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公平與正義的拉扯──國中升學管道大變革

張瓊方    

在考試論成績的「公平」,與每個孩子都機會平等的「正義」間拉扯、擺盪,「12年國教」的免試之路,仍混沌不明。 (攝影/林格立)
台灣近年崇尚多元價值,升學管道也不例外。升高中從過去聯考一試定終身,增為兩次機會,再進一步走向「免試」,此一跳躍式的大解放,未來將在校園裡掀起一場大變革。
國中升高中一直被認為是台灣教育問題的癥結所在,只要此一窄門打開,台灣教育的任督二脈就打通了。問題是,這道門要怎麼開?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認為,過去以「智育」來決定學生未來進路,和以「身高」來決定一樣的不公平,「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被這種單一的價值犧牲掉了。」

為達成12年國教的目標,教育部以學生主體、多元適性、就近入學、保障弱勢、因地制宜、漸進彈性等六大核心為宗旨,陸續推動13項計畫、22個方案。2001年高中職首度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因學生壓力未減、公平性不足,引發不少質疑,甚至有人認為還不如恢復聯考。2009年函訂「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則在全國開始一項為期3年的免試升學試辦計畫,逐步提高免試比例,旨在為「免試升學」鋪路。

今年的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升學比例已提升到10%~35%,明年將再增加到40%~70%,民國103年「12年國教」實施時,約有7成的國中生都可以經由免試管道進入高中、職或五專就讀,其餘3成學生仍可報考由縣市或「特色學校」自辦的入學考試。

多元入學、多麻煩?

對於教育當局的目標、方向和作法,多數家長都能贊同,林文虎亦然,只是執行時,無論是台北市的「北星計畫」、新北市的「新北星計畫」、高雄的「樂學計畫」……等,都紛紛打了五到八折。



一試定終身,不但要努力不懈,還要祈求神明「保庇」,每逢考季,廟宇裡的文昌君就忙得不可開交。 (攝影/莊坤儒)

效法大學「繁星計畫」、以打破明星國中迷思、均衡教育資源,鼓勵學生就近入學為目標的台北市「北星計畫」,今年進入第2年。去年有33所市立高中職參與招生,但每所國中只能推薦10名學生,因此許多高中職根本乏人問津;今年則擴大辦理,改變為每所國中都可分別推薦一名學生到62所參與招生的公、私立高中職,但因各高校釋出的招生名額有限,因此不是學校推薦就能上榜,依舊得經過一番排序、比分。以第一志願建中為例,今年北星計畫釋出56個名額,全台北市89所國中若各推薦一名學生,就有33名會落榜。
今年首度舉辦的「基北區高中職擴大免試入學」,招收1萬7,954名學生,共計3萬1,307名學生報名申請。由於開放自由申請、沒有「一校一人」的名額限制,公立高中的競爭比北星計畫更激烈,以麗山高中為例,招收人數15名,有119位報名申請,錄取率約12%。

而評比方式則先以學業成績在全校排名百分比為第一比序,再以國際性、全國性、縣市級的各項競賽作為第二比序加分項目。因此,有家長認為,免試入學的競爭程度比一般考試還激烈,往後學生不但要對大小考試都錙銖必較,還得積極參與各項縣市教育局主辦的競賽,拿到前三名,才能在第二比序的加分項目中勝出,比準備基測還累。

爭議:免試變百試

免試升學之所以被批評為「百試升學」,是因若干作法違背了免試的精神。

首先,免試應該是不設門檻的,但台北市與新北市今年都設立了門檻(高中為校排前40%、高職為校排前50%)。「免試升學不應該丟掉後半段的學生,」林文虎表示,各高中卻設立了排名百分比前40%、競賽加分等種種門檻,「二桃殺三士,很不應該!」

對此,康宗虎表示,因一開始名額相當有限,設門檻的用意是先篩選,「否則僧多粥少,失敗的人更多。」

其次,各縣市五花八門的比分、排序,看似有道理,但也多有弊病和漏洞。

台北市採計七大學習領域的平均成績,從國一到國三上共5學期中擇優3學期平均;新北市則以段考成績為評斷標準,由國一到國三上學期15次段考成績中擇優9次平均;高雄市則先比第5學期成績,再往前第4、第3學期比序。



不同類別的職校需要不同特質的人才,在開平餐飲學校,最重視的不是國英數,而是綜合活動領域的表現。(攝影/林格立)

每種比序方式都各有其優劣,且可能造成不同的結果。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柯明樹觀察到,以七大領域都採計的學期成績平均比序,招收到女生的比例偏高,例如麗山15個名額裡,只有2個男生。他推測原因是,女生平時較認真做作業,平時成績較佳。
曾擔任「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委員的高中老師詹政道指出,目前教育部規劃的「免試」,只是免基測,不是免考試。而採用在校成績比序,無論是學期成績或段考成績,都不盡公平,不宜大規模採用。

「不看成績才是免試的最終目標,」林文虎指出,現在國中升高中的考生只有二十七萬多人,未來5年內會降到20萬人以下,因此不能以過去三、四十萬名考生的規模來思考,「在供過於需的情況下,應該是大家都能升高中。」

目標:12年國教

無論是高中社區化或免試升學,目標無非都是要兌現民國103年要實現的「12年國教」。

但推動12年國教有2個問題要解決,一是公、私立學校學費差距;一是入學方式。前者已在去年開始拉齊,凡家庭年收入在114萬元以下的家庭,孩子就讀公、私立高中職的學雜費是相同的。

至於入學的方法,則仍是個待解的難題。其中,學區規劃是攸關免試入學成敗的關鍵。

教育部考慮以「縣市行政區」為基礎,同時考量共同生活圈、交通便利性因素,規劃「免試就學區」。但如果報名同一社區高中職的學生太多時,要如何篩選?尚懸而未決。有一說是由學測中心研發「簡易型學習評量」,有一派則主張採計在校成績,也有人說要抽籤決定,仍無定論。



無論是明星高中,還是「特色高中」,第一志願建中的窄門依舊。(攝影/莊坤儒)

免試升學計畫邊走邊修,而少數堅持維持考試招生的高中,則有所謂的「高中職特色招生計畫」。2009年,建中、師大附中、新竹實驗中學、台中一中、台南一中、雄中等6所學校,紛紛與大學合作、借用大學師資,開辦「科學菁英班」;今年8月,桃園武陵、彰中、嘉中3所學校也要加入開辦的行列。
建中代理校長徐建國指出,教育攸關國家人才培養,不能一味追求公平而導致學生潛能無法發揮。徐建國規劃,建中除了釋出10%免試入學管道名額外,未來將以數理、人文社會、科學班、體育班、國際部(未來將出國留學的學生)等特色班為主,招收「資優」而非「績優」的學生。

教育是社會階層往上流動的最主要原動力,因此機會公平與符合正義是最基本的原則。目前免試升學試辦方案正在公平與正義之間拉扯,林清松認為,唯有打破僵化的體制和「搶占明星高中才能搶占明星大學」的迷思,獲得共識,在12年國教上路時才能達成真正「免試」的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台灣光華雜誌》五月號】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0366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光華一年12期 0 1500  
光華一年12期續訂 0 12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