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馬遷的評論
司馬遷《史記》中有〈老子韓非列傳〉,把老子與韓非並列。主要原因是韓非書中有〈解老〉、〈喻老〉兩篇,表示他深受老子啟發,且以繼承發揮老學為職志。但是這裏面實在大有問題。
老子思想太豐富了,身為法家代表的韓非學到一小部分,就足以讓人驚艷。秦王(後來稱為始皇的)讀到韓非的文章,公然感嘆:「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但是真正見到韓非(當時是以韓國公子身分擔任使節),又不能重用,甚至還聽信李斯(他與韓非曾一同在儒家荀子門下受教)的讒言,毒死了韓非。
司馬遷在評論時指出:韓非自稱學習老子思想,但境界相去甚遠,結論則是一句感嘆:「而老子深遠矣!」
老子之「深」,在於看穿一切變化的背後,有一個道存在,以作為萬物的來源與歸宿。由此可以避開虛無主義(就是感覺一切都是虛幻,因而也無意義可言)。人類自古以來最害怕的不就是「浮生若夢」嗎?老子之「遠」,在於把過去、現在、未來看成一個整體,因而可以保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心態,平靜看待一切遭遇,再珍惜人生當下的每一個剎那,自得其樂。
二,老子的三寶
老子認為自己有三個法寶,就是「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六十七章)
首先,「慈」是指母親的愛。老子把道比喻為萬物之母,因此,一個人悟道之後,就會由道的眼光看待萬物,表現慈母般的心胸,包容所有的人與物。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二十七章)師與資相互為用,善人與不善人也互相需要對方。因此,與其責怪與懲罰不善人,不如理解與寬待之。所謂「以德報怨」(六十三章)要由這個立場來體會。
其次,「儉」是指對萬物要珍惜,由此使人人皆不虞匱乏。這個觀點在講究節約能源與愛護地球生態的今天社會,特別具有先見之明。社會動亂的主要原因是貧富差距太大。富人不知節儉又不肯佈施,這個世界如何會有光明的未來?
然後,「不敢為天下先」可以簡稱為「後」或「讓」。老子主張「聖人」擔任統治者,但是聖人的修養是「悟道」,因而他的統治是服務導向的,絕不帶有爭名奪利的動機。但是,世間真有這樣的聖人嗎?真有的話,他有可能出來領導百姓嗎?這是老子所要面對的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