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拉大和階級僵化正同時發生,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往下流動」的焦慮感。為何翻身愈來愈難?
台灣大學社會系辦公室內。系主任蘇國賢打開電腦,抓著滑鼠猛滑。
唰!一張涵蓋九十二國,密密麻麻的圖表出現,以橫軸為人均GDP、縱軸為代表貧富差距的吉尼係數,台灣處在中間偏右,愈往右下方走愈是「富而均」的社會,如德國、法國、挪威等。
從一九九二年到二○○五年資料,他解釋,台灣階級相對流動率,父母和子女階級不同的比例約七○%,在世界算很高,代表流動性大、社會很活絡。流動,包含往上和往下。
但在二○一一年的今天,對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人,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卻可能愈來愈陌生。原本熟悉的人生路徑,模糊了。
因為中研院的社會變遷調查同時發現,在一九九二年到二○○七年間,國人認同自己是中層階級的人,從四○%降到三二%,自以為是中下和勞工階級的,更從五○%竄升到六四%。
往下流動的焦慮感正在四處流竄,即使是大學教授也不例外。
一位國立大學教授說,以前大學教授不會被裁,但現在大學要倒了;以前公務員不會被裁,但如今組織整併後要裁掉一批人。「以前不會出事的現在都出事,還有誰不會出事?」他問。
過去,養到兒女成材就解脫,現在,子女大學畢業後,平均半年才找到工作,薪水又低,只能當「賴家族」。即使35歲找到穩定工作,可能四十五歲就被資遣。
說到這裡,這位年約五十餘歲的教授,平放在桌上的雙手突然緊緊握住,「我若是跟我父親一樣得到癌症,可能選擇不如死掉算了!」看著下一世代面臨的就業環境,讓他對自己的未來,愈來愈沒有把握。
貧富差距擴大和階級僵化正在同步發生。為什麼社會階級不流動?
1.肥鵝理論,只肥了一小撮人
財政部長李述德曾經在接受《天下》專訪時提出,降低營所稅與遺產贈與稅負、營造環境,企業賺大錢繳稅,就等於把鵝養肥,秋冬時不必拔,就掉毛掉滿地。
事實上,這是在一九八○年代美國雷根當政時盛行的「篩落理論」(Trickle Down Theory)。但這是過去的舊理論和手段,處理新的經濟發展局勢,已經無法適用全球化的挑戰。
過去台灣每年經濟成長動輒七、八%,如今全球化局勢轉變,產業和資本雙外移,經濟成長率滑落到只有四%,且集中在少數具有資本的人手中,「即使有篩落,也可能是在中國,」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直言。
因為現在經濟成長的果實,是外移的人獲益,以擴大貿易來拉動經濟成長,降低貧富差距的效應不可能出現,反而是愈拉愈大。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明仁認為,在全球化競爭下,希望產業根留台灣,面臨嚴峻挑戰,政府只能從補貼和租稅著手;但若不處理貧富差距擴大,則會動搖社會穩定性,富人也可能因此遭殃。
從所得稅稅收即可看出明顯差異。財政部財稅中心資料顯現,一九九八年所得最高與最低的五%,貧富差距為三二‧七四倍。十二年後的二○○九年,差距拉大,超過七十五倍,以驚人速度竄升。同期間最低五%的家戶平均一年所賺從六‧九萬元,降到五‧一萬元。
事實上,政府以減稅和補貼企圖吸引企業,結果也不如預期。以營所稅從二五%降為一七%為例,雖然台資有回流跡象,但外資去年來台投資金額和二○○九年相比整整降一九%,僅三○億美元。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472期;訂閱天下雜誌知識庫;訂閱天下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