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的《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凸顯亞太地區帶來的安全挑戰,美國的戰略優先及利益將置於亞太地區。其中對台灣最重要訊息則是美國「將繼續密切觀察中國軍事發展及其對台灣海峽軍力平衡的影響」。
今年2 月,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繼1995、2004 年之後,再度公布《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國防部長蓋茲(Robert Gates)即將離開歐巴馬政府,在他任內先後公布《美國國防戰略》(2008 年)、《四年期國防評估》(2010 年),而歐巴馬政府白宮也發布《國家安全戰略》(2010 年)。
《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即根據國家安全戰略,檢視美國所處的戰略環境,確保國家利益及達成國家軍事目標(反制暴力極端主義、嚇阻及擊退侵略、強化國際與區域安全、形塑未來美軍力量),並做為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每一年度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的基礎。
全球共有空間 遭挑戰與壓縮
2011 年《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在戰略環境檢討上,特別突出亞洲及中東對美國、區域穩定的挑戰,因為在亞洲及中東,存在具有民族主義或積極主張權利的全球及區域強權,測試美國盟邦的實力及美國的領導能力。該報告指出,「2025年前,會再增加12 億人口,其中有10 億人住在城市,帶來用水困難問題,對政府施政形成挑戰」,而「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伴隨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加,對於開發中及弱勢國家,因應天然災害的能力,將會是一大挑戰」。
最新的《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報告,強調全球共有空間如太空、網路世界,日益受到部分國家及非國家角色的挑戰與壓縮。這些國家正發展「拒止及區域阻絕」(anti-Access and areadenial)能力與戰略,來限制美國及國際行動的自由。報告指稱,「有些國家從事或縱容網路入侵,使得網路這個聯結全球的領域蒙上陰影。由於缺乏國際規範、不易追查來源、進入障礙低、發展超強能力並不困難等因素,網路威脅正在擴大與加劇」。美國也憂慮「中東出現多個擁有核武的政權,安全控管稀鬆,而擴大中東地區衝突的威脅,同時大大增加誤判或核武落入非國家角色(恐怖主義組織)手中的可能性」。
與1995 年及2004 年《美國國家軍事戰略》版本最大不同是,2011 年的報告凸顯亞太地區帶來的安全挑戰,美國的戰略優先及利益將置於亞太地區。報告提到「美國對中國軍力現代化的內涵及其戰略意圖,尤其是中國在太空、網路空間、黃海、東海及南海地區的積極主張,將繼續保持高度關切」。美國為了確保美國及其夥伴國家的利益,將準備展示決心及投入資源,反對任何國家危及公共空間使用,或威脅美國的盟國。
中國2020年前 有能力攻占台灣
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在2020 年前,就會有足夠軍事能力防阻美國介入並攻占台灣。 (翻攝自網路)
《美國國家軍事戰略》提到美國將繼續與日本、南韓改善安全關係,強化軍事合作及確保區域穩定。美國與日韓、東協、澳洲等友邦的安全合作,冀達軍事行動共通性、透明化、全方位軍事行動的典範。對台灣最重要訊息的是,該報告提到美國「將繼續密切觀察中國軍事發展及其對台灣海峽軍力平衡的影響」。歐巴馬政府認為來自亞洲的網路攻擊為頭號挑戰,也成立網路司令部,對於中國所形成的軍事挑戰,積極尋找破解之道。
2011 年1 月27 日,美國國會授權成立的「美中經濟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召開聽證會,探討中國積極防禦及其對區域的影響。「蘭德公司」(RAND)軍事專家柯瑞傑(Roger Cliff)在證詞中,指出:中國發展的「拒止」戰略是,擁有可攻擊距中國本土約1,500 公里第一島鏈內的美國海軍基地及航空母艦的彈道、巡弋飛彈及殲擊機。他也認為,中國在2020 年前,就會有足夠軍事能力防阻美國介入並攻占台灣。
美國「戰略預算評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 BudgetaryAssessments)主管研究的副總裁湯姆斯(Jim Thomas)在上述聽證會上建議,美國採取5 項做法,因應中國軍事崛起及在南海的強勢作為,包括:鼓勵東南亞國家發展迷你型的「拒止及區域阻絕」國防能力;支持東協等區域安全組織增加國防協調,與促進武器及國防規劃的透明化;美國提供並與東南亞國家分享情報、監視、偵察資料;美國採取長程區域戰略,與東南亞軍方強化國防關係;美國國防部繼續發展與修改「空海一體戰概念」(AirSea Battle operational concept),確保區域軍力穩定平衡。
台灣國防實力 仍須繼續加強
2010 年12 月公布的日本《新防衛大綱》,對中國軍力崛起表達擔憂,強調海島防衛及機動性、靈活應變。2011 年2 月,澳洲「柯可達」(Kokoda)智庫創辦人巴畢奇(Ross Babbage)在「2030 年澳洲戰略優勢」(Australia’s Strategic Edge in2030)評估報告中,呼籲澳洲應增設一系列的美軍軍事基地,此舉將有助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基地,不至於在與中國陸發生軍事衝突全數遭到摧毀。他亦主張,澳洲需要擁有12 艘核動力攻擊潛艦,而且必須徹底改革戰略文化,提升網路防衛能力,以因應中國大規模軍事擴張所帶來的安全威脅。
在2011 年1 月歐胡會後,來台簡報的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在台北提到,中國原本希望有一份公報,而非較低層次的聯合聲明,「核心利益」在華府的堅持下沒有再度出現於聯合聲明。這也反映 2009 年11 月於北京發表的美中聯合聲明,提到「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對確保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極端重要」,歐巴馬政府是犯了嚴重的錯誤。台海兩岸關係緩和,但中國仍未宣布放棄對台動武,對台灣的情報刺探頻仍。馬政府因莫拉克颱風而過度強調「非戰爭型的軍事行動」(MOOTW),致使因應傳統威脅的國防能力受到削弱。
在美、日、澳加強因應中國軍力崛起的挑戰,台灣的國防實力需要繼續加強,不能輕言偃兵息武或和平紅利。
【當期更多內容請見《玉山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