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李永平──邁向大河盡頭的重生之旅

朱國珍    

冬初細雨霏霏的淡水河邊,再見到李永平老師,他比在東華大學教書時清瘦了許多,卻比那時候更加神采奕奕。他瞅著亮晶晶的眼睛說:「我剛從鬼門關繞了一圈出來,現在不菸不酒,連食物都要吃得很清淡。」原來,八月份才進行一場心臟繞道的大手術,他獨自進入手術間之前,念念不忘的就是《大河盡頭》下卷的完成。在生死攸關的當頭,創作依然是他所有的生命。

《大河盡頭》下卷,在千呼萬喚中出版,上下兩卷共計四十多萬字的《大河盡頭》,被王德威譽為「新世紀華語文學第一個十年的大事」。而作者李永平卻淡淡的說:「我原本只是想寫一個別緻的愛情小說。一個三十八歲的荷蘭女子,與十五歲的中國少年,這個畫面光是想到就覺得很美麗。」



從一個美麗的畫面開始,鋪展出一個波瀾壯闊的故事。1962年,雨林密佈的婆羅洲,少年永與父親的密友──被稱做「姑媽」的克絲婷,執意在盛夏諸事不宜,禁忌最多的陰曆鬼月,展開一場逆流之旅,登上大河盡頭峇都帝阪聖山。故事的線性時間只有十五天,七月初一到十五,但故事的氛圍卻前後糾纏數十年,氣勢亦如婆羅洲雨林似的磅礡與滂沱。使得這一部讓李永平再三強調的「抒情浪漫小說」,成為華文界大河小說的典範。



「我本來設定寫十五萬字,但是開始下筆之後,內心深處的意識不斷跑出來,最後寫了四十萬字。」李永平說:「創作是很奇妙的,寫得順的時候,意識自己會不斷的發展,故事中的人會自己跑出來說故事。但是作家是『馭者』,駕馭馬匹的人,小說家必須要有高明的控制力,才能完成一部成功的小說。」



所以,李永平不喜歡被冠上「馬華文學作家」的標籤,更不同意《大河盡頭》是回憶錄的說法。「雖然我將《大河盡頭》的地理位置設定在婆羅洲,但是雨林深處的故事細節、語言與風格、都是我創造、想像出來的,不屬於馬華文學書寫,而是李永平的內心世界;就像《吉陵春秋》也不是寫中國,是一個大雜燴,是我過去受過的教育、想法,全部融入進去的作品。《大河盡頭》也不是一本回憶錄,而是文學成分很多的小說。回憶是很複雜的,是生活經驗或想像力或創作,全部融合在一起,最後形成小說。像是《大河盡頭》原本要探討『我要到哪裡去?』沒想到,結果卻是『我從哪裡來?』」李永平說:「追尋到最後,就是落葉歸根。想要回家,卻永遠回不了家。」



曾經,在課堂上自在隨興,會把同學們帶到鯉魚潭,在山光水色旁,席地就坐於水邊的石頭上,討論小說創作的意義;或是走出教室,在文學院角落的涼亭裡,一邊喝著啤酒一邊賞析同學的作品,那樣率真自然毫不拘泥的李永平,一度因為車禍與疾病的影響,讓文壇浪子萌生頓逃倦念。但是,隨著《大河盡頭》的完成,那個瀟灑洋溢的李永平又活回來了,他坦言:「這本書我寫得隨心所欲,不在乎文學理論的任何形式,將敘事自由推展到極限,重點是整個氣勢的經營。」



成年的「永」對著他心中魂兮歸來的繆思「朱鴒」說故事,回憶二、三十年前少年「永」與洋人姑媽「克絲婷」情慾糾葛的大河之旅,這種特別的說故事型態,類似古典章回小說中的說書人角色。說書人自由貫穿現在與從前,輕易拉扯著「永」的一生,讓記憶中的愛戀與真實經歷的色欲,在虛實之間撞擊出千迴百轉的史詩,也撩撥著讀者欲罷不能的沉醉。說書人不斷穿梭在1962年夏天的卡布雅斯河與三十年後的某地,在時空的跳躍中,思量的仍是故事中的人物,重複雷同的語言與文字,經常反覆迴旋在各個章節。



