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台灣的學生紛紛投入國際志工的行列,成為一股趨勢。但很多國際志工的工作背後,常常都伴隨著很多人的私心或是因為不了解當地文化,反而造成很嚴重的文化侵入的問題。
在數年前,不管是東南亞的國際志工,或是中南美洲、非洲,報名青輔會或是大企業補助總是寥寥無幾,但是在近幾年,卻年年大爆滿。
在一次又一次的成長和挫折中,一次又一次的反省,我們在國際志工的過程,有所成長,也和當地人互動、分享,在不影響他們本身的生活之下,維持原有的文化和思想,學習他們的文化和生活習慣,也可以在這些過程中,提供一些醫療健康、公共衛生、科學教育等帶有服務性質的合作。
而政府也透過舉辦青鐸獎、區域和平志工等獎項來頒發給優良的志工團體,但是,是不是有真正做好評估呢?還有,有很大一部分的志工團體,對其他文化和國家所作的破壞,是不是能夠有更多的準備工作,不是一天簡單的演講和活動就草草了事?
被人服務還是服務別人?
我為什麼要用服務這個名詞呢?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裏面,好像出國做志工就是很有愛心,要給他們援助、服務,都是我們自己在奉獻,甚至有些人還比較誇張,用犧牲奉獻來比喻,結果的事實是:很多國際志工在當地住高級飯店、不管到哪裡都被款待,殺雞宰羊,殊不知那些都是他們逢年過節才吃得到的,卻為了這幾個外國來的毛頭小子,大擺宴席,弄得好像是皇帝出巡一樣,而不像是真正的國際志工了,而回到台灣,這些出國像是旅遊團的學生們,卻可以大講他們在國外做了多少事情,為這個地區(國家)奉獻了多少,甚至在履歷表中加上一筆,也因此申請上不錯的外國學校或是台灣的研究所。
還記得在非洲的時候,有一天我們一行4、50人浩浩蕩蕩的到了一個工作的地方,當地真的是找了一把斧頭來殺羊,說我們是他們的幸運神,因為他們平常吃不到羊肉。那一天,教會為了我們的到來,特地殺了一頭羊請我們吃,而我們吃剩下來的,就可以分給當地的小朋友和民眾食用,我們一行人大約50人,當地人有1,000人,分一頭羊。
而在工作的時候,因為當地都是黑膚色的朋友們,其中有一位金髮碧眼的年輕女生引起注意:一位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女孩,25歲。她在美國是一位老師,單純的想要去做志工,就一個人到了當地,當起了老師。當然,是沒有薪水和補助的。
試想,若是我們沒有補助,還有幾個台灣學生願意自己打工賺錢去這些國家做志工呢?說來是覺得很慚愧,因為我兩次志工活動都有拿到不少補助款。也許這是讓很多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學生有機會出國圓夢,但是也讓很多人單純的想要省一筆錢出國過過水,好讓他申請國外學校,有了機會。
大企業的避稅天堂?
其實大家都應該有注意到,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都有很多附加的基金會,一方面可以打下社會企業CSR的名號,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這些相關的管道或方法來避稅,美其名是支持公益團體,反過來說就是避稅,政府為了支持公益組織的發展,讓一般企業可以透過捐款和一些公益活動來抵稅,很多企業想要抵稅,又不想只是單純的把錢捐出去,就乾脆自己也成立一個基金會來運作,當然,裡面的每一筆錢是否都真正用得到社會上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這些減免稅賦的法規修改,這些大企業是不是還是一樣願意拿錢出來支持這些學生團體做公益?又或者說,如果今天有一個很棒的國際援助或是志工計畫擺在各大企業老闆的眼前,你們願意拿出公司的錢來贊助這些活動嗎?而這個計畫是完全不能抵稅或是用在其他地方的。據我所知,有些大老闆願意自掏腰包,但是一用到公司的財務,就會變得必須經過層層關卡,甚至要董事會同意才能執行,也許這就是在大企業的體系吧?
月薪30萬求醫師當志工
你也許以為我寫得很誇張,其實不會(應該還更多)。這就是一個台灣醫療團在國外的醫師薪水,這些薪資很多都可以在ICDF(財團法人國家合作發展基金會)上查得到。這些醫師們,其實都是外交部和各級醫院合作外派的醫師,其實是有外交任務的。
但是,很多合作的醫院,卻把這些醫師們當作是宣傳的利器,把醫師在當地的所作所為當作是一種犧牲奉獻的行為,一方面可以宣傳醫院有做很多公益事業外,另外一方面,聽說這可是醫院評鑑很重要的一部分呢?
在台灣,提供國外醫療、農業技術的外交團體,有其需要,我們也不反對台灣使用基金會的名義去進行,畢竟台灣的狀況特殊,但是,卻反過來被這些醫院、學校當作是一項公益服務,似乎是有一點違背了國合會的外交立場,雖然醫院的部分經費還是要自籌,但是,論及每一位醫師的薪水和在當地的生活條件,會不會對這些醫院是有吃又有拿太好了呢?我在做志工的同時,聽到一些醫師們和我說:當初根本沒有人要來,一個月30多萬還不來!
廉價替代役男更像國際志工
數年前,第一批外交替代役男出國的時候,那幾年,根本沒有任何人想要服兵役的時候去非洲,薪水也沒有多多少,還要去受苦受難,大家心裡都是這麼想的。
結果,這一兩批的替代役男回到台灣之後,因為看見了很多不同的視野,也學到很多新鮮的事物,回到台灣之後出書、演講,其中有位醫師還因此成為了無國界醫師,也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演講和書本的流傳,許多美談也廣為人知,現在的替代役男經過重重的篩選,分派到非洲、中南美洲、大洋洲等國家,必須要執行各種不同的工作,一方面有外交的壓力,另外一方面則受制於所屬的技術團或醫療團,在我們的眼中,這些廉價的替代役男們,還比較像是真正的國際志工。
文化殖民換湯不換藥?
在早期的帝國主義時期,很多教會團體都會隨著殖民者到殖民地,例如台灣早期的馬偕牧師、天主教的團體,其實這些教會團體都是充滿著神的愛,希望把神分享給全世界。
我們這些國際志工去到的地方,看到越來越多傳統的建築變成了西式的磚房,當地的住民,因為接觸到基督教或是天主教,每一位住民就像台灣早期可以去教會領麵粉一樣,大家都喜歡去教會,一起唱聖歌,一起參加活動,也有很多學校是依著教會而建,我看見的是當地傳統的文化進入了遊客會去的公園,而當地人開始住的是西式的磚房,無形中希望能夠藉由改變生活,讓自己變得可以像這些白人一樣,吃好的、穿好的。
卻也無形中,正在流失自己的文化;就很像很多台灣年輕族群一樣,對自己台灣傳統的一些文化嗤之以鼻,卻一味的想追求日本、歐美、韓國的文化和生活。如果這些觀念沒有被改正,而是一再的被教導,最後,也許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會真的有一天消失。
更多內容請訂閱玉山周報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
友情推薦:呂秀蓮部落格
http://annettelu.pixnet.net/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