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年輕時候在外地讀大學,每年暑假返鄉,必須要把所有的書和行李打包帶回家;整整兩大袋的衣物,扛起來十分吃力,尤其到了家鄉的車站,還必須馱著行李步行一、二十分鐘才能回到家,那段路程,走起來總是格外艱辛。
有一次,我半拖半扛地走在路上,一位看似工廠工人走了過來,問我需要幫忙嗎?接著便伸手分擔了我肩上的沉重行囊。於是,我們就這樣一路聊著,很快就回到了家。
雖然不過是十來分鐘的互動,但是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那時的感動,每次回想起那一幕,心頭總是暖暖的。
我想,行善就是這樣的一種力量,不論事情的大小,往往都可以帶給受惠者深深的感謝和難忘的美好回憶,並且萌發想要效法的念頭。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關懷、珍惜
「張老師」文化公司從2009年進行的「微笑天使專案」,透過買套書送套書的具體行動,企圖結合社會大眾的力量,所要傳達的,就是這種「人間有溫暖,處處有溫情」的理念和力量。
我們都知道,家裡有罕病兒童,對於一個家庭是很大的負擔和壓力,尤其早期台灣醫學還不甚發達的時候,模糊,甚至是錯誤的認知,往往使得很多父母家長在緊張、恐懼、自責中徬徨度日。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一位天使,他們來到人間,和每一對父母「相遇」,便是一種緣分,就宗教的角度來說,也就是神的旨意。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無論動物或人類,幼年的身體比例,往往會誘發成人或成年動物想要主動擁抱、照顧的本能。這也就是為何我們看到小貓小狗小孩,總會有一股想要擁抱的衝動;或者也可以說,是上天賜予強大者主動照顧脆弱幼小的本能。
幼小需要被關愛,罕病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照顧,甚至連這些孩童的父母,他們受挫的心靈和困頓也需要被關注、鼓勵。雖然醫學漸漸發達,現在我們都清楚知道,罕病兒童的誕生和基因突變有很大的關聯,多少可以減除父母們的疑惑和自責。但是,站在另一個更積極的角度,我們更期待家有罕病天使的父母,可以用更大的愛心和行動力,攜手共同去面對、珍惜、呵護這些不甚完美的「禮物」。而如果社會能夠提供這些父母更大的支持力量,相信可以助益他們更具信心、動能,勇敢地堅持走下去。
心存小愛做大事
中國人是一個相信「報」的民族,我們常說,善有善報,行善會得到福報。而從心理學的觀點分析,行善:一來幫助別人,自己會覺得心安;二來有能力助人,會有成就感,內心自然產生快樂的感受;三來「德不孤必有鄰」,可以帶起拋磚引玉的連鎖效應。而當受助者將來有能力做出回饋時,福氣自然又返回到自己身上。
基於這樣的觀點,「張老師」文化公司將出版套書的行動,化成社會集體行動,也就是讓一個單位的行善,擴大成為集體的行善,希望讓行善的福氣,澤被國人。
「慈濟」常常勸告世人:「要心存大愛做小事」。為什麼要做小事而不是做大事呢?因為小事容易做到,當人不覺得事情困難時,就比較願意去做,便能成就小成功;有了成功的典範,接著自然會想要再做多一些,或是願意跟隨著去做……;如此下去,大事、大成功慢慢地也就孕育成形。
買書送書,便是這樣的出發點,一千元買一套書,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負擔,會比較願意掏錢出來買;於是,一套一套累積下去,小愛、小成功,逐漸堆高成大愛、大成功。現今流行的吸引力法則、正向心理學,講的正是這樣的原理。
不過,任何活動,還是必須要有詳細的解說和推廣,讓民眾和企業有更清楚、深入的認識和瞭解,才比較願意接受、參與。
不管做什麼事,我總會建議大家要「想出來─寫下來─說出去─修正去─做出來─鼓勵來─類化去─記下來─愈來愈多」。認知─感受─行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我們中國人常說「心動才能行動」,也就是要先能想清楚、想通了、動念了,行動自然主動跑了出來。
善念善行,得以發揚
行善是一種傳承,「張老師」文化公司是「張老師」基金會的夥伴單位;因此,可以將「張老師」基金會長久以來致力發揚行善精神、服務社會的理念和作法,透過出版,行動出去,很令人感動。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明燈」,這是我們對於罕病家庭,甚至社會大眾最深切的呼籲,同時也是「張老師」文化公司、「張老師」基金會長期以來致力於公益的堅持。我們深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懷抱「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胸襟,關懷、幫助社會上需要協助的人;當我們願意用愛心去點亮每個角落裡的一盞一盞小燈,相信終有一天,這個世界會是旭日普照,充滿著光明和溫馨。(文字整理:高惠琳)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0年1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