「這是要提醒讀者,達到詩歌中疊句(Refrain)的效果,讀起來像是誦經的感覺,達到詩的意象。」李永平說:「在我早年的創作中,為了刻意迴避馬來西亞式的中文,會堅持使用純正的中文。我熱愛中國文字,初中一年級就看《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我愛看中國書,到現在還是如此。」



喜歡中國文字的精準與氣氛,在《大河盡頭》中,更是處處可見中文營造的迷離幻境。瘴癘靡濕的雨林,少年永與克絲婷之間險逾不倫的戀慕,鬼魅相依的懷孕小聖母,巍峨嶙峋的終點峇都帝阪,處處都瀰漫著擺脫不掉的魔咒與炫惑,讓這一趟大河之旅,超越了南太平洋的地理束縛,直奔文字之外的宿命。



熱愛中文,卻始終沒有去過中國大陸,李永平說:「我這一生,有兩次機會,卻很不巧的錯過。第一次是1966年高中畢業時,原本一心想去中國大陸深造,因為文革而去不成。第二次是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後,獲聘到上海交大教書,因為妻子回台灣,也決定跟著回台灣的中山大學任教職。」



現在還想再去中國嗎?李永平搖搖頭,說:「大陸經濟開放之後,變得有錢了,卻也沉淪了,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大五十倍的索多瑪城。」



對於創作,始終抱持著嚴肅的態度。在動心臟手術之前,愛喝啤酒的李永平,可以為了保持清醒書寫《大河盡頭》上卷,整整一年的時間滴酒未沾。他說:「作家需要有很強的意志力,才能在有生之年,寫出足夠的代表作。尤其是寫長篇小說,一定要冷靜,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在腦裡。」



因此,強調長篇小說重在氛圍的李永平,也曾經說過:「作品中的語言風格只有『成功』與『失敗』兩種結果,沒有高下之分。能夠發揮描寫功能,才算是成功。」



《大河盡頭》無疑提供了完整的鬼斧神工,將赤道雨林的無涯荒境與神祕癲狂書寫到極致,那畫面與氣味彷彿隨著一頁頁翻閱而越來越立體,越來越鮮明,魑魅魍魎無所不在,婆羅洲如是,台灣亦如是。也因此,李永平說,朱鴒、台灣與婆羅洲,是他創作的永恆主題。



曾經我與李永平老師有過一次夜行蘇花公路的經歷,在星光與海風的陪伴下,交換了許多關於人生與家庭的體驗。在那個夜裡,李永平老師娓娓道來他的感情故事,也溫柔傾聽我的遭遇。老師最後語重心長的說:「要珍惜現在擁有的家庭。人年紀大了,會想要有個伴,哪怕是鬥嘴也好,總是有人陪著。」兩年之後,經過了一場心臟手術,休養之後越發清秀的李永平說:「我每天看很多很多的書,我不孤獨。」



道別的時候,李永平老師在捷運車站的票口,靜靜佇立著凝視我們的離去。隨著手扶梯越來越遠離一樓地面,他還是停留在原地,目送著我們,對我們揮手,等待視線的完全消逝。



《大河盡頭》究竟能看到什麼?少年永在前世的母親羊水中獲得重生;成年永在夢田裡撒下種子,當枝繁葉茂時,亦是新生命的開始。



◎受訪作家簡介

李永平

1947年生於英屬婆羅洲。中學畢業後來台就學。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留系擔任助教,並任《中外文學》雜誌執行編輯。後赴美深造,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東吳大學英文系及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著有《吉陵春秋》、《海東青──臺北的一則寓言》及《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等。譯作《大河灣》、《幽黯國度》等。《吉陵春秋》曾獲「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大河盡頭》(上卷:溯流)獲第三屆紅樓夢文學獎專家推薦獎。今年出版作品有:《朱鴒漫遊仙境》(經典版)、《大河盡頭》上下兩卷本。



◎本文作者簡介

朱國珍

現就讀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漢聲電台「週末隨身聽」節目主持人。清華大學中語系畢業,英國李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肄業。曾任中華電視公司新聞部記者、夜間新聞主播、莒光園地節目主持人。著有《夜夜要喝長島冰茶的女人》、《貓語錄》、《璀璨香港》。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二月號314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9314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聯合文學一年12期 2160 18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