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排行不同,教養大不同(下)

黃名瑄    

手足教養第二步:平等教養法



任何人遇到手足問題,必定會先經過一個「抓狂」時期,米媽與汪培珽亦然,孩子不可能不吵架,只要吵的不留痕跡,都會成為兩人培養出深刻手足感情的一條途徑;父母只要時時反思自己發現到的問題,久病也會成良醫。除了專業諮商師給的建議,米媽與汪培珽這兩位「良醫」,也分享了他們在教養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及所用的方法,各位爸比媽咪在參考之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使用,也可以減少許多「抓狂」機會喔。



米媽對於孩子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保護自己,也要尊重別人。當孩子有怨懟或怒氣時,米媽鼓勵孩子們可以表達不滿的情緒,但是禁止用怒罵或公然違抗的態度表達;孩子必須懂得家庭的界限,而這個界限可以帶來尊重及安全感。米媽在其「面對手足不抓狂」的文章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孩子的差異很大,一個只要瞪眼就淚眼汪汪,另一個則是需要嚴正的態度才會修正,當中的差別在於孩子需要大人這裡得到多少的認可與接納。父母需要從孩子的角度觀察,然後按著觀察的結果找出適合的管教方式。





Tip1:不齊頭式的平等



手足之間最容易發生的爭吵,就是為了「不公平」這件事,小時候因為媽媽只抱弟弟不抱我而覺得不公平、長大為了他可以買衣服我沒有而覺得不公平,此時父母應該讓孩子了解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公平」來解決,8個月大的老二要吃奶嘴,難道2歲的老大要跟著吃嗎?別被孩子不尚未成熟的思考帶著走,試著傾聽孩子認為不公平的地方,以同理心回應,孩子會認為父母重視自己的感受。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氣質以及優勢與弱勢,因此家長給予兩個孩子的選擇應是量身打造的,哥哥學了鋼琴,弟弟可以去學畫畫,只因為兩個人擅長、喜歡的地方不同,如果在這裡還要要求齊頭式的平等,就會顯得非常不公平了。在生活中也應多強調兩個人各自的優勢,利用機會告訴孩子:哥哥在音樂上比較厲害、弟弟在畫畫上比較厲害,兩個人是不一樣的!米媽同樣也會告訴自己的兩個孩子:因為你們到達目的地的方式不一樣,所以不能要求媽媽用一模一樣的方式公平對待你們,所謂的公平就是指不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對待每個人,媽媽是用對兩個孩子較有利的方式幫助你們更快到達目的地。



無論你的兩個孩子是男是女、又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對待每個孩子最重要的,是把他們當作一個「個體」來看待。把孩子看作是個體,就容易發現每個孩子的優勢,以此回應孩子的需求及父母給予的要求,付予孩子責任時,根據孩子的優弱勢作分配(哥哥比較高所以擦上面的櫃子,弟弟比較小所以可以擦椅子下面的地板),如此無論是性別差異或是年齡差異會隨著家長的改觀而改變。米媽找出孩子的學習動機也是為了認識每個孩子學習的不同方式,當了解到每個孩子的差異性時,更容易以有效率的方式讓孩子達成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事。





避免搶愛,先給與孩子心理建設



當媽咪在懷孕時,先給予寶貝心理建設與期待,將幫助他們更快接納即將來與他「搶愛」的手足。爸比媽咪在老二尚未出生時,便告訴孩子:「我們即將有個寶貝要出生囉!他會帶給我們很多歡樂,所以我們要一起好好愛他。」老二出生之後老大一定會發現弟弟或妹妹怎麼那麼麻煩、一直哭等等,爸比媽咪趁機也可給予一些機會教育:「弟弟(妹妹)現在這個樣子,就跟你小時候一樣喔!他還不會說話,哭鬧時可能是因為餓了或是要換尿布,那我們就一起來照顧他。」讓孩子知道這個過程是每個人人生中必經的,否則孩子的不平衡很快就會發生:「為什麼你只抱弟弟(妹妹)不抱我?!」



盡量不要給孩子「照顧弟妹」的責任,父母照顧嬰兒都戰戰兢兢了,更何況是幼小的寶貝呢?





