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商回流投資潮悄然成形,連帶使全台各地工業區認租熱度節節攀高。
但兩岸往來不開放的問題不斷,政府該如何協助這群摸黑返鄉的遊子找到落腳之處,將是最大挑戰。
歲末寒冬,年節的氣氛瀰漫在大街小巷。每年此時,大批在海外奮鬥的台商,總會設法抽空回台,感受一下故鄉的溫暖,一解鄉愁。
但這陣子,卻有不少大陸台商悄悄返台,而且回來的不只是人,還準備在台灣投資、設廠,形成一股「台商回流投資潮」。
過去大舉外移的台商,最近終於慢慢、也悄悄地回流了。
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統計,過去一年多來,台商回流投資案已累積102件,對國內挹注107億元的投資額。
其中,從大陸回流的投資案最多,達60件,貢獻近八成海外回流投資金額,約85億元。
企業返台轉型 工業區熱銷
這波台商回流潮,對國內景氣帶來了正面刺激,讓荒蕪許久的工業區重新活絡起來。
根據工業局統計,至2007年11月止,包括雲林、斗六、彰濱、宜蘭等分布全省的1966公頃工業區用地,已有73%被認領租用,盛況可謂空前。
工業局產業用地科科長白又謙舉例,原本出租率不到60%的宜蘭利澤工業區,去年不到五個月便銷鑿,日前開發的第三期55公頃用地,也有30公頃被搶購。
位於高雄的本洲工業區,這幾年不但吸引近40家台商回流,出租率更從2001年的17%竄升到去年的90%,目前進駐廠商達208家,投資額高達548億元,是近年最受矚目的地方招商標竿。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邱柏青觀察到前所未有的回流熱潮,興奮地說,目前統計案件都是曾和政府接洽的,「私底下回來、沒和官方接觸的,絕對更多。」
在這股回流潮中,邱柏青也發現一個新趨勢,就是以往很多台商出去時,都是做製造業的,但是現在回來卻投資服務業。為什麼呢?因為不少台商看好今年總統大選後,兩岸關係可望改善、景氣即將回升,因此回來投資房地產、發展休閒服務業等。
而且台商在全球征戰多年後,已培育出一批第二代經營者,與第一代的製造業風格截然不同,充滿產業轉型、技術升級、發展品牌等新想法。因此,如何拉攏這批「二代台商」,制訂符合需求的投資獎勵與協助機制,將是政府未來招商重點。
恐政治整肅 低調涓滴回流
不過,儘管政府有許多回流廠商名單、工業區內土地也招租熱絡,但是卻很少看到哪位台商公開現身,兩岸的政治僵局,讓許多返鄉遊子異常低調。
大部分台商仍有事業留在對岸,回台後也不想曝光,怕被貼上政治標籤,妨礙往後的大陸投資布局。
尤其去年底政府曾公布一波回流台商名單,便有廠商遭到對岸關切、整肅,使台商圈噤若寒蟬。投資業務處第四科科長張宴薰無奈地說,「上次有家台商被媒體刊登後,隔天就接到國台辦的電話。」
研究兩岸經貿議題的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洪財隆分析,兩岸不僅沒有政治上的正式關係,連貿易、稅則、法治等事務,也缺乏談判溝通管道,常讓台商裡外不是人。
除了低調,政府其實也不必高興得太早。因為比起外流程度,回流的企業家數與金額,說起來只是涓滴小流。
「我們只有單向地過去,卻沒開放陸資進來,讓兩邊的倚賴關係更不對稱,」洪財隆提醒。
投資審議會資料指出,從1991年至2007年11月,台商已在大陸投下633億美元,占國內每年海外投資額六成比重,2005年更曾創下71.05%的歷史高點。
中華徵信所更估計,國內500大製造業已有超過七成赴大陸投資,平均每家在對岸成立六間分公司。光是過去兩年,國內便達176億美元(約新台幣5704億元)投向大陸,對照之下,這一年來回流的百億台幣實在太少。
陸局勢驟變 回家闢新戰場
出走多年的台商,為何突然回鄉?原因是大陸環境的驟變。
去年起,中共連續祭出減少出口退稅、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一、實施新版「勞動合同法」等措施,讓許多外銷型的台商倍感壓力,加上人民幣升值,一再壓縮經營利潤。加上大陸開始驅趕高耗能、高污染的勞力密集產業,迫使台商趕緊尋求下一塊投資地。
