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是台灣社會積極蛻變的一年。五都升格與兩案簽署ECFA,將台灣政治經濟帶向另一個榮景;百年大計的教育在歷經八任部長、十八個月的立法院鏖戰及兩次嚴重的朝野衝突後,國內大學視如甘霖的「陸生三法」終於修正過關,撞開陸生來台就學的大門,更將兩岸文教發展推升至新的階段。
然而,大學指考錄取率依然逼近九成五的高水位;少子化問題持續惡化,部分學校缺額甚至超過六成;學界更不斷傳言民國一○五年是大學的「大限」,一下少掉六萬名新生恐使十多所大學面臨倒閉。儘管失業率已從金融海嘯之後逐漸回歸正常,政府與各大學亦相繼推出企業實習、四加一專案等各種協助就業措施,然而各界要求體質不佳大學退場的呼聲不減反增,高學歷高失業率的夢魘猶在。
就讀的大學可能消失不見、畢業後可能找不到工作,以及兩岸競爭加劇的陰影籠罩,台灣高中生站在未來的十字路口,面對選擇學校與科系的人生大事,在抉擇上也明顯受
到社會氛圍的影響。《讀者文摘》於二○一○年底特別針對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亞洲七個主要市場,就高等教育問題進行訂戶線上即時調查,總計回收九千三百一十五份問卷,其中台灣部分的調查結果,充分反映出國人的教育需求,確實與社會脈動、環境變化息息相關,值得政府機構、大學與考生參考。
選校首重大學名聲 師資素質、就業機會息息相關
首先,在選擇就讀學校的考慮因素上,台灣學生優先考量的前三大因素首推「大學名聲」(三成二),其次為「教師品質」(二成七)與「工作機會」(一成九),「提供喜歡的課程」反而屈居第四(一成六)。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國立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與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均認同調查結果呼應了台灣時下年輕人的心聲,也是高等教育界一致的看法。
「媒體的『頻率效應』影響顯著。」黃榮村指出,近來報章媒體與網路經常談論大學評鑑、排名、少子化以及失業問題,當媒體曝光率越高,對年輕人的形塑就越大。由於名聲好、排名佳的學校一定招生比較好,較不容易倒閉,畢業生在職場也較受企業歡迎,不容易失業,這些自然成為高中生優先考量的選校因素。而學校名聲好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師資素質佳,對未來就業亦有幫助。
蔣偉寧表示,選校重名聲是對的,但名聲是落後指標,與現況有時會有五至十年落差,無論辦學進步或退步,都無法立即顯現在名聲的改變上,建議學生選填志願前,多向學長姊或親朋好友打聽學校辦學是否用心,最好能親身參與學校說明會或前往目標學校實地考察一番。「學術風氣(校風)比名聲更能反映辦學實況。」他這麼認為。
大學積極特色化 指標系所建立品牌
「知名度與特色有關,追求特色的大學自然知名度高。」賴鼎銘直言,大學必須做好市場區隔,即使所設科系與他校相同,也必須走出自己的路,並且聘請強棒師資發展特色領域。例如世新以傳播起家,傳播學院的系所就多達一半,在大陸青少年心中是個熱點。口語傳播系更是全台唯一,傳播管理系也赫赫有名。
曾經擔任教育部長的黃榮村也認為,傳統的公私立校院多為全科型綜合大學,主要靠悠久的歷史來發展名聲,但新設大學則「不能再全方位發展,一定要聚焦一、兩個強項」;先辦出指標特色系所,建立品牌知名度,但是其他科系也不能太差。而系所評鑑結果亦是考生評斷一所大學的重要參考工具。
教育部指出,教育部自民國九十一年起持續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與教學卓越計畫,以經費引導大學建立特色與分類定位,更鼓勵技專校院發展「一校一特色」,讓某項特色迅速與某校連結;例如講到餐飲,就會讓人立即聯想到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突出的表現。
再如前身為聯合工專的國立聯合大學,即積極掌握從技職體系扎根的優勢;校長李隆盛說,即使現在學校轉往普通大學發展,仍在教學與研究的基礎上聚焦「橘綠科技」(iGOTech),開設跨領域學程供學生選修,擴大學生學習層面,也提升就業競爭力。
通識教育扎根 基本功一把罩
東海大學則特別重視全人的博雅教育,除了設有「博雅書院」,以額外經費培養書院生具有「知識、實踐、態度」的博雅人,成為全校學生的學習標竿,校長程海東還亟思設立另一所「勞教書院」,將東海傳統的「勞作教育」發揚光大,落實做中學的精神。
中央大學也以畢業前夕必須修畢一百個小時的服務學習聞名全國,沒有拿到「學習護照」認證將不得畢業。校長蔣偉寧充滿自信地說,雖然身為國立研究型大學,但校方非常重視學生的「軟實力」,從新生一入學即要求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不僅安排全校最資深的名師至大一授課,也是去年全國唯一榮獲教育部「通識教育領航學校」殊榮的國立大學。另外並厚實專業學習,強調學分數不必太多,但必須學得專精與扎實。「只要擁有基本能力,未來做什麼都能勝任。」私立大學唯一獲得「通識教育領航學校」的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邱文達說,重視通識教育,鼓勵學生參予社團,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的醫事專業人才。
