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全球各地災難頻繁,台灣更被列入高風險地區;雖然台灣的天災多還能應付,但如能建立一套全方位、勤於操演與勇於突破傳統的自助能力系統,必能在災難來近年來,全球各地災難頻繁,幾乎可說是每月必有一次國家等級的災難。且因為資訊傳遞快速,與資源相互整合,其所產生的蝴蝶效應,使得沒有直接受難的地區,也間接受難。處在這樣的時代,人人都希望遠離災難,但何處才是絕對能夠免於天災的安全地點?在地震、颱風、洪水、乾旱災難中,2005 年世界銀行評估全球僅有35 個國家,會出現3 種以上災害,而台灣恰屬於其中之一。此外,台灣各地有90%的地區會出現2 種以上的災難,73%的地區會出現3 種以上的災難。
《《災難風險 台灣地震入列》》
聯合國環境署(UNEP) 於2004 年出版的《降低災難風險:對發展的挑戰》(Reducing Disaster Risk: A challenge fordevelopment),對於各國於1980~2000 年間遭遇之地震、颱風、洪水、乾旱等災難,分別進行評比。結果發現:在各項災難評比中,列名於前十名每年平均受威脅人口最多的國家,且會重覆出現4 次的為中國,3 次為印尼、菲律賓、印度、美國、墨西哥,2 次為日本、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台灣僅在地震方面上榜。先進國中,美國與日本均被納入。
UNEP 另外支持訂定「環境脆弱度指標」(EVI;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Index),其分析50 種指標,除前述的天災,還包括環境、生態、工業等,期望評估一個國家在環境、經濟與社會等3 個面向,面對未來衝擊,其整體之脆弱度狀況。結果將奧地利、牙買加、巴基斯坦、比利時、日本、菲律賓、庫克群島、吉里巴斯、新加坡、印度、南韓、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以色列、黎巴嫩、英國、義大利與挪威等,列為極端脆弱的國家。這顯然於前述2 項評比所得不相同,因為許多先進國都被列入,而且主要是小國與島國。至於在落後國中,則僅巴基斯坦、印度、菲律賓,與前述所列相重複,其餘列入者也以小國與島國為主。
最近,楓場(Maplecroft)公司訂定全球「2010 自然災難風險」(NDR, Natural Disasters Risk 2010),指出災難風險最高的國家是:孟加拉、印尼、伊朗、巴基斯坦、衣索比亞、蘇丹、莫三比克、海地、菲律賓、哥倫比亞、印度、中國、斯里蘭卡、緬甸、阿富汗等;即風險高的國家,多是開發中或低度開發、人口多的國家。先進國如日本,並未被列入,雖然日本也是會出現3 種災難的國家。事實上,日本1995 年阪神大地震,2004 年新潟大地震,2011 年宮城大地震,每一次都造成相當傷亡與財產損失。楓場公司進行此次評比,主要是由投資者眼光出發,也即投資後可能因為天災而遭受損失的風險。如此,雖然日本在地震方面受災機率高,但就如同股神巴菲特所言,現在反而是投資日本的時候。
由以上4 種評比觀察,可以了解到:對於小國、島國如台灣,遭受天災乃是無法避免的,而且脆弱度也必定是高的,但若不靠自助,又如何能成為風險低的被投資國。如此,雖然日時將損傷減至最低。
本天災頻繁,此次由破紀錄地震到海嘯衝擊,再到出現第六級核災,該國國民所受之災難令人同情,所將背負復建之龐大債務也令人擔憂,但最令人敬佩的,是該國人民願意攜手面對艱辛未來的愛心。唯有深愛這個國土者,才可能在飽受磨折下,仍努力自助以期天助。
《《氣象災難 經濟衝擊較重》》
面對未來,是地震可怕,還是颱風、洪水、乾旱等可怕。楓場公司整理1975~2010 年間資料,發現國家等級的自然災難次數已增加近8 倍,且以近年為最高。而若以2000~2010 年間資料為主,則國家等級的氣象災難(包括洪災、暴風雨雪、乾旱、熱浪等)之發生次數,約是地震與火山發生次數的10 倍。其中,因為海地地震而死亡22 萬人,遠小於巴基斯坦洪災等間接受影響的人數,後者約是前者的8,500 倍。