中山大學企管系主任葉匡時觀察,當初西進的台商,多半直接移植既有的大量生產、出口導向經營模式,因此在這一波投資環境變動中,受到衝擊最大。每年到對岸考察的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總幹事羅懷家更挑明了講,「台商過去一直把大陸當工廠,所以這次受傷最大。」
剛從華東回來的投資業務處第一科科長李鴻良也看到,很多台商現在整天要應付官員的突擊、查核,煩不勝煩。一位當地台商更忍不住吐苦水,「那些大陸官員的嘴臉都變了,不再是過去招商時的那種樣子。」
對此,這陣子許多台商前仆後繼地前往越南、東南亞考察,準備撤出大陸。
受害無保障 投訴逾5000件
此外,台商在大陸吃虧、受害的負面消息時有所聞,也是促使台商回流的重要因素。
成立不到五年的「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已累計收到1200多件投訴案,而台商自行向海協會、國台辦及各地方台辦投訴的案件,更超過5000件,去年喧騰一時的「新光三越事件」,更引起國際高度關注。
加上兩岸法律往來尚未正常化,常讓台商在訴訟過程中頻吃悶虧,使不少台商萌生放棄大陸、轉移陣地的想法。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指出,台商投資糾紛似乎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如台灣海基會從1991年至2007年中,累積收到約2000件案件,但去年上半年就激增200多件。
甚至不少投資失敗或丟掉飯碗的「台流」,至今仍滯留在對岸,無顏回台見江東父老。有人估計,目前台流已有上萬人之譜,在東莞一帶還有「台商流浪村」出現。
鎖定轉型廠商 政府釋利多
對照台灣時下投資環境,回歸的台商也必須轉型、升級,才能在回台後擁有競爭力。
過去,台商多是為低廉的人力及土地成本而外移,如果現在還未脫離勞力密集、逐成本而居的經營模式,回國後也不見得有競爭力。
工業局白又謙觀察,許多台商現在都走到十字路口,抉擇到底要西進內陸、南進越南、還是回台灣?「但不升級的,一定回不來!」因此,這陣子回流的廠商,並非都是鎩羽而歸的市場戰敗者,反倒是高度機械化、技術密集等高階企業居多。
投資業務處處長邱柏青表示,現在適合回來的台商,大多數是想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回來進行技術升級的廠商。加上台灣的技術創新度、人力素質與智財權保護等層面,目前仍領先大陸,讓不少台商願意把高階技術與研發單位留在台灣。
目前投資業務處掌握的102件回流案中,便有35件的投資標的為研發用途,其中16件將回台設置研發中心。
除此,也有業者在兩岸同時布局,把大量生產的業務留在對岸,走精緻化、高價位的高階研發產品,則搬回台灣。甚至有外國客戶要求台商提供非大陸出口的產品,以降低外界品質疑慮及部分國家的反傾銷阻撓。
為拉攏遊子返鄉,台灣各縣市政府也祭出各項絕活,積極招商。除行之有年的「○○六六八八」工業區租地優惠,許多地方政府還成立單一窗口或專案辦公室,簡化投資流程,大開方便之門,許多地方首長更卯足勁拉攏廠商,親自出馬遊說。
如造就本洲工業區盛況的高雄縣,便直接委託台開公司負責土地租賃,再由縣政府設立單一招商窗口,大幅提升行政效率。高縣政府建設處處長黃益雄舉例,「過去廠商想申請建照,可能要等上一個月,現在只要5~10天。」
遊子心聲:回得來也要出得去
許多在對岸征戰的台商都異口同聲地說,希望政府提供一個更開放的投資環境。
據經濟部對企業的長期調查,台灣企業的全球化程度已十分高,海外營收大於國內營收的企業已有33%,企業海外生產的比例則有47%,雇用海外員工的更多達67%。
不過,企業的海外獲利部分,卻僅有18%回饋到國內股東。資金大量匯出、卻遲未回流,嚴重衝擊台灣經濟。
擁有近4000家會員的電電公會近年調查更發覺,台商回國投資的意願,其實是逐年下降的。電電公會羅懷家說道,「回來也要有利可圖嘛!」
台商雖因大陸環境驟變,開始出現回流,但數量仍然有限。中山大學葉匡時也強調,「政府應該關切的是:台商賺的錢究竟能不能回到台灣投資?」倘若國內金融限制太多、人才及資金引進也困難,台商當然不想回來被綁住。真正關鍵在於,政府必須持續改善投資環境,引入更多的經濟活水來灌溉台灣。
「兩岸投資不是單純的零合遊戲!」洪財隆建議,政府應該扮演順水推舟的角色,而非妨礙廠商做風險分散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