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陶冬:新一輪通膨已在眼前

鄭志全    

二○一○年全球市場的關鍵詞是「增長」。新興市場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增長的故事,而歐美各國仍然在通縮之中掙扎;當大家仍然在討論經濟二次探底的時候,全球資金大量流入新興市場,估計金額已超過五千億美元。



但形勢在去年第四季出現了一些變化,新興市場通膨開始升溫了。二○一一年全球市場的關鍵詞是「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預期之下,最近全球資金流向出現了一次乾坤大挪移,資金明顯退出新興市場,流入成熟市場。



QE3可能性不小



美國聯準會有兩個政策目標,一個是物價,一個是就業。目前美國的失業率是有改善,但是新的就業機會製造速度並不快;實際上,美國也有通貨膨脹,同樣面臨石油價格的上漲,對CPI會有影響,對消費者的購買力也有一定影響。但美國看的是「核心通脹」,核心通脹並沒有起來。



於是柏南克把這個話倒過來,他不提通脹,而提「通縮的威脅開始消失」,這使得他的QE還可以繼續玩下去。我相信伯南克在處理經濟問題上,會以「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態度,繼續將量化寬鬆政策往前推。



至於歐洲央行,只有一個政策目標,就是管好物價、保持物價平穩,參照的指標是CPI。歐洲同樣面臨CPI的上漲,但是對於歐洲各國來講,他們對於通貨膨脹看的比較重,至少在政治姿態上,必須採取一些措施。



我認為在今年六月份,QE2結束之後,美國推出QE3的可能性是大的,只是購買國債的數量可能沒這麼多。而歐洲的狀況不一樣,目前歐洲各國對於通脹問題相當擔心,預期今年第二季結束前,英格蘭央行會率先升息;今年下半年,估計是第三季,歐洲央行也會開始升息。



至於亞洲的狀況,預期今年以證券投資為主的短期資金,將持續從亞洲撤出,但同時亞洲的出口狀況卻是持續改善的,幾個現象交織在一起。我認為亞洲貨幣還是會有進一步升值的壓力。



中國開始輸出通膨



今天我們談論的新興市場,主要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就是所謂的「金磚四國」,這些國家經濟出現了明顯向內需轉移的趨勢,長遠來講,這些國家我是非常看好的。但是在今年、明年,未必一直好下去,因為他們已經連續四、五年出現強勁的增長,無論從貨幣政策上、經濟結構上,都需要一些調整,中國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第二類是依賴商品出口的國家,例如智利的經濟是靠銅礦這些天然資源拉起來的,長遠來講,這些國家也是長期看好,但是今年應該是一個非常動盪的年份。



第三類的新興國家,是以出口為主的國家,這裡面亞洲占了相當大一部分,這些國家的出口增長趨勢,還是被市場低估了。亞洲四小龍基本上都是以出口導向為主,一方面受惠於美國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另一方面,將受惠於需求的復甦。



中國在過去這十年以來,工資是相對低的,中國製造非常廉價的工業產品,輸出到全世界,對於舒緩全球的通脹壓力,有很大的貢獻。



不過從去年開始,北京當局的政策有很大的改變。過去在大陸是不能談工資問題的,現在則是努力把工資拉上去。角色轉變之後,未來中國不再是廉價的生產基地了,並且開始對全世界輸出通膨。



這種現象什麼時候出現,現在還看不清楚。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工資上漲,實際上只是長久以來,工資沒漲的一種反動現象。未來十年,當工資以每年二○%到三○%的幅度持續上漲,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中國經濟一定會撞到牆上去,這個調整遲早會出現。長遠來講,新一輪的通貨膨脹已經在我們眼前了,同時,中國的通貨膨脹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根本不是哪天糧食供需好轉了以後,通膨就會大幅度的回落。一旦工資上漲成為趨勢,通膨將會持續化、滿街化。



製造業外包模式面臨轉型



現在大家在喊農民工短缺,基本上這是沿海城市的問題,過去所有的就業機會,都是在沿海地區產生的。但現在製造業開始將生產線轉移到中西部,農民工就不願意再到沿海地區來打工了,目前我們看到的短缺,是區域性的相對短缺。



換句話說,當中國由出口通縮變成出口通膨,當中國出現持續性勞工短缺,不僅僅對於中國經濟具有重大意義,對於全世界的消費者、生產者,勢必帶來深遠的影響。



增長率不是很重要



大家都很關注十二五規劃,它的內容很多,不過總結起來只有兩個字,叫做「轉型」,這包括了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產業的轉型、能源依賴的轉型等等。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宣誓,宣誓中國不會再是廉價的生產基地了,從過去追逐總量成長,到現在開始要求質的改變。



總體來講,我認為目前中國的基本面還不算太差,經濟增長不是一○%也有九%,哪怕通貨膨漲上升到五%甚至六%,對於高速增長的經濟來講,這個數字也不算太差;就算利率再上調一五○個基點,也不過是回到了雷曼兄弟倒閉之前的水平,現在還談不上是真正的收縮。



另外,我大概一季會來台灣一次,最近兩次來台灣,我看到的是消費者信心的明顯提升,特別這一次我是從香港到高雄入境的,飛機上全是大陸遊客。我對於台灣經濟今後的前景是樂觀的,包括大陸遊客的自由行、出口增加等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產業定位。在台北、新竹,可以看到高科技產業依然在世界上具有強勁的競爭力,只是一路從高雄過來的時候,我自己在想,那高雄的定位在哪裡?



本期其它精彩當期文章延伸閱讀



◎名家專欄:江文勝-三檔產業冷門、產品熱門潛力股

◎封面故事:新掛牌股重享蜜月行情

◎權證小哥:權證發行商獲利方法剖析

◎特別企劃:集團小金兔活力十足

◎焦點議題:顏炳立-我還是看好台北市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 投資週刊》1611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0914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先探投資週刊一年5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0 7020
先探投資週刊一年52期 0 7800
先探投資週刊半年26期 0 416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