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很多學校開始放寒假了。每年的寒暑假,對於許多雙薪家庭的父母來說,都是一項考驗和挑戰,因為根據「兒童少年福利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照顧者不可讓十二歲以下兒童在家獨處。」如何幫孩子安排一個既快樂又安全的假期,的確讓很多家長傷透腦筋,尤其寒假很短,中間又遇到過年;短時間內,怎樣協助孩子完成寒假作業、進行假期學習、參與家庭旅遊等,都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我們常說「有計畫不會忙」,也就是任何事情能夠提早規畫、做好準備,就不會手忙腳亂。基本上,做家長的要先瞭解孩子寒假作業的內容。現在學校給的寒假作業愈來愈多元化、有趣化,可是也因此帶給家長很多困擾。如果沒有早點知道孩子的作業需要準備或完成什麼,到了開學前一晚,才發現需要拍一些過年團圓相片,年都過完了,這時候要再補救,恐怕也都來不及了。
瞭解孩子的作業,就能夠配合地幫孩子安排一些才藝課程或休閒旅遊活動。要記得,才藝課不要排得太多太忙,讓孩子感到厭煩,反而收不到放假的本意。而如果是安排休閒旅遊,更需要提早做準備,除了可以避開人擠人的旅遊尖鋒,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早點跟公司請假、安排工作調配。
休閒旅遊的安排,要掌握幾個重點:
一、經濟性:要量力而為,不一定非要出國,國內休閒旅遊皆可考慮。
二、安全性:盡量找有口碑、設備好、可以溝通的單位。
三、需求性:先問問孩子,有沒有特別想要學的或必須做的。
四、健康性:不管動態或靜態活動,以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出發。
五、教育性:讓孩子在遊戲娛樂中,同時獲得一些寶貴的知識和經驗。
六、預防性:一些參訪活動,先跟孩子模擬情境,預設獎懲制度,實際進行時,便可以免去一些困擾和問題。
此外,過年期間,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年菜的準備,像是一起磨米做粿、到野外剪粿葉、幫忙洗菜,或是帶著孩子四處參觀,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春聯,然後自己動手寫下來貼在門口,都算是「文化教育」。
假如帶孩子出國旅遊,可以讓他們輪流介紹當地的人文特色,並且讓孩子學習自己去兌換外幣、保管金錢、支配使用,再和家人分享心得,對孩子都是不錯的歷練和學習;所謂「處處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假期也是重要的陪伴考驗,如果家長能夠在這時候請個假,陪陪孩子,有益於親子關係的進展。就算無法請假,也必須多關懷孩子的動態,像年紀較大的孩子,會趁著假期外出,做父母的就必須與子女溝通「行必有方」,瞭解孩子的去向和在外時間、事先相互約定和規範、過濾交友和進出場所,並且適時地察言觀色;關於這點,我提出「BASIC」概念,B就是Behavior(行為),包括口語和非口語的表情、動作等;A:Affection(情緒);S:School(學校)的表現;I:Interpersonal(人際)如同學與朋友;C:Cognition(想法、價值觀)即最在乎的事物。父母從這幾點學習觀察,可以瞭解孩子的情形。當然,如果可以和孩子從小就建立有如朋友的同儕關係,讓孩子願意主動跟你溝通,會是更好的做法。
除了讓孩子擁有充實快樂的假期,開學前的「收心操」也是同等重要,也必須預做準備。例如開學前一周,與孩子一同檢核寒假作業,確定該做的、該繳交的,都已經齊全。其次,也要開始讓生活作息恢復正常,尤其假期裡,大部分孩子都會睡得很晚,要他們突然早起,並不容易;所以,可以用漸進式的方法,每天早起半個小時直到與開學相同作息;而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也可以用辦家家酒的方式,跟他們玩上課遊戲,藉以讓他們逐漸對上學生活熟悉、習慣。
有時候,一些孩子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學,會產生焦慮情緒,這時,也可以透過說或寫,將感受強度具體化,再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是高中以上的孩子,鼓勵他們和同學聯絡,聊聊天,獲取校園或班上的最新訊息,都可以降低他們對於開學的恐懼和排斥。
當孩子能夠如期完成作業、生活習慣調整正常、人際互動重新連結、對未來抱持新希望,自然就會用正向的心態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如果對於孩子的假期安排或是開學調適有任何困擾,都可以打「1980」全省各地「張老師」的「依舊幫您」專線尋求協助。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1年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