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提要
■觸角水蛇是一種小型水生蛇類,原生於東南亞,名字源自吻部兩側向外伸出的獨特觸角。
■觸角的用途一直是個謎,於是本文作者著手進行實驗,希望了解其功能。
■研究過程中,作者發現這種水蛇有許多高明的獵食策略,而且小蛇一出生就能運用自如。這種天生的行為並非後天學習出來的,是十分特殊的例子。
人類對於自己發達的大腦與複雜思考相當自豪,儘管多數人認為動物既原始又頭腦簡單,但身為生物學家,若要說從中學到什麼,那就是千萬別低估動物的能力。通常我們是從哺乳類學到這一點,但最近我在觸角水蛇(tentacled snake)這種奇特的爬行類身上觀察到的複雜行為,更讓我驚訝得下巴掉下來。
觸角水蛇的學名是Erpeton tentaculatus,完全水生,原生於泰國、柬埔寨及南越,是相當小型的胎生蛇類(成蛇大約60公分長),只以魚類為食。這種蛇的名字來自牠最鮮明的特徵:吻部兩側突出的一對觸角。我對這種動物產生興趣,是從大約10年前美國華府國家動物園的一次懷舊之旅開始,我大學暑假時曾在那裡工作。我走過爬行館,看到一個滿是植物的水族箱,一條觸角水蛇正在那裡等待著,牠動也不動懸在水中,把身體彎曲成J字形,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像根棍子,這是觸角水蛇特有的狩獵姿勢。
我看著這條蛇,對牠觸角的用途相當好奇。別種蛇並沒有類似的構造,而這種蛇只吃魚,合理猜測觸角可能是某種偵測魚的構造。我回到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實驗室查閱科學文獻,發現雖然曾有人提出關於觸角用途的理論,包括當做偵測器,卻沒有人做實驗加以測試。因此我決定一次解開這奇特觸角的構造之謎。
在抽絲剝繭追尋觸角真正用途的過程中,我發現這種動物比我過去所想的更為有趣。原來,觸角水蛇採用一連串出人意表的高明攻擊策略捕捉獵物,而且剛出生的水蛇就已具備這些技巧,顯示這驚人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經過後天教導或學習的行為。
迅雷不及掩耳的獵食速度
正式測試「觸角的功能是探測器」的理論前,我必須先仔細觀察這種蛇的獵食行為。但觀察蛇的獵食過程不如想像中簡單。觸角水蛇以驚人速度突襲,而魚的速度也不遑多讓,這場蛇與魚之間的較勁,全程大約只有40毫秒,即1/25秒。為了觀察整個過程,我用每秒可拍500~2000個影格的高速攝影機,反覆錄製許多條蛇的獵食畫面,然後以慢動作播放。觀察攻擊過程時,我注意到一些非常奇怪之處:魚看起來像是自投羅網。
許多時候,這些魚是轉身衝向蛇張開的嘴巴,有時則是直接游進蛇的嘴裡,實在沒有道理。魚是許多掠食動物鍾愛的珍饈,因此也是逃跑專家,已演化出快速反應的神經迴路,能瞬間感知天敵並逃開,一旦偵測到掠食者製造的聲音及水流,能在6~7毫秒內開始逃難,時間不到1/150秒。這種避敵反應稱為C形啟動,因為逃生動作從魚身彎曲成C字形開始,藉此驅動魚的身體逃避掠食者的追捕。那麼,為何這些魚會朝觸角水蛇的嘴巴自投羅網呢?
