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體制下所成立的競選團隊,除複製4 年前的經驗、插旗北高市黨部外,所成立的「台灣加油讚」,更是將黨務系統視為沉重包袱;使得黨內唏噓聲不斷,而藍軍的團結氣氛也開始鬆動。
下屆總統大選剩下半年多,「雙英對決」態勢確立,藍綠陣營各就戰鬥位置,選戰慢慢加溫。面對「小英」的強力挑戰,馬總統賣力追求連任,以勝選為最高目標的馬團隊,這次依然由馬的「唯一愛將」金溥聰主導一切選戰步調、策略,同時大規模招兵買馬,籌組史上最強的輔選團隊。但包括黨務系統、民代系統、基層系統,卻全部被排除在外,成為有心無力的「局外人」。他們對馬連任之路有好多建議、諫言,卻沒有人理會,藍軍人士的心情從擔心、冷漠到作壁上觀,象徵馬的連任美夢,絕對不像4 年前那樣簡單。
《《黨務系統 被視沉重包袱》》
去年5 都選戰,在黨秘書長金溥聰的操盤下,國民黨選情一路低迷,最後靠選前一顆「神奇的子彈」,驚險保住3 都,勉強讓馬英九與金溥聰逃過被檢討的命運。
馬、金矢口否認「子彈效應」對5 都選舉結果的影響,卻掩飾不了馬金體制主導下,整體藍軍氣勢潰散、地方派系強烈反彈、藍軍選票大幅流失等殘酷的現實。
堅持改革路線的馬金體制,對於國民黨在5 都選舉面臨的危機與種種問題,不認為是他們的責任,而是黨務系統陳腐太深、包袱過重。馬金在選後特別強調「堅持改革」,不但是撇清責任,更把所有罪過歸咎於整個黨。
馬金體制與整個黨務系統,本來就是「屬性對立」,可說是「先天不和、後天失調」。尤其,馬金體制認為選舉就是打「文宣戰」、比「形象牌」,對國民黨以往的「利用資源進行組織動員」的作法,嗤之以鼻,更認為這就是必須改革的地方。相對的,黨務系統對於馬金體制的作風,私下則是相當不以為然,認為這種「唱高調」的選戰策略,不切實際,更不符合藍軍選民的脾胃,效果有限。在上下存在高度矛盾情況下,早在5 都選前,黨務系統中深諳選舉實務的「戰將」,紛紛被調離戰場,改坐冷板凳,許多資深黨工自嘲,「現在只能吃閒飯!」至於馬金體制,為了馬的連任大計,又進一步對黨務系統「開刀」,黨內則是唏噓不斷,感嘆不已。
《《插旗北高 黨務任用親信》》
今年進入大選年,選戰氣氛加溫,國民黨黨務人事也悄悄開始展開新的布局。
1 月初,由於南投縣草屯鎮長補選失敗,國民黨展開一波縣市黨部主委調動,包括南投縣、基隆市、新竹市、苗栗縣與雲林縣。當時,黨內人士形容,從這波基層黨部主委的調動狀況來看,代表「主流派」開始安排到基層第一線,接下來「主流派」一定會慢慢就定位。
果然,國民黨在4 月初傳出,整併後的高雄市黨部主委職務,將由毫無黨務經驗的前台北市消防局長熊光華出任,黨內一片譁然。事實上,馬總統曾經有意安排熊光華出任消防署長,結果因故擦肩而過,今年1 月出任總統府14 職等機要秘書,職等比署長的13 職等還高,引起不少揣測。4 月中旬,熊光華果然接任高雄市黨部主委;黨務人士認為,熊過去完全沒有黨務歷練,與高雄市更是沒有淵源,實在不解這項人事安排的用意。
接著,台北市黨部主委5 月間也傳出異動,黨內傳聞將由前台北市民政局長鍾則良出任,再次跌破黨內人士的眼鏡。
這連串的黨部主委調動,也發生一段插曲。黨中央突然發布人事命令,要求嘉義市黨部主委陳政寬免兼嘉義縣黨部主委一職,陳錯愕之餘,向黨中央表明辭去嘉義市黨部主委。知情人士指出,陳還願意擔任黨部主委,完全是義務性質,沒有領半毛錢,每次選舉時都出錢出力,但陳不被認為是「主流派」,甚至曾經向黨務高層嗆聲,因此被無情對待。
不過,陳在嘉義縣市的影響力相當大,身兼副主席的市長黃敏惠,錯愕之餘也出面強力慰留,最後在黃的運作下,黨中央才出面「認錯」,把陳留下。
黨務人士認為,黨中央只想派「自己人」,以親疏關係衡量人事,尤其是「插旗」北、高兩市黨部,地方的反彈恐怕才正要開始。
《《競選團隊 自己玩自己的》》
馬團隊自成一格,依舊自我感覺良好,不顧黨務系統、地方勢力的冷漠與疏離,讓黨工感覺非常不妙。 (攝影/林敬原)
自從馬09 年回任黨主席之後,就與黨務系統格格不入,每次遇到選舉,總是堅持自己的步調,黨務系統總是被排除在外;金擔任黨秘書長之後,情況更是明顯。
