪常聽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人類養兒育女20萬年了,經驗的積累顯然不能舒緩每一代父母的焦慮,若是能有一本像數位相機操作手冊般的說明書,該有多好啊!幼兒教育是人類文明繼續進展的重要環節,過去這領域的發展不夠快,必然有多種因素:個體差異大、研究者與實驗對象溝通不易、大人也總忘了自己小時候的經驗……,都是可能的障礙。然而懵懂的窘況不該再繼續,一群認知心理學者發展了新技術和新思維,最終目標是從嬰兒大腦解開「人類智識的來源」這個古老的問題,他們的研究成就了這一期《科學人》的封面故事。為人父母者當然不可錯過,教育工作者更該以之為基礎,重新思省教學策略。我認為若這事做得好,對國力的提升可能比傾力發展高等教育更有效。
※延伸閱讀:
‧探究心智原型--Nature vs. Nurture之再議
【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2010年第106期1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