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林此次訪台行程奇特,透露出馬政府與北京的關係並不融洽,北京也懷疑馬連任實力,因此直接與綠營接觸;而讓中國官員無任務逕自來台與各方協商,更嚴重傷害台灣主權。
陳雲林來台除了確保「兩岸經貿合作委員會」照中方劇本演出外,也刻意凸顯「經合會不屬於兩會」。(攝影/易志傑)
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於2 月23 日至2 月28 日第4 次訪問台灣。但與過去相比,這次的訪問是最奇怪的一次,不僅沒有兩會會晤(江陳會),更沒有協議要簽署。陳雲林帶領號稱中方22 位大企業的老闆赴台灣進行經貿考察,但這次的行程卻以濁水溪以南為主,包括大高雄、嘉義、雲林等地。由於陳雲林此行既不簽協議,也沒有江陳會,但是訪台行程又以南部綠營票倉為重點,因此外界多認為此次陳雲林來訪的目的,是要來直接操作綠營執政縣市,所謂的經貿考察云云,只是一個藉口。
經貿考察 充滿政治操作
由於此行跳過台南,曾傳出海基會對外表示是因為大台南不能保證陳雲林絕對安全,因此取消其台南行。但其後海基會以及陸委會又對外澄清,表示純粹是因為時間安排不及無法成行,與大台南之維安無關。但由於台南曾發生張銘清事件,因此不能排除中方有意以此行程表達對台南的不滿。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由於「兩岸經貿合作委員會」於2月22 日舉行第1 次會議,所以陳雲林來訪除了「深入綠營根據地」外,不由讓人懷疑是否就地監視,以確保「兩岸經貿合作委員會」開會按照中方劇本演出的作用。但由於陳雲林選在「經合會」開會第2 天才到,似乎是中方刻意凸顯「經合會不屬於兩會」的操作,以便日後經合會所產生的結論不會因其歸屬於兩會,所以要有協議需提交立院備查的變數,同時也似乎在提高經合會的位階。
而未來除了經合會有立院如何監督的問題外,經合會與兩會位階高低的問題也會一併出現。未來是否出現經合會主導政府談判,而兩會談的是非政治性的事務性議題呢?畢竟ECFA 協議第11 條在有關經合會的職掌上,除了處理ECFA 協議相關事宜外,還留了個「包括但不限於」的尾巴。日後可能以此使經合會討論內容,從ECFA 相關經濟事務,慢慢過渡到一般經濟事務,到涉及政治的經濟事務,以便為實質的政治協商做準備。
中國強硬 馬也表達不悅
在此次陳雲林奇特的訪台行背後,透露出兩大訊息。第一是馬政府與北京的關係並不融洽,其二是北京政府對馬連任機會並不樂觀,因此直接處理綠營勢力。
還記得在6 次江陳會開會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於2010 年12 月17 日就曾對外表示,江陳會的最重要功能就是簽署協議,如果沒有協議,就不需要舉辦江陳會。此外,也沒有規定江陳會一定要一年舉辦兩次。對此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反駁,表示兩會協商絕不僅是簽署協議而已。如再加上針對馬政府所一再表示之兩岸談判順序是先易後難與先經後政,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美國以先易後難與先經後政,絕不是機械和絕對的。以及「雖然是先易後難,實際上是易中有難;先經後政,實際上是經中有政」回應。顯見馬政府與北京對於兩岸進展的速度與內容存在重大歧異。
而五都選舉結束後,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於12 月6 日提出「台灣人民7 項核心利益說」,中方對此憤怒異常,國務委員戴秉國立即於12 月7 日在1 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長篇文章中,重新提到中國對台政策是「一個方針與兩個絕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以及「絕不允許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由於中方是重拾陳水扁政府時代所使用的對台政策語言,因此外界多認為中方此舉是顯示對馬政府的不滿。