就業導向成選系王道 IT、商管、金融財會最火紅
《讀者文摘》調查顯示「就業機會」名列台灣年輕人選擇學校的前三大因素,勝過「自己喜歡的課程」;無獨有偶,當被問及「最想就讀的科系」為何時,前三名依序為「電腦資訊」、「商業管理」及「會計與財務金融」,正好也與學生認為「最有就業前景的三大科系」名單—「電腦資訊」、「會計與財務金融」及「商業管理」完全一致,順位亦幾乎相符,凸顯出「就業導向」的選系法則已經成為王道。
對此發展趨勢,大學校長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調查結果反映出現在學生的想法很務實。」但黃榮村也提醒,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複合式人才,選擇科系不能忽略興趣的重要性,若單以就業機會高低作為優先考量,未免稍嫌狹窄。希望進入熱門科系就讀的學生,都能培養出學習的興趣,否則成績並不會好,畢業後不見得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長林振德指出,相較於二十年前,現在高中職生在選校選系時,「就業導向」的實用色彩確實更加濃厚,教育部也推出許多措施提高學生的就業機會。但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建議學生仍應以「興趣」作為選擇科系的指引。金門大學校長李金振則說,企業需要何種人才,需要何種能力,每個系都要有完整的課程設計。
「年輕人應該更有理想色彩,而非一開始就思考就業!」賴鼎銘也認為,大學教育不應過早專業化與過度強調就業,而應多提供通識教育的訓練。只要有興趣與熱情,念什麼科系都能出類拔萃,未來就業也不成問題,但「現在學生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沒有學習熱情!」他語重心長表示。
蔣偉寧亦強調興趣的重要性,建議學子若想繼續攻讀研究所,大學時期最好選擇基礎科學的學系,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不必急着投入實用性科系。因此,中央大學特別注重人文通識素養、專業能力與軟實力的培養,因為「基本功好,就有職場競爭力」!
兼顧就業與興趣 課程更趨實務化
國立東華大學校長黃文樞表示,大學應鼓勵學生多方接觸不同的領域,提供多元探索、多元選擇的機會,在熱門科系中,找到一個與自己興趣相合的切入點;或在個人興趣的領域中,找到符合社會與市場需求的熱門點。
為了讓學生的學習能兼顧就業機會與個人興趣,東華大學鼓勵學生於大三、大四時跨選其他科系的專業選修學程,以主、副修的方式多元嘗試不同學程,提升就業力。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校長方俊雄指出,世界村的形成使得科技競爭更加劇烈,導致近年來學生在選擇科系上存在越趨明顯的就業導向,因此,大學應更重視課程的實務化與專業化。該校提升學生實務能力的具體作法,包括於校、院、系三級課程規畫委員會納入產官學界代表,並且引入業界教師及專家輔助專任教師教學,同時加強產學合作與專題製作、媒合學生校外實習、鼓勵及輔導學生取得證照。
職場接軌縮短學用落差 增加企業實習機會
中國醫藥大學的課程也與職場密切接軌,除了全校半數系所都可報考相關職業證照,校方並啟動「第一哩路」(first mile)計畫,從大一新鮮人開始培養各種能力,大二至大四再接續執行「next miles」與「last mile」,加強職涯接軌輔導,建構學生心中的職場學習典範;畢業後還有「昔生今友」活動,邀請校友回娘家,將職場經驗分享給學弟妹,建立流暢的校友回饋與終身學習機制,協助在校生進行生涯規畫。
連續多年蟬聯企業界最愛畢業生寶座的國立成功大學,不僅培育出學生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的認真性格,職場競爭力有目共睹,校長黃煌煇說,學校更邀請校友與業界人士參與課程審查,讓課堂所教課程能貼近企業實務,培養學生的「多技之長」。
清雲科技大學校長李大偉則全面推動本位課程制度,各系所都有課程地圖、證照地圖與就業地圖,協助學生打造客製化的學習歷程與電子履歷,透過系統客觀分析哪些能力需要補強,學生的就業率非常高。
教育部表示,增進學生業界經驗及專業能力,縮短學用落差,是去年一月行政院「全國人才培育會議」達成的共識,未來教育部將透過高等教育產學合作機制的強化,促使產業積極參與學校人才培育過程,建立學生到產業實習及從事研究的管道與機制,有效增進學生實務經驗。
【完整內容請見《讀者文摘》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