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與生活習慣、飲食息息相關,根據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中,約有95%是第二型糖尿病,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醫師建議血糖偏高、肥胖、缺乏運動、具有高血壓、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或是家族有糖尿病史的高危險群,應建立每3個月到醫院量測血糖的觀念,定期血糖監測可有效減緩步入糖尿病的病程。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尚未發病但有糖尿病潛在因子的高危險群,若是能有血糖控制的觀念,並付諸行動,是有機會延緩糖尿病發病的時間,甚至不會發病;而已是糖尿病的患者,更是必須立即改正錯誤的飲食、生活習慣,建立血糖監測的觀念。
但是要怎麼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是有效的呢?血糖數據就是最清楚的表示,可以了解到平時生活作息與飲食對血糖造成的變化,因此家中備有一台輕便的血糖機,依據醫師建議定期監測血糖,可以做為調整治療方式的依據。
血糖機要這樣選
市面上血糖機種類琳瑯滿目,各家廠牌更是不斷推陳出新,該如何選擇血糖機,總令消費者感到一個頭兩個大,是愈貴愈好嗎?還是功能愈多愈好呢?何一成特別舉出10招選購血糖機的祕訣,幫助消費者買到一台最適合自己的血糖機。
1 有許可證的產品:
必須要有衛生署的醫療器材許可證,才能確保血糖機的品質是有保障的。另外,若是有美國FDA、歐盟CE、ISO9001等驗證,也都是消費者較可信任的產品。
2 品牌:
購買血糖機並不鼓勵一味追求大品牌,應該根據使用者的特性與需求來選擇。但是較有知名度、行銷通路較廣的廠牌亦有優點,那就是機型較多人使用,消費者可能發生的狀況或疑問較有機會被解決。如果製造商以專業醫藥研發為背景,更符合醫療趨勢。
3測量方式:
較常見的包括比色法、電化學式(Electrochemical sensor)、光學式(Photometers)。最早期的比色法因為在判讀時容易出現誤差,現在市面上多已是採用電化學式或光學式。
4 儀器準確度:
目前多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標準,或是ISO DIS 15197的建議標準。
5 採血部位:
傳統多為指尖採血,因神經分布較密集,較有疼痛感;現在亦有AST採血,即可採取指尖以外部位的血液,如手掌、手臂、手腕、大腿等處,以減少採血時的疼痛感覺。
【圖/常春月刊】
6 採血量:
血糖機測量所需的血量極少,多為0.001c.c.微血管血即可。
7 採血針:
愈細的針愈能減少採血時的疼痛。
8 反應時間:
10秒以下即可知檢驗結果的尤佳。
9 試紙:
試紙所使用的酵素會影響血糖機判讀的敏感度,目前市面上較常使用的酵素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去氫酶等。由於試紙容易受潮、受熱而變質,因此選擇血糖機時,也應詢問試紙包裝與保存方式,購買有防潮設計的試紙包裝較為理想。
曾有腹膜透析患者因使用含有澱粉類多醣的透析液,血液中產生麥芽糖,而影響了以葡萄糖去氫酶為酵素之試紙判讀血糖值,導致患者出現假性高血糖;衛生署已公告有使用這類透析液的洗腎患者,應避免使用這類血糖機。
10 特殊功能:
血糖機的選購首重使用需求,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針對不同需要而設計的血糖機,例如對於視力較差的老年人,不妨考慮大螢幕、大按鈕、字體大的血糖機,或是有語音功能的血糖機;又或者選擇試紙比較大片的血糖機種,方便有手顫症狀的人置放試紙入血糖機中;另外,手寫血糖值紀錄數值可能發生寫錯、錯漏等情形,若血糖機有記憶功能,較能避免錯誤記錄。另外,有的血糖機可提供血糖平均值及血糖監測提醒以及免條碼功能,幫助民眾做好血糖管理。
適合自己所需最重要
市售血糖機所推廣的功能、製作地點、體積大小不盡相同,價格也不一樣,照常理推斷,功能愈多的機型價格自然也比較貴。但功能多並不表示就比較好,必須考量使用者的狀況,若是老人家使用,過於繁瑣的功能反而增添出錯的機會;又或是大螢幕、大按鈕的機型,體積亦較大,不方便攜帶,常出遠門的患者可能必須顧慮到攜帶輕巧性的問題。
醫師建議消費者在購買血糖機前,最好先與醫師、衛教師等討論,並且貨比三家,比較出最合適自己使用的血糖機,才能真正達到監控血糖的意義。
每3個月要就醫檢查
居家型血糖機與醫院監測的血糖,最大的差異性即在於,居家型血糖機是監測全血,而醫院則會將血液抽取後,利用離心儀器分離出血漿檢測,因此一般來說,在家量測的血糖值會比到醫院量測時低了約10%,因此患者必須當心,若是量測出來的結果位於安全範圍的頂標,建議最好回診,再做一次血漿監測,以確定血糖的真實狀況。
糖尿病是一慢性病,常常回診都是3個月後,因此提醒患者及家屬,在回診時別忘了攜帶患者每日監測的血糖紀錄,讓醫師掌握平日患者的血糖變化,才能幫助做出最正確的診斷與處方開立。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3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