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回,固定看的整脊醫師問我:「自己固定做做伸展運動,感覺不錯吧?」他指的是規律運動會令人神清氣爽。我的重點倒在「固定為自己做些什麼」有益心理健康。接著,我和他分享佛洛伊德的理論。
佛洛伊德提出的後設心理學中,假設人類的心理能量是定量的,投注外界的能量愈多,投注於自身的就愈少;投注內外的能量必須達到某種平衡,才可謂健康。他還觀察到,藉著「睡眠」和「病痛」之際,心理能量非強力撤回自身不可,似乎也藉此暗示,人若忽視自己太久,心理可會讓身體病上一場,令人非得從外界撤回心理能量。
醫師覺得這論點頗有意思,引人玩味起究竟該如何自我關注。是否來頓美食或安排悠閒的一天就算數?還是得刷雙鞋買個高級包?或者……?
年前一個月,又隨著醫師進行新式治療。每周兩次,費用並不便宜。治療只是趴著身體,專注呼吸,偶爾遵從醫師做幾個簡單動作。效果如何?不確定。不過,並不介意當個冤大頭,因為圖的正是一段「啥也不做」的時光,能理直氣壯地觀察自己、陪伴自己。一周之中,甚或是過往的生命裡,真的少有比進行治療更關注自己的時刻。
本期針對「轉職潮」製作的專題企畫,也碰巧指向同一處。專家們一致提出,抉擇與轉換生涯跑道時,必須要懂得徵詢自己的想望與能力,甚至傾聽身體的細語。
這些具體建議,或許更契合抽象的自我懇談,那不是透過美食或音樂來犒賞自己而已──不是拚命向自己贈禮;而是把自己當作最親愛的摯友,撥出時間傾聽、徵詢其感受及見解。
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是深或淺,品質如何,某程度上就如同人際關係,親密與否、支持與否,往往真的與禮多無關吧!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1年3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