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師節剛過,台灣面臨的卻是90%醫院招募護理人力困難,連校護也嚴重不足;面對老年化社會,若不改善工作環境與制度留住醫護人才,最後受害的將是全台民眾。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師節,照理來說,這一天是屬於所有護士們的日子,每一個南丁格爾應該感到高興才是,但是面對「護病比失衡」、「嚴重超時工作」的惡劣工作環境,讓全台多數護士成為醫療體系裡的血汗勞工,有哪位白衣天使高興得起來。
《《時間長責任重 另類血汗勞工》》
2010年富士康中國工廠爆發一連串中國員工跳樓潮,引發企業界「血汗工廠」的疑慮。在此同時,國內網路討論區上也有不少護士吐苦水,說她們其實也是被僱主壓榨的「血汗勞工」。
整理一下,這些白衣天使們的抱怨內容主要包括:第一、要配合單位人力調派,放假不固定,可能10天都沒得休假,加班更別指望有加班費可拿。生病也不能請假,因為沒有同事會「自動」幫你代班,所有的班表都是排班排好的,你得「求人」看看有沒有哪位同事是佛心來著,願意代班。
第二、事情做不完,責任無限制,越晚越恐怖。日班每一位護士平均照顧病患數約10~11人,小夜班上升至15~16人,大夜班更高達20人,因為台灣法律沒有規定合法的「護病比例」,所以要照顧的病人只會多,不會少。
第三、收入與勞務付出不成比例,辛苦照顧一個病患8小時,健保最多只給你120到150元補助,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全拿到,更慘的是,沒加班費算了,還時常無緣無故被減薪。
第四、我國護士規定要輪值3班,一下子要上早班、一下又要輪夜班,長期下來,鐵打的身體也會吃不消。
除了瑣碎的份內護理工作外,醫院護士還要時常支援文書工作,幫忙醫院通過醫院評鑑工作,爭取健保補助。這麼一來,犧牲照顧病人的時間也就算了,遇到醫療糾紛時,護士更永遠是「白色巨塔」制度下的代罪羔羊。
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統計指出,台灣護理人員的平均工時都超過10個小時,而且平均每一位護士的照顧人數,與馬英九競選總統時承諾的1:7相差非常遙遠。
《《約4成換飯碗 至少缺5千人》》
正是因為這種所得與付出不成比例,工作內容太累、太操、太血汗,使得台灣南丁格爾們轉業的情況相當嚴重。據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統計報告,台灣有22.5萬多名領有護理執照的護士,但是只有約60%,也就是13.4萬多人投入照顧病人的護理行業。其它9萬多人不是轉行當美容師、業務員,就是改當空服員等。
對她們而言,醫療美容業比較輕鬆,當美容師也比較好賺錢;航空公司待遇較高,又能出國見見世面,對航空公司而言,有醫療背景的空姐能夠處理班機上旅客身體突發緊急狀況,所以有護士想要轉行當空姐,航空公司當然求之不得;去當業務員,有保障底薪,又不用輪大、小夜班,至少比當護士輕鬆。另外,因為女性占護理人員多數,許多護士結婚、生小孩之後乾脆把工作辭掉,這樣才能照顧老公跟小孩。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盧美秀表示,台灣第一線護理人員缺口至少還有5,000人,且短期內恐難補齊。全台90家醫療院所中,有90%的醫院面臨招募護理人力困難問題,越偏遠地區醫院,招募護理人員的難度就越高。
護士荒不單出現在醫院,因為地方政府沒錢,就連學校護理人員也面臨嚴重不足窘境。全台校護至少還缺800人,新北市應該編列421人,但現在只有315人,還缺106人,而校護最缺乏的則是屏東、澎湖與南投等縣市,許多學校根本沒有校護人員,萬一學生受傷或生病,只能自求多福。
台灣護理人員的平均執業壽命只有7年,不只是資深的醫護人員待不住,許多新進醫護人員面對嚴苛的職場環境,也紛紛求去。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發現,醫學中心新進護理人員離職率超過22.5%,地區醫院甚至接近29%,等於說平均每4名菜鳥護士,就有1人因為無法忍受惡烈的醫療環境而去職。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賴怡忠表示,許多人當初選擇讀護校,是認為畢業之後工作有保障,特別是對於清寒家庭的小孩而言,但是進入職場後發現工作環境不如預期、升遷管道少,所以最後只好被迫轉行。
《《馬要提高待遇 更該改善制度》》
護師節前夕,馬英九總統在表揚傑出護理人員的大會上,開出將籌措加倍經費,至少每年新台幣20億元,專門用來改善護理人力及待遇,還要協調私立醫院幫護理人員加薪3%的政策支票,部分醫護人員還會調漲到5~10%。他還承諾,護理人力配置更將納入醫院評鑑必要項目中,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未達標準的醫院,就無法通過評鑑。
事實上,提高護理人員薪資待遇只能治標,無法治本,最主要還是必須從改善工作環境與健保制度著手。台灣醫院協會秘書長林佩萩說:「有的公立醫院開出新台幣6~8萬元的月薪,還請不到護士,月薪6萬元也留不住藥師,這是各種複雜的制度因素。」
另外,因為健保護理給付只能夠付護士70%薪水,醫院每請1名護士就等於要倒貼30%,當然是護士請越少越好,如此惡性循環,醫院當然留不住人才。有感於此,護理師全聯會提出下列3大主張:要求合理3班護病比,也就是希望衛生署明訂合理護士與病人比例,列入醫院評鑑標準,以維護病人安全;健保足額給付護理,讓醫院聘足護理人員,提升病人照護品質;以及建構磁力醫院,營造醫護病3贏的局面。
而建立磁力醫院的6大項指標,包括:提供正向執業環境,降低每班照顧病人數;提供合理薪資待遇與其他醫事人員同等水平;建立醫護間「相互尊重」文化;增進醫護病溝通與合作;還有建立優質的領導文化,以及發揮臨床專業自主功能,建立以病患為中心的照護文化。
《《國外高薪挖角 老化社會靠誰》》
近年來,由於國內護理人才素質優異,包括香港、新加坡、中國,甚至是美國與英國醫院都在跟國內護理人員「招手」,開出高薪想進一步挖角國內護理人才,加速了醫護人才的外流。
因此,如果只是提升薪資待遇,不改善健保與醫療職場環境,難免會被質疑又是一張選前開出的政策支票而已。另外,因為護理人員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一環,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面對老年化社會,未來需要更多醫護人才,台灣護理工作的勞動條件若是留不住優秀的護理人員,最後受害的將不只是護理人員而已,而是全台老百姓。
更多內容請訂閱玉山周報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