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學會思考,是人生最大的寶藏──專訪兒童哲學工作者陳鴻銘

文字/陳舒榆;攝影/黃念謹    

(圖/張老師月刊)
在臺灣,念哲學系是一件很難向外人解釋清楚的生涯規畫,更別提二、三十年前,父母的殷殷期待與社會氛圍,總覺得畢業後必須能有好的出路。但即便讀了熱門科系,對未來感到茫然的,也是大有人在。

從事推廣兒童哲學理念已有二十五年的陳鴻銘,坦承自己高中時就不甚喜愛理工科目,原以為自己喜歡的是文學,但最終發現所涉獵的書籍卻多為哲學類。他有感而發地說:「要是小時候有老師、大人們能引導我提早瞭解並確立自己的興趣,就不會白白多走一遭。」

提到大學考上電子工程系,是為了符合父母的期望,殊不知讀了兩年,才發現自己的志向,做出降轉哲學系,進而深切影響到未來的重大決定。


跳脫常軌,找到自己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陳鴻銘勇敢地「出軌」,尤其社會的氛圍,也曾讓他不斷思索自己未來的出路究竟在哪?

考上教育研究所、當教育工作者,是他當初設定的夢想。但世事未如人意,他考上的竟是哲學研究所。當時的他,一心想將研究重心放在教育,直到遇上指導教授楊茂秀,才讓他接觸到「兒童哲學」這塊有趣的領域,進而進入兒童哲學的世界。

就讀研究所期間,陳鴻銘漸漸察覺到自己夢想的轉變。

眼見臺灣教育方針著重在答案的對錯,填鴨式的教學讓知識只進不出,著實令他擔憂起孩子即便長大,也未必能確立志趣,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兒童哲學讓我看到可以幫助孩子轉變的契機!」陳鴻銘表示,教育必須從小扎根;但怎樣扎,就要用對方法。他自此認為,哲學是能讓孩子學習獨立思考,一項很好的開端。


找到最愛「兒童哲學教育」

從二十三歲開始為小朋友講故事的陳鴻銘,提到兒童哲學的源起,來自美國一套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哲學課程,由楊茂秀老師在1975年左右引進臺灣,但礙於國內教育政策,這套課程始終無法進到國中、小學。於是,在楊老師的號召下,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開始接觸幼稚園,一面尋找能配合哲學實驗教學的學校,一面進到校園,透過故事繪本,傳遞故事裡的哲學思維給小朋友。

往後的人生黃金歲月,陳鴻銘多奉獻在推廣兒童哲學,並陸續成就許多事蹟,像是站上1990年國際兒童哲學會議,當著十多國專家學者發表演說,並帶領孩子現場示範。

1994年,他為楊茂秀老師創辦的「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設計了一套培訓故事媽媽的課程,那是國內首度發表的故事志工培訓課程,就是希望藉由故事媽媽的傳遞,能讓更多孩子體會到有能力思考的喜悅。

而他最得意的,是2003年到北京參加兩岸四地語文教學觀摩。兩岸四地眾多教師的語文教學PK賽,著實讓香港、澳門、北京的老師們大開眼界,驚呼臺灣老師都這樣教的嗎?

當時,陳鴻銘回應:「沒有,只有我!而這其實不算是台灣正統語文教學。」於是,會後的休息時間,周遭圍滿一、兩百位急著提問的老師。

憶及那段既忙碌又成就感十足的時光,陳鴻銘顯得氣定神閒。當許多人嚷著想要圓夢但又感嘆資源不足時,從他身上卻可以看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要努力爭取,只要想做,再辛苦也不覺得累的豐沛動力。


堅信孩子總會走出自己想走、能走的路

「先當朋友,再當父子」是陳鴻銘與兒子的相處之道,尤其提及從小愛發問的兒子,更是滿臉驕傲。他說,那時還在讀幼稚園的兒子,有天在玩積木,媽媽喊吃飯,兒子便一腳把堆好的房子踢垮再收拾。當兒子坐上飯桌突然問:「爸爸,會不會有人也在玩我們,就像我玩積木那樣?」

又有一次,夫妻倆帶著孩子到山上散步,行經一座聚集許多野狗的寺廟,兒子問:「狗能當和尚嗎?」媽媽回他:「狗如果可以自己蓋廟,就能當和尚。」沒想到兒子接著問:「那些廟都是和尚自己蓋的嗎?」

面對這些問題,陳鴻銘從不急著給答案,反而會先思索問題背後,孩子想知道的是什麼?