馬、金對黨務系統,很不信任,也非常不倚重,面對下屆總統大選,馬金再次「合體」,以勝選為最高目標,繼續由金主掌操盤。馬金體制從今年開始,就開始慢慢招兵買馬,籌組競選團隊。
為加強青年族群的支持與認同,由馬英九創立的國民黨青年團,農曆年後突然開始「大幅擴充」,招募一批剛畢業的學生,專攻網路、新媒體等領域。這批年輕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替馬英九開拓青年選票,爭取首投族的支持;他們自成一格,不像一般黨工必須受黨務人事考核的監督,可以說只聽命於1 人。
黨務系統在馬金主掌之下,人力不斷被縮減,看到青年團卻「逆向成長」,尤其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馬上就獲得高於行情的待遇,黨工內心都非常不是滋味。金離開黨秘書長職務後,開始著手籌畫馬英九競選辦公室,馬金體制一向高度重視媒體文宣,馬辦這次也把媒體當作主要重點,找來不少「現役媒體人」,籌組「媒體人兵團」,黨務系統方面,依然完全被排除。
馬執政3 年來,習慣透過特定媒體,進行政治宣傳或者透過「放話」,把媒體視為黨內鬥爭的平台與工具。對馬團隊來說,可操作的媒體才是最好的朋友,可控制的記者,才是最親密的戰友。於是,平常與馬團隊高層「配合良好」的媒體記者,紛紛被網羅進入馬團隊,成為馬辦打選戰、追求連任的菁英與依靠。
5 月初,馬辦正式命名為「台灣加油讚」,推出兩位新的發言人,同時透過特定媒體大肆宣傳,一切都按照馬團隊高層的規劃。看到兩位外型出眾的發言人,某中常委就私下調侃,他們真的懂選戰嗎?除了外表,看不出有什麼過人之處,對於馬團隊依舊自成體系,自外於黨務系統,很難令人期待。
《《作風依舊 環境情勢丕變》》
對於馬英九的選情,黨內隸屬深藍的資深人士直言,「就像阿婆生子,很拚啦!」尤其看到馬團隊目前規劃選戰的策略與方法,感覺非常不妙。
黨內認為,馬團隊現在的搞法,完全和4 年前一模一樣,簡直是如出一轍。回顧當時馬團隊自己搞一套,不與黨務系統有任何交集,也不與地方基層勢力有密切往來,只按照自己的步調,事先也不與黨務系統等協調。
然而,當時整個泛藍勢力充分大團結,全力支持馬英九,就算馬團隊高高在上,包括黨務系統、地方派系等,全部都主動積極輔選,最後把馬拱上總統寶座。
但3 年來,馬團隊作風不變,主客觀環境與情勢卻變了,黨務與地方派系,都心灰意冷。這次,被排除在外的黨務系統,雖然和上次一樣,沒有插手的餘地,但卻已經失去主動付出、參與,甘心扮演抬轎者的意願。
地方派系更是如此,他們4 年前死命替馬英九抬轎,馬當選後不但沒有「回報」,還把他們污名化,視為改革的對象,讓他們非常不能諒解,更沒有積極主動付出的意願。
藍營深諳選務的資深黨工分析,4 年前馬英九是在野的挑戰者,理應注重形象包裝,給予民眾信任感,一舉把執政黨拉下來。但是,現在馬英九是執政者,怎麼能再用4 年前那套戰法?黨內認為,民眾不是傻瓜,執政者不能依靠包裝,必須拿出施政成果,光靠文宣,打空氣戰,根本是本末倒置。尤其,推出年輕又外型出眾的發言人,顯然是注重門面,但這種搞法應該是屬於在野黨的策略,執政黨應該推出老成持重、有經驗、有說服力的人才對,才能給多數民眾安心。
黨內質疑,執政黨不展現施政成果,光靠外型亮麗的發言人,搶攻年輕族群,這樣就能所向無敵嗎?顯然,馬團隊自成一格,依舊自我感覺良好,不顧黨務系統、地方勢力的冷漠與疏離,無疑是面臨選戰危機而不自知。
《《抱怨聲響 不利勝選美夢》》
為了連任更有機會,馬政府果然把下屆總統與立委選舉合併,定於明年1 月14 日。馬團隊只在乎總統選舉,立委只是替馬英九連任鋪路的犧牲品,中南部立委憂心合併導致選情不利,多位資深立委在黨內初選落敗,抱怨黨中央根本不重視立委,黨內的抱怨與埋怨,其實都對馬的情勢不利。
只是,馬團隊的眼中,看不到這些問題,他們依然沉溺在4年前風光勝選的氣氛,當藍軍的團結氣氛開始鬆動,他們依然編織著只有他們自己就能勝選的美夢。
【當期更多內容請見《玉山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