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者愈親、疏者愈疏的路線和執行下,馬政府對美外交上,因中國軍事的崛起及政治影響力大增,使得美國對台軍售至今仍無下文,而經濟議題方面也無法保持平衡。
馬政府執政3 年,在外交工作上,總統府、外交部積極蒐集與統計外交的施政績效。馬政府的外交表現有好有壞,但官方顯然掩蓋不足的層面。馬政府自誇執政3年以來,除穩固與23 個邦交國外交關係之外,也提升與無邦交國家關係,使台灣免簽證的國家達到114 國,並以軟實力推動文化交流,提升國家整體形象。馬政府報喜不報憂,「外交休兵」被冠以「活路外交」,對美外交被稱之為狀況極佳,但兩者有危機的另外一面。
《《外交休兵 自我限制主權》》
「外交休兵」最能夠勾勒出馬政府的外交面貌。馬政府痛批民進黨的「烽火外交」,說它使兩岸關係緊張、邦交國在8 年內淨損失6 個、金錢外交橫行,並容易使外交掮客有拿回扣的機會。馬政府沒有說出的是「烽火外交」使北京在外交方面防不勝防,台灣可以掌握主動爭取邦交國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外交部官員的警覺性較高,而不是享受「外交休假」。
「外交休兵」在馬英九總統任內,或有可能使台灣的邦交國維持與凍結在23 個,但這也意味台灣不會,也無意願增加新的邦交國。這反映了台灣在天安門事件之後增加數個新邦交國的紀錄無法再次締造。外交得以休兵,最重要的前提是,馬政府接受台灣內部有爭議的「九二共識」,卻無法避免北京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內部文件上,以「中國台灣省」來消滅「中華民國」。
「外交休兵」在北京配合下,的確減少了第三國的外交勒索,但能否持久,台灣卻無法掌握。
「外交休兵」最大的隱憂是自我限制主權,而且必須有北京的默認。中國必要時翻臉,有如川劇的變臉一樣容易。台灣的外交官戰力與衝勁也容易變得更為薄弱。
由於台灣與中國有默契,國際社會其他成員對台灣的法律、政治地位,將出現認知上更為模糊。一旦台灣政黨輪替之後,可能出現斷交骨牌效應,屆時國民黨政府最自豪的「外交休兵」將變成最大的負債,並由台灣朝野及人民共同承受。馬政府要以台灣參與WHA 的模式,參與其他國際組織,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若WHO 內部文件的模式再度被引用,中華民國總統成為「台灣地區領導人」或成為中國的省長,屆時,台灣的國際參與是否有意義?
《《最大衝擊 軍售案沒下文》》
即將離職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茲表示:中國與台灣的關係繼續改善,或許會有重新檢視對台軍售的情況產生。 (翻攝自網路)
馬政府以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Burghardt)的談話,自許台美關係是「現況極佳」,10次過境美國受到禮遇,但是美國專家除看到好的一面,也認為還有不少問題。一種聲音是,兩岸關係的發展,在未來有不確定、不清楚的方向感。這些人如任雪麗(Shelley Rigger)、沙特(Robert Sutter)、簡淑賢(ShirleyKan),建議美國政府進行對台政策的檢討。另一種聲音是,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專家的意見,他們雖對兩岸發展有著墨,但對於中國軍事崛起及政治影響力大增,美國如何因應更為憂慮。
衝擊最大的是美國對台軍售。馬總統一再呼籲歐巴馬總統出售F16C/D 給台灣,卻遲遲未有下文。美國政府與退役將領卻雜音不少,甫離職的副國務卿史坦伯格(Jim Steinberg)擱置對台軍售。即將離職的國防部長蓋茲(Robert Gates)也表示:中國與台灣的關係繼續改善,或許會有重新檢視對台軍售的情況產生。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歐文斯(Bill Owens)提到《台灣關係法》已經變成落伍的法律了,美國應思考停止對台軍售。前美國駐中國大使普魯赫(Joseph Prueher)提到「解決台灣問題不是軍事的方式」。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葛來瑟(Charles Glaser)在「外交事務」季刊,更提到美國應考慮撤回對台灣的承諾,台海兩岸關係的改善,使美國有時間與空間來調整政策。
《《經濟議題 馬也處理不好》》
這一連串的談話意味台灣對美工作的艱難挑戰。美國協防台灣的軍事能力在下降之中、風險也在增高之中,主要是中國軍事部署愈來愈針對美國。2010 年4 月底,馬英九總統接受美國CNN 訪問時,「我們將永遠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We will never ask Americansto fight for Taiwan)」。相較於日本要求美日安保為釣魚台而戰,菲律賓要求美國依共同防禦條約保護南沙島礁,馬英九卻替美國總統限制《台灣關係法》可以執行的空間。
美國牛肉的爭議說明馬政府除對美國的安全問題之外,經濟議題也處理不好。台灣與美國自1994 年9 月簽署《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以來,一共舉行6 屆TIFA 高層會議。原先計畫在2010 年2 月舉行的TIFA 高層會議,議程包括:雙邊投資協定、電子商務合作、綠色能源及環保合作,及美國關切的健保藥價制度、農產品進口持續開放、稻米進口配額、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也表示,希望將能源、環境、勞工等議題列入討論。TIFA 召開一再受到拖延,如同無法獲得F 16 一樣,反映出馬政府在「和中」與「親美」戰略上無法同時保持平衡。台灣對美工作最大的隱憂是,未能廣結不同聲音的美方重要人士,而是親者愈親,疏者愈疏。這顯示不只路線,連執行者也出現嚴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