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強震,引發核能電廠輻射事件餘波盪漾,更震撼全球能源政策大轉彎,包括歐盟、美國以及中國大陸紛重新檢測核電廠安全與未來發展方向,其中,大陸原本「十二五計畫」中的新能源是將核能電廠涵蓋在內,現今不僅停止審批作業,預料將大幅以風力、水力以及太陽能等新替代能源的增設量,企求達到經濟成長之需求,其他歐盟與美國也有類似舉措,預料短線各國新能源政策將牽動台廠相關供應鏈。
日本核電事件,引發全球新能源政策的調整。圖為南台科大最新利用太陽能於汽車上
大陸成新能源主導者
法人表示,全球能源政策的調整,將成為短線個股題材激勵的特效藥,若從實質面來看,下半年應該就會陸續出現,不管是訂單量的增加或是財報面的轉強,應該都會有不錯的表現,理周投研部特別從電能、LED、電動車以及再生能源等4個產業面向進行探討與分析。首先從電能部分來看,根據資料指出,大陸規劃至2015年安裝可再生能源機發電將增加64%達427GW(10億瓦),而歐盟規劃增加的總量為322GW;大陸投資智慧電網資金達4600億歐元,歐盟僅280億歐元,這個數據代表大陸將引領全球新能源主導地位。
投資專家賴憲政指出,在日本9級強震前,中國大陸兩會會議才剛落幕核定十二五計畫,總理溫家寶定調未來5年經濟成長率維持在7%,不管是內需增長或是外銷製造來達成,都需要相對的電能供應,當時大陸政府是將核電計算在內的,以目前大陸營運中的核電廠共有13座,在建者共有27座,籌建中則有38座,甚至未來以達千座核電的規模才能符合經濟成長的電力需求為最終目標。不過,日本強震後,大陸已經停止審批核能電廠的興建,若按現今總計含籌建中核能電廠約僅78座,是遠遠無法滿足中期或未來電力需求的,當然這樣市場缺塊就會由其他替代新能源包括太陽能、風力以及水力發電強力補足,且都可能因此提高安裝量與發電量,例如離岸風電市場,預計到2015年總容量達500萬千瓦,2020年達3000萬千瓦,據悉,大陸近期可能會大幅提高至1000萬千瓦與5000萬千瓦的規劃。
其次,看看歐盟國家的情形,德國擁有17座核電廠供應全國26.1%用電量,政府展現退出核能的決心,首先暫停核電廠延長營運期限,並規劃境內核電廠做安全檢查,且暫停7座老舊核電廠運作,預估2022年退出核能使用;瑞士擁有5座核電廠供應約40%用電量,日本強震後宣布暫停核能發展計畫;義大利、波蘭原先決議將投入資金發展核能,強震過後,政府也重新考慮核能政策。
法人表示,德國是安裝太陽能發電最積極的國家,早期全球市占高達60%以上,且補助政策最完善,加上民眾對於新能源的使用率也相當高,致使產業鏈發展快速。不過,當地業者生產成本太高,現今大都轉單至大陸與台灣,但這個政策屬於推動在一般民生需求上,若政策暫停延長核電廠營運,這部分是工業用電需求,將以何種電力補足,現今全球都在觀察,一旦全部採行太陽能發電,那麼安裝量的大商機將相當驚人,台廠相關產業鏈會有很大的受惠力。
11檔能源強股受惠
再就美國來看,1979年三裡島核電廠事件讓美國核電發展受阻近30年,好不容易近幾年才開始推動最新核電發展政策,也因此這次日本強震後,是對核電廠採取措施最低調與保守的國家。不過,法人認為,受到國際壓力,美國最終還是會對核電與新能源未來發展有所表態。
事實上,太陽能模組在2008年、2009年時因金融風暴安裝量減少,加上大陸產能線激增下,價格一路下探,但近日來已經明顯回升至金融風暴前水位,當然尤以上游的晶粒料源為主,一旦全球因新能源政策調整,安裝量需求大增,那麼整個產業鏈的報價都只會往上看漲。
除電能外,全球核電政策大幅調整下,電力發展與需求勢必跟著改變,最直接訴求的節能減碳呼聲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且各國政府將更加強節能舉措與產業的發展,例如中國大陸加入「國際新方案」後,將加速全球電動車產業發展;其次,LED的應用也將由電子產品背光源大舉跨入照明市場,尤其美國今(2011)年、大陸預計2018年停止白熾燈使用,預期都將加快腳步推動。
最後就是再生能源的發展很可能在各國政府政策補助以及資源愈來愈少價格水漲船高的情形下,成為特殊產業鏈,屬於新能源政策中的一環,儘管許多國家政策上未有明確推動方針,但實際上相關鼓勵與補助方案從未間斷過。
台股進入3月底,第1季季報與去(2010)年年報將陸續公布,落後數據或許牽動個股短暫走勢,然而股價買在未來,理周投研部特別從上述電能、LED、電動車以及再生能源等類股中,挑選11檔能源強股供投資人參考布局。
※理財周刊55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全球能源政策大轉彎
◎封面故事>新能源震撼時代來臨
◎房市觀察>打房政策雷厲風行
◎全球理財觀>利多利空拉扯 金融市場觀望味濃
◎特別企畫>教孩子理財 這麼做就對了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5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