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到九○年代的台灣「遍地是黃金」,各行各業都加薪,但是,八○年代台灣產業開始外移,九○年代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中小企業開始萎縮,大財團、大企業營運總部、工廠都不見得在台灣,聘僱的人當然也多不在台灣,使得國內中高齡結構性失業嚴重,年輕人工作難找,薪資水準也就起不來。
對民國五十年代出生的台灣上班族而言,過去十幾、二十年是他們從年輕到中年、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歲月,但隨著台灣總體經濟環境的轉變,卻經歷了一場當初滿懷熱情進入職場時難以想見的失落。
這些已經成為資深員工、甚至主管的「五年級生」,發現許多職場新鮮人起薪跟他們當年初出社會時竟然差不多,有的甚至還更低。
反觀自己職場沉浮十幾二十載,歷經台灣股市從萬點泡沫、東南亞金融風暴、SARS帶來的經濟蕭條,以至於近兩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非常辛苦地生存下來,卻因為職場環境及工作條件的改變,十幾二十年來薪水其實也沒增加多少。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月針對廠商所做的「受僱員工薪資調查」,國內工業和服務業部門上班族平均月薪資(包括經常性薪資及加班費、獎金、紅利等非經常性薪資),在民國八十八年突破四萬元之後,成長就十分有限。
考量物價因素而換算出實質薪資(平均薪資除以物價指數再乘以一○○)後發現,民國九十八年的實質薪資水準竟然比民國八十六年還要低;也就是工作十二年後,一場金融海嘯把實質薪資捲回了原點。……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24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