老大的退化是一種訊號



若父母注意到老大在老二出生後出現「退化」的跡象,包括與弟妹搶奶嘴、原本會自己上廁所突然變得不會了…就必須檢討自己是否給予兩個孩子不平衡的愛,或是陪伴時間變少了。遇到這樣的狀況,莫茲婷所長建議夫妻雙方先作討論,將兩個孩子照顧的責任作分配,當媽媽忙於照顧老二時,老大就由爸爸來照顧;若此時老大已經可以進入團體生活,帶老大去上學或參加活動,幫助老大發展社會興趣,就可轉移孩子在家想要父母關注的注意力。





Tip2:不是孩子告狀就要聽!



手足發生吵架後,吵輸的一方總是先到父母跟前告狀,莫茲婷所長提醒,不是孩子告狀父母就要聽,家庭中常會發生愛撒嬌的老二遇到不如意就大哭的情況,當工作很累的家長聽到家中有孩子在哭,往往火就上來,不分青紅皂白的責備沒哭的孩子(通常是老大),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手足的心結可能因為父母處理方式不當而產生。遇到孩子的爭吵,父母在處理時就要非常小心且中立,不要特別站在哪一邊,才可以作最好的處理;若是還正在氣頭上,就別急著先處理孩子的問題,把事件先凝固,告訴孩子自己已經了解情況,等一下會再處理。除非汪培珽的孩子找她來當裁判,否則汪培珽決不會主動干預孩子的「吵吵」,孩子吵架的當下,汪培珽總是先冷眼旁觀,事情當下不一定能解決,就當作隔壁家在吵架(這樣才不會自己聽得抓狂!),前提是他知道孩子不會動手且勢均力敵,沒有人因為年紀而吃虧或佔便宜。



米媽面對孩子的哭鬧時,總是會用「反向的消除理論」對待,可愛的米媽會告訴孩子:咦,當有人在哭的時候,媽咪的耳朵會變很奇怪,老是聽不見哭聲耶…用此方式克服孩子的哭聲,遠比和孩子比大聲要來得好,且容易克服孩子的壞習慣,孩子沒有了觀眾,胡鬧也就變得沒有意思了。



即使媽媽多扮演冷眼旁觀的角色,但是當孩子主動要媽媽幫忙處理問題時,汪培珽仍會挺身認真的幫忙孩子,解決他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她認為既然孩子需要她的幫忙,她就發自內心地、認真地、盡全力地幫忙,好像法官在審理案件,完全不打混摸魚。孩子很需要父母設立的規矩,以及對各種事情的解釋,讓孩子清楚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這些規矩將會成為孩子快樂童年、手足相親的支持力量。





別作管教的不良示範



當爸比媽咪對老大特別管束時,會影響到老大認為:「年紀大的就是要這樣管小的」,造成老大如法炮製的將同樣的約束力放到老二的身上,老二便會開始感到「不公平」。米媽提醒兩個孩子的家長,常常注意手足之間講話態度是溫和,還是監督的語氣,將能避免衝突發生。





找出問題的癥結點



手足吵架另一個理不清的點,在於他們會在某些地方堅持各自的想法,父母在此時幫助他們釐清想法非常重要。米媽在一次孩子搶糖果的情況下瀕臨抓狂邊緣,便停下正在駕駛的車與孩子討論為什麼兩個人都不願意各讓一步,姊姊的理由是:「我每次都會分享糖果给弟弟,所以弟弟也要分享給我」,而弟弟的理由是:「上一次姊姊得到的科學麵一口也沒有分給我!」再繼續追究下去,發現到癥結點只是弟弟一次送了姊姊一個舊的鉛筆盒,因為他在使用過一次後發現那個鉛筆盒非常好用且很適合姊姊,姊姊卻以為弟弟不重視他而想要與他爭執,而弟弟則希望得到姊姊的尊重才不斷堅持。在米媽引導之下,兩個孩子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其實是因著在乎對方是否重視自己,爭吵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





Tip3:米家與汪家的家庭合約



手足爭吵、物權分不清楚,汪培珽形容這是「只有上帝知道,媽媽不會知道的事」。兩個孩子年紀小,喜歡的東西也或送來送去,到最後東西到底是誰的?爸比媽咪真的不會知道!面對類似的問題,米媽與汪培珽使用了相同的方式來解決──白紙黑字的家庭合約,這在米家叫「家庭事件簿與合約」,在汪培珽家則是「合約」。



米家的家庭事件簿與合約記載了大大小小父母與孩子達成的協議,在孩子同意之下簽署同意書,代表孩子對家規的認同。事件簿當中記載的事如電腦可以使用多久等等,按著孩子的年齡與成熟度作修正,孩子與父母都是當中的仲裁者。



