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一個清晨,春寒料峭,早上八點不到,七股鹽山的停車場,已經擠滿數十輛遊覽車,觀光客無懼寒意,爭相爬上鹽山拍照。這個坐落在將軍溪以南、下山溪以北,占地2700公頃的「曬鹽場」,而今,是台南最重要的觀光地標。
將這個原本乏人問津的廢地,改造成熱門景點的,是台鹽前董事長鄭寶清。
一上任後就大刀闊斧進行組織變革,鄭寶清改造鹽山、打造不沉海,用綠迷雅打響膠原蛋白產品的名號。這位由民代轉戰國營事業的戰將,利用原本對鹽的了解,透過生技新事業,讓年邁的台鹽,成為「舊國營三寶」(台鹽、台糖、中油)中的活跳蝦。
國營轉民營,傳產轉生技
生技事業活跳跳,原本的台鹽當然不是這個樣子。
在國營年代,台鹽的任務簡單明確,除了賣曬鹽、食用鹽,另外就是賣企業需要的工業用鹽。早期紡織業興盛時,染整業對鹽的需求旺盛,其它對釀造業、醃製業來說,「鹽」,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做為一項民生基礎物資,台鹽最重要的就是要穩定物價,所以相對地,獲利空間十分有限。到了80年代末期,台灣的獨占事業開始開放自由進口,此時的台鹽面臨由國營轉為民營、失去政府保護傘的壓力。
「民營化可以把國家包袱丟開,但補助也不見了,大家要開始遵守市場遊戲規則,對民間股東負責,」台鹽現任董事長洪璽曜表示,為了追求成長與利潤,台鹽非常急迫地,思考要怎麼轉變,才能創造更大的獲利空間。
當時,政府規畫了六大新興產業(生技產業、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文化創意),做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藍圖,台鹽因為還有一定比例的官股做支撐,所以最聰明的方式,就是從六大新興產業的架構中,尋找與原有優勢最契合的部分,做為轉型的方向。
台鹽原有的優勢是什麼呢?答案當然是「鹽」!
在鹽的成分之中,鉀、鋅、碘這些元素,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因此,鹽本身就是一個周期性非常長的產品,而醫療用品如微生物製劑(如現在流行的蜆精),其中的許多成分又與鉀、鋅、碘有關。
另外,台鹽原本就屬於食品原物料產業,在原有的領域,早就擁有如「電透析」(海鹽曬乾後成結晶,要再透過電透析才能成為精鹽)等萃取原物質的技術基礎,所以在六大新興產業之中,生技雖然專業,但對台鹽來說,反而是「低門檻」的產業。
運用原有的優勢來降低進入新領域的門檻,台鹽一開始在「變」的策略上,就十分聰明。
專注研發,協助老店轉型
不過,國營變民營,說來容易做來難。因為過去的台鹽粗工粗活,談的是體力,現在要轉做生技,無論行銷、研發,談的統統是知識經濟。
為了讓人力結構做轉變,台鹽先在苗栗通霄投資自動化生產設備,讓曬鹽工人轉型。第二步,他們找出符合退休條例的員工進行優退,協助大家轉業。最後,台鹽在2002年正式結束台灣製鹽總廠,重新成立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這時從老廠留下來的,統統是最優秀的經營層幹部。
有計劃地將人員汰舊換新,有遠見地留下具有經營能力的人員做為新事業的骨幹,在人才策略上,台鹽留住優勢,並成功換血。
2003年,鄭寶清走馬上任,延續民代時期的犀利風格,他雷厲風行做大幅度的組織調整,決定停產曬鹽,改由從國外購買,結果沒想到從國外買曬鹽,成本竟然比自己做還來得低。
另一方面,鄭寶清也導入創新的習慣。他引用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的觀點,採用「維持型創新」與「破壞型創新」並進,設立了創意獎金,鼓勵員工「賣」點子,最高金額是兩百萬元。
對鹽十分熟悉的台鹽,投入生技後的處女作,當然還是由鹽著手做起。台鹽的第一個生技產品,就是把過濾出鹽的海水進行酸鹼分離,再用奈米技術把離子細分成小分子群,讓人體更容易吸收。
用海洋水在市場上打響名號後,台鹽又將小分子群技術應用在膠原蛋白的開發上,跟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合作設立膠原蛋白生技廠,推出一系列膠原蛋白美容保養品,專攻女性市場。
對生技事業來說,研發是最重要的環節。台鹽先學會播種,保留住人才,其後又將營業額的10%,持續投入研發,建立創新平台,有計畫地讓生技這棵搖錢樹,迅速茁壯。
扭轉形象,行銷成為利器
雖然鹽是鎮店之寶,但猶如雙面刃,這個既有的優勢在一開始時,也差點成為台鹽轉型路上的絆腳石。
早期民眾消費鹽巴,根本沒有品牌概念,雖然從小吃到大,但是跟「生物科技」的形象,畢竟有很大的距離。
為了轉變消費者的想法,這家重新開張的老店一開始就採用英文字TAIYEN做為企業識別,中文再帶進「生技」兩個字,試圖透過CI系統,讓消費者在第一眼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另一個方面,台鹽也開始重視行銷與包裝。
【完整內容請見《管理雜誌》44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