而若是僅觀察氣象災難,非政府組織「德國觀察」(GermanWatch) 於2010 年底發表「2011 氣候風險指數」(2011Climate Risk Index),將孟加拉、緬甸、宏都拉斯、越南、尼加拉瓜、海地、印度、多明尼加、菲律賓與中國,排為前十名氣候風險最高的國家。即使是美國、英國與南韓,也被排名到第34、37 與48 名。值得觀察的是:日本被排到第85 名,也即該國的主要天災風險是在地震與火山,而非是在洪災、乾旱等。
由於台灣資料過去未被國際納入蒐集,所以並未被排入名次。但在2009 年內因為莫拉克風災,使得台灣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高氣候風險國家。薩爾瓦多則因為2009 年11 月7~8日間的破紀錄豪大雨與土石流災情,經濟損失達到該國GDP的4.27%,而排名第一。
「德國觀察」的分析指出:低所得國家,確實會因為氣象災難而有較高死亡機率。但高所得國家的氣象災難死亡率,也並非很低。對於一般最關心的經濟損失,則是以正在開發的國家,氣象災難對經濟的衝擊較高。
非常值得深思的是每次風災後,總是有所謂的災難受益產業出現,譬如鋼鐵、水泥、醫藥等;顯示若非是有相當經濟實力者,又如何能承擔復原的重擔。如此就可了解為何落後的低所得國家,會被歸類為高氣候風險國家。因為一次嚴重風災就能讓該國經濟倒退,而又因為缺乏資金復原,就更使其衰退。如此,又如何能說服國外資金協助該國,甚至投資該國?
《《平時操演 增強自救能力》》
台灣每年平均發生3.6 次6 級以上地震,3~4 次颱風侵襲。台灣人應可謂是習於天災驚嚇,生於斯長於斯,自然也習於隨時準備應變。但是,日本更可謂是應付災難最周詳準備的民族,可是在遭逢宮城大地震之後,卻又突然要面對複合型災難(地震、海嘯與核事故)的挑戰。可見面對災難,從來就沒有所謂準備充分的情形,這應是追求「自助」的首要心態。
過去,國內專家們已有許多建議。譬如:加強災害預警系統,如颱風與地震預報;次為強化救災動員能力,如成立「災害防救署」,但是阻力極大。其實,增強民眾自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非全靠動員救災。因此,頻繁的進行全國防救災大演習,讓民眾隨時準備面對災難,並能逃離災難威脅,應是這個不斷出現破紀錄豪大雨的時代,優先該作的準備。
至於建立災難復原標準作業程序,這在日本大地震之後,更顯得非常重要;但如果負責執行者出現狀況,標準的救難與復員程序,會在多少時間內,迅速恢復?教育、器材準備、訓練、演習,這些都是必須的。現今,我們看電視、報紙、政府文宣等,確實學習到很多新資訊。但是,紙上練兵是無用的,平日實應多操演,才能應付緊急狀況;這一方面,就是我們不如日本的地方。
《《建築防洪 道路能夠排水》》
近年來,個人持續鼓吹治水新概念:建築防洪、道路排水。可惜,一般人都不太明白,更且都擔憂是否會影響房價暴漲。其實這二項工法乃是現代社會必然的走向,也是「自助」的準備工作之一。
譬如國外規定新建地會造成新增加的排洪量,所以建地就須自建滯洪池,或是地下水庫來吸存。但在台灣不斷的蓋新屋,卻不管雨水無法被水泥建地吸收,然後排水溝無法處理,乃致出現淹水。特別是破紀錄豪大雨時,雨水可以在都市內快速累積成洪災。此時民眾都大罵政府的排水系統沒處理好,卻不知是每個人放任建商不在建地內自行處理所致。公用的排水系統,是不可能處理無限增加的排洪量。所以如此,乃是大家都聽信了建商的話:建地內自行處理排洪量,就要增加購屋價格。可惜的是,當住家附近大淹水時,房價暴跌是大家一起的!
至於道路能夠排水,這在國外許多地方都已在執行,更且還要求進行濾水工作。我國的國道四號也已在使用透水水泥,但仍非是在都市內使用。都市人口密集,如何快速排水以降低淹水之可能,乃是非常重要之工作。而且這類透水道路的承重能力,乃如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對於所有平面道路的用車,都可承受。
台灣的天災多,其實還算是可以承受的。重點是:自助方會得人助與天助。而要建立自助能力,就必須是全方位、勤於操演與勇於突破傳統的。
※延伸閱讀:
‧破碎山河依舊在 國人應省思防災與避災
【當期更多內容請見《玉山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