汪培珽家中的契約,則是因為愛看書的孩子,會約定把自己最喜歡的書納為己有,到最後總分不清楚物權,因此汪培珽在又一次孩子的吵鬧過後,提出「合約」概念,約定好的事一定要寫下來,然後雙方要簽字。相安無事了數月,突然有一天,姊姊又因為一本書搞不清楚是誰的和弟弟吵了起來,但當下怎麼翻箱倒櫃都找不到合約,姊姊只好「含恨睡去」。3個月過後,搬家的過程合約被找出來了,但是兩個孩子卻也都不想再計較了…,其實很多時候,事情發生時孩子只是需要人幫忙調解與得到尊重,找對方法,媽媽的抓狂也會減少一些。





合約之外,有人說謊?!



兩個孩子再怎麼簽定有效合約,總會有因為害怕或各種原因而說謊,當兩個孩子都不讓步或是找不出是誰說謊時,私下詢問會是比較好的方式。汪培珽有一次要送人的餅乾被打開了,抓狂得要找出開餅乾的人,卻怎麼都問不出來究竟是誰打開的,便讓兩個孩子先進房間,要他們想清楚以後再告訴媽媽誰剛剛打開餅乾而沒有承認。



媽媽過了一陣子以後,先進姊姊的房間,開了門就看到一個淚人兒,原來姊姊因為媽媽剛剛太生氣了,情急之下只好說謊,於是媽媽先安撫了姊姊。等到進了弟弟的房間,卻同樣見到好像做錯事心慌慌的弟弟,一見到媽媽就說:「媽媽,我想我剛剛可能夢遊了去開餅乾,但是我怎麼也想不起來…。」



孩子不會犯什麼天大的錯誤,但家長當下的態度可能會讓孩子心慌的說謊,停下來給自己與孩子一點空間思考,找出孩子犯的過錯不會太難。





買東西只買一個!



搶奪同一種東西是很多爸比媽咪最頭痛的事(尤其是同性別的孩子,喜歡的東西往往非常相同),汪培珽的孩子雖然常常出現這種情況,但她從不會為了孩子的爭吵多買一個以討得孩子的歡心:「如果都要買兩個,那表示父母沒有耐心,只想用花錢來解決問題」,汪培珽反而會故意只買一個,或讓兩個孩子挑選一個東西,培養孩子討論與選擇的能力;東西買回家以後,汪培珽會和孩子說清楚:「玩具買了一個就是要讓你們輪流玩,這東西不是你的就是他的,這是『一起的』東西。」



遇到問題時,不妨先把問題丟回給孩子:「媽媽只有一個,怎麼麼辦?」孩子不能解決,再建議他們輪流,媽媽必須嚴守的原則是:對事不對人,不管姊姊再大,弟弟再小,做錯事的一方,就是要接受處罰的一方,對孩子及父母來說,事情就單純了。





區分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物品



米媽在與孩子討論此議題後特別分享家中兩個孩子擁有、分享物品的情況:米媽會特別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物品,將玩具特別區分為姊姊的、還有弟弟的,這些私人擁有的玩具放在他們私人的空間櫃中,可以與他們信賴的朋友分享。除了「自己的」物品以外,還有一種玩具叫「媽媽的」,那是提供給來拜訪我們家的孩子一起玩的公領域玩具。特別區分出「誰的東西」,可讓幼年時期的孩子學會必要的事──尊重他人的物品,因為擁有自己的玩具,會懂得保護與收納自己心愛的物品;米媽也會強化原物歸還的觀念,與不可以隨意拿他人的物品,告訴孩子如果玩具破損了,一定會有人感到特別心疼。這部份的學習會延伸到對他人空間、財產的尊重,也不可以擅自介入別人的隱私權的學習。





Tip4:平時多與孩子培養感情



除了正確的教養法以外,平時與孩子建立感情是很重要的,既然已經了解每個孩子的特性,就應在適當的時機會給予他們所需要的「愛」。米媽認為家庭都可創造簡單卻有效用的家庭凝聚力機會,包括每晚的生活重要事情分享及為彼此禱告,在為別人祝福時,便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手足之間的凝聚力,因為看見對方的優點與需求,了解及增加感情後而更能體諒容忍對方的缺點。家庭就像是一個「家庭存摺」,每一次放一點愛進去時即增加當中的存款,家庭時間更是存入大筆款項的機會,等到下一次吵架開始抵消彼此的愛情時,家庭存摺才不會因為小小的問題而透支。



讓孩子主要表達愛、說出愛之語是另一種培養感情的方式,彼此誇讚為手足感到歡樂。在給予愛時爸比媽咪仍要注意每個孩子就像大人一樣,喜歡接收到愛的方式不同,應先了解其「愛」的方式是什麼,才能有效率的作「愛的表達」;米媽曾經詢問過兩個孩子「愛之語」的排列順序,發現老大最喜歡「肯定的語言」,排在最後的是「送禮物」;而老二最喜歡的是「身體的接觸」,排在最後的是「肯定的語言」。對於「愛之語」順序的釐清,對夫妻與親子之間的情感能否有效傳達有正面的作用!