課業也是如此,陳鴻銘夫妻倆並不積極要求孩子有傑出表現,即使成績吊車尾,也不以無意,認為孩子願意學才是關鍵,學校裡反覆練習的試題做多了,只會適得其反。

反倒是學校老師注意到做父母的學歷與職業,轉而向某次數學僅考八分的孩子施壓,令孩子身心受創,回家哭訴。這時,陳鴻銘才為兒子買來生平第一本數學參考書,一題題地練習,結果下一次考試就考了八十分,足足進步10倍之多,自信心也就油然而生。

「當孩子瞭解到不是自己笨,只是缺乏練習,等下次同樣面臨難題時,自然會瞭解到學習的樂趣。」就像他兒子從小愛畫畫,考進復興美工是一心的嚮往,所以面臨基測時,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只能為了圓夢奮力一搏,最後不僅考取了,分數還高出不少。又像前年,他讓讀高一的兒子獨自去紐約旅行,一回來就知道語言的重要,不用再督促……。

始終堅信孩子總有一天會走出自己想走、能走的路。陳鴻銘很慶幸兒子從小就懂得思考,瞭解自己的優點在哪,因此不致受到升學壓力的荼毒。


工作在自己的天賦裡

每當有人問陳鴻銘:「為什麼到處都有人免費說故事,你卻要收費?」他總會耐心溝通,並拿「石頭湯」的故事來妙喻帶領小朋友思考的過程。

有三名戰敗的阿兵哥,在返家途中又餓又睏,好不容易經過一個村子,想向村民要點東西吃。但村民遇到太多這樣的阿兵哥,家家戶戶都緊閉門窗,不願回應。此時,其中一位阿兵哥就說:「那我們來煮石頭湯吧!」一旁孩子聽到就問:「石頭能煮湯?」阿兵哥回答:「可以啊,只要你借我一個鍋子就行。」

阿兵哥拿到鍋子後,就放石頭加水下去煮。水滾後,差不多能吃了,但少了鹽巴,味道不怎麼好。於是就有小孩說:「有有有,我家有。」轉身回家去拿鹽給阿兵哥。

「若有蘿蔔,滋味一定更棒」、「加上肉絲,湯頭就更豐富了」……,阿兵哥在聊天的過程中,讓村民自願回家把食材通通拿來,煮成一鍋湯。

他說,那顆石頭就是他跟小朋友講的故事,故事本身有沒有說完不重要,重點在孩子能自願掏出內心想法和大家分享。所以,他常花許多時間與小朋友建立關係,他要讓孩子相信,他與其他老師是不一樣的,是歡迎發問、喜歡小朋友中途插嘴的。即便一堂課下來,滿是孩子的發問,陳鴻銘也不以為意,對他來說,只要能為孩子帶來一丁點的改變,就是最大的收穫。

回憶這一路走來,陳鴻銘甘之如飴,一想到上課能面對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坐在地上為他們講故事,他就開心得不得了。唯有回家看到長大的兒子時,才會驚覺:「噢,我不再是二十五歲了!」

年少時,或許小小辜負了父母的成就期待,但陳鴻銘兩手一攤,覺得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上哪找這樣快樂的工作。他很慶幸自己很早就知道未來的方向,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並樂在其中,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成就。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1年4月號】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8940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張老師一年12期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2016 168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張老師一年1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2016 156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