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老百姓窩心感動的,是就業機會的增加而不是失業率的降低,尤其是年輕人的出路與可發展空間。所以政府應盡快加緊作為,否則現在台灣國民既有的不幸福感,必定會一直持續下去。
馬政府在經濟成長、失業率、國際排名、歐洲美加國民旅遊權躍進及兩岸關係重大突破等方面的成就,以至種種數字美化之傲人政績,竟沒有感動國民而真實反映到這次五都選舉的選票上,國民的滿意度與幸福感也沒有與經濟政治成長績效同步,主要原因何在,各方咸表關切。
三個面向 看經濟低成長
儘管2010年下半年以來,各項國內外數字都表示台灣經濟復甦,而且表現也都超過鄰近亞洲國家,甚至更加優異於深受經濟海嘯撞擊的歐美經濟體,但是多數知識階層與普羅大眾卻直說,數字再美「並不是真的」,因為是眾所關注的焦點事項,不過是「薪水沒漲」與「就業機會越來越少」。
2010年至少有三個面向的因素讓台灣民眾對經濟的感受低於經濟成長率的數字表現。
第一,從整體所得來看,2008年和2009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是遠低於正常水準的負1.93%和0.73%,在2010年的高成長率之中,有相當部分應該是要回補前兩年流失的成長,人民是從實際感受的比較看,當然就不會覺得2010年的成長有多麼的高。
所得的高低增減感受,對人民是最真實的,人民真正能夠得到的所得,主要是從民間和政府消費支出之中,以及從國內固定資本和存貨的增加之中,得到多大滿足的水準而定,依估計,這兩項真實的所得,如果按2006年固定價格算,在2007年為9兆9,657億元,而2010年為10兆1,906億元,也就是說,在4年期間,人民真正得到的所得,只不過增加2,249億元,平均每年全體國民合計僅只增加562.3億元而已,這當然讓人民不會覺得有「多麼值得感動」的成長與滿足了。
第二,過去18年來我國對外經濟發展情勢是,因為堅持廉價新台幣政策,以致出口價格下跌而進口價格上升,同等數量的出口所能得到的收入愈來愈少,而相同進口數量所要花費的金錢卻愈來愈多,因此用以反映國內生產數量變化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和經濟成長率,就會有了高估人民真正收入的高成長表現。人民真正感受得到的「真實的」所得,另外也是會從出超所換到的國外資產之中得到滿足的。
出超換到的貨幣或金融資產,若依固定價格,即採取一定基期年為準來看它的價值,或以將來拿它來購買的東西而定之計算:若用以購買現在已經變得很便宜的東西,則依一定基期年價格來看這筆出超的價值,就可能大大增高,反之,若用以購買現在已經變得很貴的產品,則同樣這筆出超的價值,就相對顯得比較不值錢。
而今天比較能夠符合人民感受的是,人民用其所握有的購買力,針對一般消費品價格,來評估其出超所得的價值:則由出超得到的所得換算成以2006為基準年的固定價格,在2007年是1兆124億元,而在2010年卻只有9,372億元,亦即在4年期間,合計減少了752億元;若再與之和全國內需所取得的所得兩相加計,人民感受到的總所得,2007年是10兆9,782億元,而2010年不過是11兆1,279億元,4年之間只增加1,497億元,或幅度甚微的1.36%。這也難怪人民無法感覺得到經濟成長而感動。
第三,在按照市價計算的國民所得帳上,GDP中的固定資本消耗(即折舊)項,並非人民真正實有的收入,但是最近幾年來呈現在帳上的折舊項卻迭迭增加不少,越發使得GDP和人民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
如果把進出口價格變化的損益以及折舊兩項,都從GDP中扣除,則我國在2007年至2010年4年間的經濟成長率,其實累計祇有實質成長4.44%,平均每年成長率還不到1.5%,遠低於目前依GDP名目計算所得的經濟成長率水準非常之多,這當然是人民感覺不到台灣經濟繁榮的很重要原因。
增加就業 百姓才覺窩心
