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大腸憩室症,很多人都一個頭、兩個大,「憩室到底是什麼啊?」
這也難怪,光從字面上,很難想像這到底是什麼毛病,只能猜想是出現在大腸的某種疾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郭立人表示,「大腸憩室」指的是大腸的結構狀態,而「憩室」就是空腔的意思,說白一點,就是「洞」。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蕭正文則把憩室比喻為「平溪鄉溪流中的壺穴」,其實還相當貼切。
就整體來說,大腸內壁的表面呈光滑狀,如果上面出現一些小洞,就稱之為「大腸憩室」。一般人的大腸裡多少有些憩室,有人只有一個,有人則有好幾個,其實也不用太在意。 不過,這些大腸上的憩室,不見得就是一個個凹陷的洞洞。如果從內視鏡看過去,的確可以看到這些陷進去的洞洞,但如果從下消化攝影的影像望過去,呈現的則是往外凸出的樣子,剛好完全相反。
西方人比較容易出現大腸憩室症的部位是乙狀結腸,東方人則以升結腸居多,目前醫界仍不知為何會出現這種差異。可能和種族不同有關,但確實情形如何,恐怕得等日後有更多研究數據才知。
大腸內壁原本都呈平滑狀,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個小洞?有人研究發現,西方人可能和長期偏向肉食的飲食習慣有關,蔬菜水果相對吃得少,腸子蠕動得少,功能逐漸變差,往往要用更大的力氣,才能把腸道裡的糞便往肛門口推擠。就因常常用力,腸道的壓力較大,腸道才會出現一個個小洞。郭立人表示,大腸憩室症通常和年紀有關,年紀愈大,腸道受到的壓力愈多,出現大腸憩室症的機率也愈高。根據統計,40歲的中壯年人,約有5%的盛行率;一旦活到80歲,盛行率則飆高到80%。
肚子痛、排血便
所幸,大腸憩室症並不是腫瘤,也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如果沒有併發不適症狀,醫師通常建議患者不用太在意,不妨學著與之和平共處。臨床統計顯示,大約只有一、兩成患者會有症狀。蕭正文說,大腸憩室症造成的症狀可分兩大類,一是大腸憩室發炎,一是大腸憩室流血,大多數患者並不會感到特別不舒服,除非是出現肚子痛或排血便等不適症狀時,才會到醫療院所就醫。
1 大腸憩室流血:
大腸憩室症造成的血便,是大腸憩室處流血引起的,不僅量較大,且呈暗紅色,和痔瘡排出的那種鮮紅色血便不一樣,其實還好辨識。有些患者就因看到血便,嚇都嚇死了,趕緊到醫院掛號就診。
2 大腸憩室發炎:
如果是大腸憩室發炎,會出現肚子痛不舒服,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就可檢查出來。大腸憩室流血則無法立即診斷出來,通常先以保守治療止血,再透過大腸攝影或內視鏡來診斷。
由於大腸內視鏡屬侵入性的檢查儀器,危險性相對較高,郭立人通常會先以自己的臨床經驗判斷,有時再加上其他的理學檢查,心理有譜了,才安排大腸內視鏡的確認檢查,以免造成再一次的大腸憩室發炎、甚至大腸穿孔。
大腸憩室一旦形成,就無法透過外力來改變其性狀,那些腸壁上的小洞洞也很難再填平或消失;因此,就算診斷出來,也只能施以症狀治療。
如果確診為大腸憩室發炎,蕭正文會要求患者先不要吃東西,讓腸道休息一陣子,期間再打點滴補充水分、養分及電解質,加上抗生素治療。在這種消極性的症狀治療下,大部分患者的症狀可在3、4天內緩解,一週內出院。除非這個患者真會忍,大腸憩室發炎好幾天了,都還不就醫,大腸就可能出現破洞,而引發嚴重腹膜炎,那就非得開刀治療不可。
嚴重者需要開刀
一般的憩室發炎會導致肚子痛,但若發炎或破洞出現在升結腸、降結腸等後腹腔部位,則會以腰痛表現,而非肚子痛,常會被忽略,那就麻煩了。蕭正文就碰過兩、三個嚴重個案,糞水從破洞的腸子流到後腹腔,感染引發腹膜炎,最後只有開刀一途,在後腹腔放置引流管,把大量糞水及膿液引流出來。
另有兩個個案更嚴重,腸子破洞到難以癒合的地步,而且又出現瘻管,他最後採行腹腔鏡手術將那段腸子切除,再將兩端腸子接合。這兩名病患雖在術後3~6個月慢慢恢復,排便功能卻已受到影響,上廁所「嗯嗯」次數明顯增加,煩都煩死了。
郭立人也曾碰過一名中年病患,每次大便都痛,而且一痛就半個小時。就算用力擠,擠到臉紅脖子粗,也常大不出來。經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腸憩室慢性發炎導致腸道纖維化,乙狀結腸也變得狹窄,便便常卡在那裡過不去,才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及便祕。
多吃蔬果 少吃水果籽
外界總認為,中年肥胖男性是大腸憩室症的好發族群,醫師都表示無此說法。如果真要扯上關係,只能說這些中年男性已有些年紀,加上他們的肥胖可能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使然,腸道蠕動功能變差,常得用力排便,腸道壓力較高,罹患大腸憩室症的機率當然偏高。
既然大腸憩室症很可能和飲食習慣有關,建議最好養成多吃蔬菜水果的飲食習慣,提升腸道蠕動功能,也增加排便頻率,可減少罹患大腸憩室症的機率,也降低糞便卡在憩室而造成發炎的風險。
雖應多吃蔬菜水果,但最好少吃南瓜籽或火龍果、奇異果等有籽籽的水果,至於在吃西瓜、釋迦及芭樂這些籽籽超多的水果時,也記得把籽一顆顆吐出來,免得這些水果籽吞下肚後,卡在憩室的小洞裡,時間久了造成發炎及出血。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之餘,一定要多運動,使腸道蠕動功能變強,不易便祕,當然也比較不可能淪為大腸憩室症的受害者。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3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