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棄台論日益高漲的聲浪,台灣除了無須妄自菲薄外,也意謂著全世界看待台灣2012 的總統大選,也就是馬英九的傾中路線是否會持續受到人民的支持的最直接考驗。
最近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格雷澤(Charles Glaser)在外交事務季刊(Foreign Affairs)發表一篇文章「中國崛起可能導致戰爭嗎? WillChina’s Rise Lead to War ?」主張美國應該放棄台灣,以避免美中因台海議題出現核武相見的狀況。該文一出立刻引起熱烈討論,前美國防部官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 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部落格撰文反擊,同時保守派的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學者Mike Mazza 也表示異議,正反意見還在交鋒中。雖然格雷澤是一介學者而非官員,但這與美國防部長蓋茲在一月初於中國提出考慮逐步削減對台軍售的論調若合符節,也是繼去年初季禮(Bruce Gilley)同樣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台灣芬蘭化對美國有利的文章後,美國戰略社群再度有人提出類似主張,因此不能等閒視之。
棄台論調在美國戰略社區開始大量出現,是在二○○八年下半年以後。金融海嘯對美國國力的挫傷,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強權所帶來的衝擊,以及馬政府「兩岸高於外交」政策施行對東亞戰略格局所帶來的轉變,都是導致棄台論聲浪高漲的原因。但如果仔細分析,可以發現美國戰略社區的棄台論是來自三個不同甚至還相互衝突的理由。
第一種說法,美國要放棄台灣是因為中國太強,美國無法長久維持台海平衡的角色,同時美國還需要中國在更高層次的國際戰略合作,因此必須以犧牲台灣來搬開阻擋美中合作的絆腳石。這在金融海嘯初期最盛行。不少贊同建立美中G2 的學者持這樣的意見。第二種說法,是美國本身強大到可以容許放棄台灣,這是因為即便中國取得台灣,也無法挑戰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優勢。而台灣則是唯一會導致美中兵戎相見的議題,因此放棄台灣不僅可掃除引發美中關係失控的障礙,更可以使中國沒有其他攻訐美國的理由,迫使北京政府要對華府主張採更合作的態度。格雷澤的文章就反映類似觀點。第三種說法,是因為一個民選出來的馬政府其傾中作為,提供了美國一個對台海議題脫鉤(disengage)的機會。因此與其擔心馬政府的台灣芬蘭化政策,還不如將此視為美國順勢甩開對台承諾的良機。這個主張比較不觸及美中相對國力的問題,而是將馬政府的作為視為主要的思考點。季禮在外交事務季刊發表的「不那麼危險的海峽 Not SoDire Strait」就偏向這樣的觀點。
雖然歐巴馬政府至今沒有表示會改變對台政策,但從歷次發言以及兩次的美中共同聲明都可以發現,歐巴馬政府內部實際上有不同的路線在拉扯。國安會傾向於以美中關係思考對台政策,而國務院則較將美國對台政策放在美國的亞太盟邦的架構下處理。這個動態拉鋸並未隨著國安會部分成員的離去而有所改變。但是面對棄台論日益高漲的聲浪,及其對美國對台決策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台灣是否就無計可施呢?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答案是否定的。
棄台論的主張並不是新事物。事實上在七○年代的季辛吉,八○年代的海格(Alexander Haig)、何志立(JohnHoldridge),以及九○年代柯林頓總統第二任期的國安會高層等,都有類似想法,但是這些力量被七○ ~ 八○年代的台灣經濟發展以及九○年代台灣民主化所形成的新動力抵銷掉,導致美國要嘛不太願意放棄(七○年代的台灣經濟奇蹟),或基於道德理由無法放棄(九 ○年代的台灣民主轉型奇蹟)。由於不論是在冷戰還是後冷戰時代,其沒有放棄台灣的結果並未隨國際格局的改變而改變,顯見台灣本身具有形塑台海格局的關鍵角色。我們無須妄自菲薄。
但這也意謂著全世界看待台灣未來的立委與總統大選,絕對是將其視為台灣人民對台灣未來所做出的戰略選擇,意即馬英九的傾中路線是否會持續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這場選舉就絕對不是國內所看到的「民進黨vs.國民黨」的藍綠對決,而會是個擁馬與倒馬勢力的決戰,從這個角度來看,選舉策略是要聚焦在「以四○%的綠營基本盤為基礎,試圖吸引更多中間選民,以擊敗四五%的藍營勢力」,還是在尋求「喚起七五%的台灣認同與八%拒統主流的支持,擊敗二五%的泛統派力量」,方向應該是很明顯的。只是把派系共治當成團結的民進黨當權派們,有沒有看到這一點呢?
【當期更多內容請見《玉山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