給老大多一點愛



父母若沒有經過省思的過程,給予老大的壓力就會比較多、對老大的期待也比較多耐心比較少,希望他能夠自己管好自己不要再給父母壓力,造成老大常常壓抑自己感受,建議爸比媽咪平時可以挪出一點時間,與老大進行情感互動、了解老大的心情(但千萬不要淪為說教,或是又強調老大的身份而讓他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面對完美主義者的老大,爸比媽咪應多幫助他接納自己的弱點,在他做錯事時不要先責備,與老大坐下來討論發生了哪些事及可以做哪些修正,即可幫助他漸漸接納自己所犯的錯並抒發他的情緒。



汪培珽認為,老大一出生原先是獨佔著父母的愛、關懷和照顧,直到永遠比較小、比較可愛的老二出生,不管願不願意、不管準備好了沒有,都要開始學習「分享愛」。分享愛不容易,父母在親親、抱抱老二的時候,記得拉老大一起來;唸故事書給老二聽的時候,別忘了邀請老大一起聽,他們一定也很懷念與父母獨處的時刻,所以,找個時間與老大單獨約會吧。





別踏入老二的陷阱



因為老二長的比較可愛,加上比較會耍寶、撒嬌,獲得父母較多的寵愛是在所難免,但長期寵愛之下,老二可能會演變成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耍賴的情況,此時父母應察覺並見招拆招。例如當老二覺得不開心時總以哭泣獲得關注以解決問題,那麼爸比媽咪可引導孩子使用正向表達取代哭鬧的方式,並堅持每一次都要有同樣的原則。





找出與孩子的單獨約會時間!





老二出生之後,老大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被老二分走了一半,相對的,老二出生之後就要與老大一起共用父母的時間,完全沒有享受過與父母獨處的機會,莫茲婷所長建議家長「與孩子單獨的約會」,抽出生活中一小段時間與其一中一位孩子好好相處(這段時間是重質不重量的),約會時可與孩子聊聊天、互動及陪伴玩耍,或利用睡前的一點點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孩子會感覺到父母完全專注在自己身上,對父母情感的依賴及手足之間競爭關注的機會就會小很多。



無論你是已經有兩個孩子、抑或是計劃生下第二個孩子,恭喜你,兩個孩子吵起來會翻天,卻也會因為不同的個性而讓家庭變得熱鬧有趣!最後分享米媽的大女兒逸仔,聽到此議題所說很美的一段話:「金星常常被認為和地球很相似,但在太陽系當中,它是唯一與大家運轉方向不一樣的星體,卻也是最亮的那一顆星。」兩個孩子都有可能是那顆又亮、那麼不相同的星體,可別為了方便管教孩子,而急著要求孩子轉到不同的方向喔。





※延伸閱讀:

‧排行不同,教養大不同(上)





諮詢/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莫茲婷

《母親,是另一所學校》作者 米媽

《 汪培珽手記 金湯匙裡的毒藥 》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等親子教養書籍作者 汪培珽

攝影/楊浩明

Model/Daddy:姜智淵、Mommy:李詩韻、貼心哥哥:姜雲硯、活潑妹妹:姜詠甯





莫茲婷

現任: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聯合報好讀周報「同理力」專欄作者、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理事、台北縣國中小駐校諮商心理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部落格:莫茲婷心理師@無心不作





米媽

學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南加大音樂系演奏碩士

經歷:Blogger Issue設計團隊音樂總監、音樂相關課程與大學通識科目教師、雜誌音樂相關評論寫作、樂多新文創專欄作家

部落格:米家的慢走與樂活





汪培珽

現職: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咪、親子教養作家

出版書籍:《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還好,我們生了兩孩子》、《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管教阿,管教》、《 汪培珽手記 金湯匙裡的毒藥 》

部落格:汪培珽.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





【更多內容請見2011年4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6748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育兒生活一年12期 (此方案5/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3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