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一走路腳底就痛,以為是鞋子不夠好,特別到知名氣墊鞋專門店選購一雙數千元的好鞋,心想這總該沒問題了吧!前陣子母親節,她穿上這雙柔軟舒適的鞋,到百貨公司準備好好「血拼」一番,走沒幾步路,腳底又疼痛起來,在換鞋也沒用的情況下,李小姐到復健科求診。她詢問醫師:「我怎麼一走路腳底就痛,穿再好的鞋也一樣,這是什麼問題?」
早晨下床第一步,劇烈疼痛
杜女士是一位優雅的貴婦,喜愛遊山玩水,兩年前開始,每天早上起床踏出第一步的那一刻,腳底傳來一陣陣痛楚,她形容就好像針刺進骨子裡一般,那種錐心刺骨之痛,令人難以忍受,休息一下,會緩解一些,但坐一段時間再站起來時,足底又會有疼痛感。
復健科診所院長蔡昌學表示,以上這兩位女士罹患的都是足底筋膜炎,復發率非常高,這類病患一般在服用消炎藥和接受熱療、電療等復健保守治療之後,都可以得到改善。但還是有約4~5成的高復發率,倘若腳底再度因工作或使用過度而受到壓迫或傷害,復發率還會更高。
足底筋膜是附著於腳底最後方的跟骨,一直延伸到前端五根蹠骨的多層纖維質筋膜,作用是維持腳底成弓型,而能夠保持彈性,以承受體重的壓力,以及在運動過程中可以吸收地面的衝擊,反覆踩地的動作。當足底筋膜過度使用,受到拉扯、刺激,就會發生足底筋膜炎。
患者大多在早晨醒來踏下第一步,或坐著一段時間再站起來時,足底突然感覺劇烈疼痛,而這樣的疼痛可經由緩和的足部運動或步行一段時間後,逐漸緩解。
足跟痛者占大多數
足底有三個痛點,最常見的是在腳底的最後方,稱之為「足跟」,其次是腳底的足弓和蹠骨處,而臨床上統計,以足跟痛為表現者占5成以上。
1足跟痛:以足跟痛為表現的足底筋膜炎患者,部分伴隨有足外翻,這是因內側的筋膜,因足外翻而長期受到拉扯所導致。
2蹠骨處疼痛:蹠骨處疼痛的足底筋膜病患,可檢查一下自己的鞋底,多會發現鞋子的外側常有過度磨損情況,這是因為走路重心往外,過度的腳板外側先著地,導致地面給予足部過大的反作用力,而傷害到偏外側的筋膜。
3足底筋膜痛:足底筋膜偏足弓附近疼痛的患者,常見於高弓足病患,高弓足的足弓減震能力差,無法有效分散來自於身體的重量,導致筋膜一再承受壓力而損傷。
體外震波治療效果好
確診是足底筋膜炎後,醫師一般會先採取保守治療方式,給予病患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3天,同時進行熱療、電療,以及足底筋膜、腓腸肌、四頭肌、髖屈肌和髖伸肌的伸展與肌力訓練等復健治療;視病患的情況,也會給予局部注射類固醇,但同一部位半年內不超過3次,以免造成肌腱硬化。
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在接受吃藥、打針和復健等保守治療後,症狀消除一段時間後又發作,反反覆覆受足底筋膜炎之苦。這是因為發炎的組織表面上治好了,但深層部位卻沒有治癒,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目前最新且效果最佳的治療方式為「體外震波治療」。
體外震波治療屬於非侵入性治療,是一種將震波能量透過中間介質,傳到身體內的治療部位,進行疼痛治療或促進骨組織或軟組織再生的治療方式,可促使微血管新生,達到止痛與組織修復再生的功能。臨床上統計,接受體外震波治療足底筋膜炎的病患,有9成以上的治癒率,也有9成的人不再復發。但是病患必須自費,健保不給付,一個療程為4週,1週1次,每個療程自價格從6000至10000元不等。
此外,到院治療的足底疼痛患者中,有些會先進行X光常規檢查,以排除是否有疲勞性骨折或跟骨骨刺,其中跟骨長骨刺而引發足底疼痛者不在少數,約有2~3成;然而,骨刺與筋膜炎並無絕對關係,如果患者有出現麻木、感覺異常或虛弱無力,則應留意是否已造成隱藏性神經傷害。
天天15分鐘伸展訓練,避免復發
預防足底筋膜炎發生或復發並不困難,平日要保持足部與小腿肌群的柔軟度;適度鍛練腿部肌力及耐力,每天勤做足部伸展運動及放鬆運動(運動前請先熱敷),避免不當的腳底按摩;同時選擇合適的鞋子、維持體重適中、站立和行走間適度的休息,才能確實舒緩發炎的組織。高弓足患者應給予足夠的足弓支撐,有效分散身體的重量,外翻足應給予內側墊片,導正距下關節外翻的情況。
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蔡源彬表示,足部伸展與放鬆有3個簡單動作,首先將足部浸泡在熱水中約10~15分鐘,做好暖身後再開始進行小腿肚肌肉伸展、筋膜伸展及肌力訓練。
●小腿肚肌肉伸展:先坐在地面上,雙腿伸直,以毛巾勾住腳趾頭,往身體方向拉進並停留15秒,接著放鬆毛巾,如此反覆15次。
●足底筋膜伸展:以圓柱型的玻璃瓶(例如玻璃牛奶瓶)放在足底來回滾動。
●肌力訓練:在地板放一條毛巾,以五根腳趾抓住毛巾,抓住後要停留10~15秒,再休息,1天3至4次,透過此肌力訓練,增強足底筋膜承受力。
以上動作是平日的居家護理方式,不適用於急性發炎期,一旦足跟出現紅、腫、熱、痛的急性期症狀時,須適時地給予冰敷處理,每次約15~20分鐘,使發炎反應下降;且多休息,不宜久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