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村上春樹的暢銷名著《挪威的森林》拍成電影,電影和原作小說有多大的異同?上映前讀者無不拭目以待,看完電影後又難免產生各種新感觸,舊迷思添新疑惑,歸根究底原作《挪威的森林》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小說?
1979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獎邁進文壇,從初期的不談「性與死」,到徹底探究「愛與死」,1987年推出《挪威的森林》,從超現實到純寫實,作風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創下日本文壇最暢銷紀錄。也成為他的作品開始被New Yorker刊登,以及往後長篇小說陸續被介紹到西方世界的敲門磚。2009年村上春樹再以《1Q84》震驚文壇。他的小說已經被世界翻譯成46種語言。
《挪威的森林》書中主角「我」和當時的村上春樹同齡,回憶自己的大學時代。因此從很多跡象顯示,《挪威的森林》相當程度是村上春樹的青春回憶錄。
《挪威的森林》第一句「我三十七歲,當時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機艙座位上。」一開始就點出年齡。飛機上的音樂正播出披頭四的〈挪威的森林〉,讓他想起十八年前的自己,當時十九歲剛剛上大學。
這樣的描寫非常像電影,小說採取了像電影般回憶往事的倒敘手法。
他在寫《挪威的森林》時,非常投入,滿腦子都是小說場景的影像。他不寫時,人物彷彿影片的暫停動作(stop motion)般,等他繼續寫下去,人物才又動了起來。所以儘管過去有很多人向他提出改編成電影的提議,他都沒有答應。因為那些影像在他自己的腦子裡都太真實了,他說沒有必要拍成電影。
因此,他會答應越南導演陳英雄將《挪威的森林》拍成電影的提議,令很多人跌破眼鏡。不過,最近他看了電影試片時,倒有一種新的感覺。
拍成電影後,他發現這本小說原來是以女人為中心的故事。在寫小說時他是以第一人稱的男人視線在看事情的,他以為基本上是一個名叫渡邊徹的青年的遍歷故事。可能很多讀者也這樣想。不過拍成電影後看來,故事的核心其實竟是女人。是綠和直子和玲子,還有喜歡永澤的初美。這四個女人的故事。比起這四個女人的存在,包括男主角在內的男人的存在,就顯得稀薄了。渡邊徹和其他出場人物成為等價的存在,因此結果電影把小說的第一人稱翻譯成第三人稱了。
村上說書中同寢室的室友「突擊隊」確實是以一個同學當模特兒。
很多人都認為「綠」的個性很像村上的夫人陽子。
無論校園場景、散步路徑、打工場所和約會地點,都可以找到印證的地方。這些場景被「借用」為小說的故事背景,自然容易聯想書中「角色」可能一一真有其人。不過作者是學戲劇的,更多部分是為了加強戲劇效果而加進去的吧。
他的小說確實也反映出他所成長的時代背景。從60年到70年代,是一個激動劇變的年代,越戰爆發,嬉皮風潮正盛,披頭四的音樂流行全球,書中主角感性青澀少年高中剛畢業才來到東京上大學,就碰巧遇上學生運動的政治季節,從上課、翹課、約會到打工,一邊躲進音樂世界,一邊面對現實生活的種種。自己在變,女朋友在變,周遭環境也在變,如何順應下去?成長的挫折與苦澀,痛苦與掙扎,赤裸裸地描寫出來。
村上說通常他在描寫一個人時不用模特兒,因為如果把某人的全部照寫會變得很無趣,讀者會感到無聊。他只把某個人的一部分拿來用。出現在他書中的人,無論男的女的,某種意義上其實多半是他自己。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他說所謂寫實小說,並不需要寫真的事實。只要人讀起來感覺自然就行了。
1949年出生的村上,歷經戰後經濟高速成長期,美國文化氾濫普及的年代。獨生子內向的他,喜歡一個人讀小說、一個人聽音樂。作品以第一人稱「我」敘述生活的點滴,一個人喝啤酒、一個人煮義大利麵,總是透露著孤獨和疏離的氣氛。
成長在神戶這個國際港都,從初中就開始大量閱讀十九世紀俄國大文豪杜思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世界文學名著,高中開始在舊書店買船員留下的便宜二手英文小說,陸續接觸美國當代文學。從收音機聽西洋熱門音樂,零用錢都花在買爵士樂和古典音樂唱片。有空就去看名導演的世界電影。勤快地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營養,這些後來都豐富了他的小說世界。
※延伸閱讀:
‧賴明珠:《挪威的森林》的祕密──從電影回顧小說原著 (下)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二月號314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