與其他民主先進社會一樣,國民的滿意度與幸福感,基本上還是以經濟績效與表現為先為重,乃至其所投射出來的國家榮耀、社會公平正義、環境的健康安全,以及所得就業的繁榮奮發。選民選票的投向完全與此同步,現代國家的選民,普遍對於軍事、外交與政治的感動與熱度,早已急遽消退了。在台灣社會的普遍情形,似乎也跟別的社會沒有太大兩樣。
20世紀學者針對國家經濟績效與表現的共識評價指標,一是所得效應,二是就業效應,三是家計水準(SOL),四是生活素質(QOL),前二者所最強調的,當然不止於馬政府近來所迭作宣示的經濟成長率高與失業率降低,其真會讓老百姓窩心感動的,是就業機會的增加,不是失業率的降低,尤其是年輕人的出路與可發展空間。
因為失業率可以跟歐巴馬一樣利用短期短工來作數字上的美化,但是就業機會的提高,則必須有產業投資的增加才能夠作得到。在台灣尤以國際化的第三級產業投資,更具關鍵作用。
國內投資環境的劣化與行業項目投資機會的限縮,是過去18年來僑外投資與本地國民投資迭迭萎退的關鍵,馬英九執政兩年來卻直讓這一頹勢持續低盪沉淪,成為大眾批判「沒有執政魄力」的最重要註腳,也讓資本主、投資人望空興嘆、欲投無門,更讓勞動者與青年學子找不到可以貢獻己力的方向與範圍,成為整個社會勞僱兩方同感極度不滿意的根源。
不幸福感 盼馬政府破除
「薪水沒漲」對家計水準績效指標的真實意涵,其實正是今天整個台灣個人、家庭乃至機構組織的購買力失落(purchasingpower lost)的另類反映,主要源自於馬英九本人意識型態所肇致的「節儉矛盾性」(thrift paradox)效應,其對國民購買力水準的損傷與企業營商環境發展的滯緩,都是很致命的,而自1997年以來堅持不放的廉價新台幣政策,則是對整國家購買力的挫折與框限,甚至於影響到前揭外人來台投資的誘因。當整個國家的個體購買力與總體購買力都是疲弱低盪的情況下,何來會有國民幸福感呢?
更為重要的是,馬政府主政兩年來,全體國民看到的是與扁政時期差不多,仍然無法察見任何具體可期待的國家宏觀願景,更看不到國家領導人的氣勢與果敢,這種理想與現實的龐大落差,更加深了民間幸福感的重度傷害。
今天的台灣國民亟亟所欲選擇的,其實是「要一個怎樣的國家」更甚於「要一個怎樣的政府」,而選戰中與在野黨在願景定義與抉擇訴求的巨大差異,才是使執政黨喪失優勢的最深沉理由。
馬執政後,國人所期待的變革與新政,或是鬆綁與重建,都一直無法被感受到或領受到的原因,是馬英九根本還在繼續執行阿扁政策。
從最足以反國政重點方向的政府預算結構上,就可以明確看到:在孫運璿內閣以前的藍政府,一向是經建預算占歲計42~45%,社會福利預算9~15%,扁執政以後予以重大政策逆轉,到謝長廷、蘇貞昌內閣已成為經建僅剩11%,而社福44%的反向局面,但是,今天吳敦義內閣的施政預算,也不過僅僅微調為經建14.5%,社福36.6%,基本上刻在實施的還是綠色結構,與孫內閣之前根本大異其趣。
事實上,這種福利國政結構之下的民間滿意度,依1965~95年歐洲國家經驗,凡是福利越是優渥的情況下,越是會引申出社會及民眾的「福利貪食症(welfare gluttonousness)」效應,社會百姓在好要更好的期求之下,反而肇致其對政府施政滿意度的越發降低。這其實也是馬英九執政以來,福利與社會照護措施不減,但施政滿意度反而越來越趨下滑的根本原因。
馬英九的同理心與雄心魄力,的確應該在第一個任期還剩下的最短期間內,能夠就上項這幾個層面盡快加緊作為,而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及早被發掘與被發揮,否則現在台灣國民既有的不幸福感,相信必定還會一直持續到2012年,甚至是更長久的未來。
更多內容請訂閱玉山周報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
友情推薦:蓮合國
http://lotus.formosamedia.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