我發現,答案與觸角水蛇不尋常的J字型獵食姿勢有關,這個姿勢構成一種陷阱。觸角水蛇的頭及上半身會彎成J字形,而牠們喜歡捕獵游進這個區域的魚。仔細檢視慢動作播放的影片,會發現這些蛇展開攻擊前,會將蛇頭以外的某個身體部位,稍微向魚的方向動一下,把魚嚇得衝進水蛇張開的嘴裡。我用每秒2000格拍攝這些攻擊行動,並以水下麥克風記錄水族箱裡的聲音,發現水蛇發動攻擊前,身體動作能製造一陣壓力波,足以驚嚇到魚。
這種聲東擊西的佯攻戰略十分狡詐,因為它利用了對魚來說很有效的神經迴路。魚的腦中有一對巨大細胞,兩側各一個,稱為毛氏神經元。這兩個神經元的軸突(傳遞神經訊號的突起)會彼此交叉,延伸到身體的另一側,而兩個神經元之間訊號傳遞速度的快慢決定了魚逃跑的方向。例如聲音從左方來時,耳朵先激發左側的毛氏神經元,接著訊號沿軸突傳遞,刺激魚體右側的運動神經元,引發強烈的肌肉收縮,讓魚身向右動作。在此同時,抑制神經元會跨回來控制左側身體,防止左側肌肉收縮,確保這重要的右轉動作不受干擾,這讓魚能夠用快到難以置信的速度逃脫,除非魚游得太靠近觸角水蛇,才會使戰略失敗。蛇通常會虛晃一下身體,讓魚啟動上述一連串神經反應,使魚轉向錯誤方向;對這不幸的魚來說,同步激發的神經抑制迴路原本是保命的措施,此時反而讓魚兒走上不歸路。
觸角水蛇的驚人詭計,讓過去的一些疑惑有了解答。1999年,芝加哥費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墨菲指出,他以每秒30格拍攝的影片裡,魚在蛇的攻擊之下很快就被吃掉,有時在1/30秒之內就完全消失,速度遠超過預期。我的高速影像顯示,就算魚不是被迫直接游進蛇的口中,牠們朝蛇游去,往往也是頭先被捕食,這是蛇最快吞下魚的方式,這種快速的吞法不但讓蛇可多吃一點,也能讓掠食者的身分不會曝光(如果其他的魚看到同伴被吞食,水蛇便很難讓自己看起來像一根無害的棍子)。此外,這些蛇也有自己的天敵,牠們吞魚時也最可能被發現,因此快速進食能降低自己從掠食者變成獵物的機會。
心理學家史金納曾說:「當你發現某件有趣的事情時,放下其他一切,鑽研它。」我秉持這個精神,決定暫時把我對觸角的興趣放在一邊,專注研究蛇的掠食行為,這個轉變讓我發現,這種生物有更多戲劇性的技法。
預測獵物的動向
用嚇魚的方式來捕食確實厲害,但這只能用在魚剛好游進蛇頭與頸部之間的「最佳位置」,而且魚身與蛇嘴平行時才能奏效。如果魚身位於別的方向怎麼辦?由於魚的逃脫反應不是向右就是向左,如果魚身原本對準蛇的嘴巴,水蛇就無法把魚嚇進自己的嘴巴裡。這時候,觸角水蛇採用另一種更厲害的戰略:牠會預測魚的行為。首先,牠會虛晃一下身體把魚嚇跑,讓魚朝向與蛇嘴平行的方向游走,然後搶在魚兒尚未進一步游動時,向魚頭預定前進的位置發動攻擊,在倒楣的魚游到定點時,牠的大嘴也剛好到達。由於掠食的速度必須很快,水蛇無法利用視覺回饋的方式來追蹤魚的位置,因此牠必須事先做出預測。在一些實驗中,魚並沒有因為水蛇的假攻擊而轉身游開(這種策略並非萬無一失),但水蛇仍會朝魚兒預定游到的位置發動攻擊,這證實水蛇是用預測的方式捕獵,而不是在魚游動時追蹤牠的行跡。
有時候如果沒辦法把魚嚇到某個方向,水蛇也會直接攻擊魚。但水蛇多半很有耐心,會等待魚進入牠們用J型狩獵姿態形成的陷阱。讓我驚訝的是,水蛇會視魚的位置,對進入陷阱區的魚進行預測攻擊,有一種方式是,水蛇將自己的頭彎曲、藏進身體下,好迎頭逮住逃跑的魚。觸角水蛇似乎能依當下的狀況,在戰略錦囊中選擇適合的妙計。這些預測攻擊引發一個有趣的問題:觸角水蛇是經由學習才會預測魚的C形啟動方式,或者天生就具備這種能力?很幸運的是,我們有好幾條蛇生下小蛇,於是用活魚來測試,當魚游到適當位置時,這些新生的小蛇會對著魚預定的逃脫方位發動攻擊,顯然牠們天生就懂得魚的游動模式,以及怎麼用最佳計謀抓住魚兒。
【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2011年第111期5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