而在2010 年12 月底陳雲林來台參加6次江陳會時,於拜會陸委會賴幸媛主委的當口,也一反在2008年11 月首次來台時以「台灣行政當局大陸事務主管負責人」之稱呼,這次直接以「您」來叫賴幸媛主委,連頭銜都懶得加上去。至於日前中方高調處理菲律賓遣送台籍嫌犯到中國,對於馬政府的呼求置之不理等,也可看出中方利用這個機會強硬向國際展現一中原則的斧鑿痕跡。這些都是馬政府與北京關係不睦的例證。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這次陳雲林連協議都不談,也沒有江陳會,直接率團來訪,是以行動直接否定江丙坤對於江陳會的定位。雖然出現安排馬吳兩人各自參加與陳雲林同一飯店地點的會議,使外界產生是否出現「馬吳陳」密談的聯想,但是馬政府一開始將陳雲林來訪的維安降級,以及吳敦議院長、賴幸媛主委都表示不會與陳雲林見面的現象,也反應出馬政府對陳雲林此次強勢來台的不悅。由於在未來,即便是經濟、文化、社會等部分的兩岸協議,幾乎都會涉及政治議題,在經中有政、法中有政、文化中有政的發展下,很可能會出現協議頻頻觸礁的結果。馬政府與北京關係的外弛內張十分明顯,而未來很可能在政治議題頻頻出現,導致馬政府疲於奔命的狀態下,馬政府與北京的關係會更加緊張。
馬衰綠盛 北京直攻南台
陳雲林此次直撲南部綠營的大本營,固然是為了直接對綠營的根據地進行統戰,但中方逕自直攻綠營陣地的作為,也對外塑造出似乎中方直接在台灣與民進黨高調展開交流溝通的形象。這固然可以解讀為馬政府與北京關係不佳,所以陳雲林這次連北部都不想跑。但除此以外,陳雲林的行程也給人感覺到似乎中方不僅對於國民黨在中南部的號召力不具信心,因此需要自己親自處理,同時也好像在透過直接交流與綠營溝通,以便萬一國民黨在2012 沒有取得執政權時,還可因為早日綠營的溝通接觸,使得其對台工作不會在沒有與綠營接觸溝通的準備下而需要重新開始。這兩個理由給外界的感覺是,北京政府對國民黨在2012 連任是不具信心,因此與其消極等待,還不如自己主動出擊來得直接。
中方對馬政府連任缺乏信心與其對五都選舉結果的判斷有關。
在選前民進黨可能取三或取四的傳聞不斷,後因神秘的連勝文槍擊事件而逆轉選情,但在總得票數上國民黨依然敗給民進黨40 萬票,同時一向藍營居絕大優勢的地方議員選舉,也出現首度藍綠平盤的局面。而馬政府似乎在選後因為擔心民進黨的聲勢而在兩岸議題踩煞車策略,包括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的「台灣人民七項核心利益」主張等,也使得中方認為民進黨的力量持續在成長而不可忽視,而馬政府為了避免連任生變所採取貼近民進黨的作為,益增其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對北京而言,雖然仍舊期待馬英九連任成功,但與其讓馬政府基於忌憚民進黨,或是以民進黨作為勒索北京政府的籌碼,還不如自己直接跳下來與民進黨勢力接觸比較直接。既然民進黨的勢力在南部,走訪南部就成為必然的政治作為。
逕自來台 馬開喪權惡例
現在的問題是,在沒有協議可簽,又沒有江陳會要辦的狀況下,明明不喜歡,但還是讓陳雲林過來。陳雲林來台的政治目的固然很明顯,但馬政府此例一開,依然可能會產生其他嚴重的後果。
陳雲林此行雖然號稱是經貿訪問,但實際作為比較像是欽差大臣出訪地方,日後中方其他官員都可以「文化交流考察」、「宗教交流考察」及其他理由,在沒有任何明顯的任務下率員來台。由於已經准許陳雲林來台在先,台灣日後也沒有拒絕的理由。這輕則只是中方官員的個人旅遊招待,但也可能形成中方官員可以無視於台灣公權力,直接在台灣逕自與台灣社會的個人或團體進行協商,造成國家權力進一步被腐蝕。不僅政府角色被邊緣化,同時更向世界傳達一個台灣被中國國內化的印象。馬政府無視於這個嚴重後果而依然准許其前來,對台灣的危害將會十分嚴重。
【當期更多內容請見《玉山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