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的大學學力測驗,臺灣就開始進入了考季。事實上考試是一種華人文化特色,尤其自古以來,人才的任用,往往都是透過考試制度來篩選的,甚至只要受過儒家思想,幾凡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日本、韓國、新加坡甚至越南等地,至今都存在著相當程度的考試壓力。
長久以來,臺灣的考試制度不斷地在做調整,但是現在,已經變成考不上大學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只是,雖然如此,家長、學生們依舊還是有考試壓力,因為大家都把目標設定在臺、清、交。只是,考上了臺、清、交,或許未來社會成就的機會會比較大些,但並不是絕對。根據很多資料顯示,IQ高並不代表成就一定高,往往還必須加上EQ。而怎麼因應考試,某種程度來說,就是EQ。
大考小考,壓力烤不完
現代學子的考試壓力有多大?從「張老師」1980專線的統計數據來看,今年1~4月,服務總量17,754人,其中有學習問題的占2.5%,而考試壓力又占其中的41%。相較於去年整年度,學習問題占所有問題的4.4%,考試壓力占其中的22.9%,可以看出,今年第一季,學習問題或許比較低,可是考試壓力卻是大大提升。而在性別部分,男生有考試壓力的是33%,女生是67%;年齡方面,19~24歲占40%,其次是16~18歲,再來是13~15歲。可以看出,大學的考試壓力是最大的。
以往考試壓力多集中在升高中、升大學的測驗,現在更多了,考上了大學,之後還有考研究所,研究所之外有各種證照考,進了社會找工作也要面對公司或是公職等不同的考試,真的可以說是「大考小考何時了」,好像人生就這麼一直考不完。
而學生主要的考試壓力又是來自哪裡?第一是比較成績的壓力,尤其看到別人輕輕鬆鬆就考高分,自己熬夜又通宵,卻還是不盡人力,真是鬱卒呀;第二是家長或老師的壓力(過度關心所造成的壓力);第三是升學的壓力;第四是學生自我期待的壓力。
當壓力過度,就會產生一些症狀,像在生理方面,會有失眠、盜汗、頭痛、不停地發抖、經期不順、記憶力減退(本人本有才,一時想不來)等現象。而在心理方面,則可能產生情緒起伏、焦慮、注意力無法集中……。而在身心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也可能引發人際衝突,於是,又更不舒服……;就這麼惡性循環下去。
除了考試造成壓力之外,還有些學生則是因為對於自我未來人生方向的不確定,或是自己的興趣志向和父母的期待有落差等等。此外,考生為了準備考試,常常讀到三更半夜,隔天怎麼叫就是起不來,最後變成起床本身也是一種壓力,這就是臺灣考生最常見的「睡眠不足症候群」。
學生、家長、老師,三管齊抗壓
那麼,學生本身到底該如何做好自我調適,降低考試壓力?1.接受考試制度的必然存在。2.計算自己有多少時間,好好地規畫安排。3.自我鼓勵,不要輕言放棄。4.隨時做滾動式的修正和調整。5.適當的休息和運動來紓壓。6.向別人請益,學習更有效的讀書方法。7.養成規律的作息。8.親子間保持良好的溝通,不管是透過Email或是寫紙條,傳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9.尋求訴說、發洩的管道。
而在家長部分:1.瞭解、接納孩子的感受和心情。2.期望不要過高,孩子只要用心、盡心了就好。3.提供孩子可以接受的關心和溝通。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廠長,他的孩子和工廠警衛的孩子同年,結果警衛的小孩考上了前三志願,廠長的孩子卻考得不甚理想,讓他心情很鬱悶、無法接受。當時我就跟他說:「你是廠長,每天有忙不完的應酬,根本沒有時間陪小孩讀書,你的孩子能夠考上大學,最重要的是沒有變壞,你其實應該覺得很慶幸。如果你真的那麼羨慕警衛,那就跟他換工作,不然就必須調整自己的做法或是心態。」聽了我的話以後,廠長失落、不平的心情才慢慢有了轉變。
陪伴、支持、傾聽,往往是家長能做的最好方法。只是,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
至於學校部分,做老師的也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減輕學生們的壓力,例如平常的考題不要太難,以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生們一起確立目標,訂下班級讀書計畫;讓學生們適時放鬆、適度休息;與輔導老師討論,有無降低學生壓力的各種方法;鼓勵學生營養力求均衡。
IQ+EQ,才是最大的贏家
適當的壓力,可以用來鞭策自己前進,而過度的壓力,只會造成身、心、人際的問題。
人的一生當中會面對很多不同的考試,而一次的考試並不代表就能定江山。我認識一位大學校長,他原本並非大學背景,而是讀完了五專,之後再進修私立大學、再考上國立大學研究所……,就這樣一路慢慢地爬上來,現在的成就不亞於當初考上優秀大學的同學。
人生很多事都只是個歷程,在此我更想要呼籲社會,我們總是習慣用考試結果來評定一個人,但其實在職場上,學歷往往只是個參考,一個人還有很多的能力,包括與人相處合作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創造力、心理健康的能力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尤其當前社會已經邁入不僅是學歷,更加重視證照與實力的社會,所以不論是老師或是家長,除了培養孩子的就業力之外,還必須培養他們的抗壓力、生活力,才可能創造出健康的人才、優質的社會。倘使父母、學生面對考試壓力,若不能自我解決,亦可求助於學校輔導老師及社會資源如「張老師」1980專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