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借來的產業擴張競爭力
走一趟更新改造過、新加坡河畔的克拉克碼頭,有如見到新加坡的縮影。碼頭邊,彎曲河流兩側,高大的歐式及現代建築林立,40~50家時髦餐飲及酒吧在河兩側密密鋪排開,幾乎一半的來客是各國外籍人士,有的手握啤酒,從露天座椅看向河岸及過客,頗有巴黎塞納河畔的氣氛。
「新加坡不是新加坡人的,是國際的,人流、物流、金流都來這裡,而且是缺什麼、挖什麼,」台灣到新加坡擔任訪問學者的宋鎮照,解析新加坡的國際角色。
2010年5月公布的洛桑管理學院(IMD)國家競爭力排名,對新加坡極具歷史性意義。
其實過去五年來新加坡在IMD的整體排名,都在全球Top 3,但從未拿過第1名。今年能拿下桂冠,表示在某些特定項目有大突破,特別值得探討。
一般咸認,新加坡就是政府強。過去五年,「政府效能」,新加坡已拿下三次第1。另外「經濟表現」「基礎建設」兩大項目,五年來排名有上有下。
然而,仔細分析四大評比項目五年來的變化,會發現,其實「企業效能」的進步,才是新加坡可以奪冠的關鍵。五年來從第7名一路升至第1名。
其實新加坡政府多年來持續以優惠條件、量身訂製服務,來吸引大型外商,在亞洲崛起、中國與東協愈來愈重要的大環境下,已產生滾動雪球的群聚效應。
以半導體為例,顧能(Gartner)研究副總經理高福材指出,從1990年代晚期開始,新加坡政府開始吸引高階的半導體廠,博通、英特爾、聯電、台積電等大廠在此設廠,新加坡目前共有13座晶圓廠。接著,IC設計公司有30、40家(如聯發科),封裝有20多家廠商也設了據點,已建立起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
而且來的都是世界最大的廠商,讓產業能量得以快速累積。「新加坡打蛇都打七吋,效果最強,」台經院副研究員呂曜志分析。
2010年9月,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評比也出爐,新加坡名列世界第3(2007年排名為第7),也進步很快;台灣為第13名。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解析,新加坡的弱項是國內市場規模小,但制度及基礎建設強;台灣經常表現不好的是「政策的穩定性」「對外勞的雇用彈性」等項。
後進動作快:複製台灣科技園區青出於藍
分析WEF 111個細項指標,可以更深入瞭解狀況。台灣有5項名列第1名,(含平均每人專利數、固定電話使用等),但是新加坡卻有15個第1(含法規對外資影響、政策透明度、教育系統品質等)。
台灣表現最差、在百名以外的排名有3個,而這些卻都是新加坡的強項,包括就業彈性,台灣排114名,新加坡排第1;解雇成本台灣排114,新加坡排第6;資本流動限制台灣排第101,新加坡排第6。
不少專家分析,台灣過去設立科技園區的方法,新加坡學得很徹底,對今天競爭力評比的「創新」和「企業效能」貢獻良多。
※延伸閱讀:
‧新加坡威脅論
‧新加坡第一的秘密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