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紅不腫!
夏天爸爸媽媽最討厭的害蟲非蚊子莫屬,一不注意,小寶寶細嫩的皮膚上就腫起紅色的點點,癢得寶寶用手拼命抓,看得家長好心疼。時序進入炎夏,大人小孩的衣物逐漸輕薄短小,再加上隨時充滿汗水潮濕的皮膚,這正是蚊子的最愛,現在開始就要進入防蚊大作戰時期,儘量減少父母的心肝寶貝受到蚊子侵襲的機會。
夏天要特別注意什麼蚊蟲的侵擾?
說到蚊子,大家耳熟能詳的疾病包括登革熱、日本腦炎與瘧疾,瘧疾在臺灣少見,多是境外感染或移入的少數病例,日本腦炎因有疫苗可預防較不需要擔憂,比較需要擔心的是登革熱。
登革熱雖然也是境外感染移入者為多,但暑假是旅遊旺季,很多民眾會帶著一家大小到東南亞旅行,這時就要注意不要被蚊子叮咬。因為根據過去的案例,國內不少登革熱患者是到東南亞旅行時被傳染的,受感染者在發燒的前一天就具有傳染力了,若此時剛好回抵國門又被其他蚊子叮咬,就會讓登革熱在國內擴散。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病,傳染的媒介是埃及斑紋與白線斑蚊,所以當被蚊子叮咬者出現發燒、發抖、四肢肌肉痠痛、全身起疹子、眼窩劇烈疼痛時必須馬上就醫,但因為登革熱的症狀與流感類似,所以就診時一定要告知旅遊史,讓醫師有充分的資訊可做診斷。
除了上述的傳染病外,其實在臺灣被蚊子叮咬最常見的狀況是皮膚發生過敏反應。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明諭指出,這種因為蚊子叮咬引發的過敏反應,不會在叮咬的當下就產生,屬於遲發型反應,也就是在蚊子叮咬約一至兩天後才發生,這時皮膚上會以蚊子叮咬處為中心擴散出很多小疹子,而且會非常癢,若狀況嚴重就必須就診醫治。
蚊子叮咬引發的過敏反應與體質有關,而年紀愈小的嬰幼兒一方面其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另一方面其被蚊子叮咬的次數還不多,過敏的反應會比較明顯。
另外,還有一種俗稱小黑蚊的動物在夏天也是危害頗大。根據衛生署的資料,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是一種「鋏蠓」,分布範圍幾乎遍及全台,其中以南投縣、臺中市、花蓮縣、彰化縣、臺南市、雲林縣與嘉義縣等地區危害最為嚴重。
小黑蚊吸血行為均在白天進行,其吸血活動的高峰時間在早上11點至下午4點,太陽下山後小黑蚊就停止吸血活動。李明諭醫師表示,小黑蚊唾液的毒性強,雖然未發現會傳染任何疾病,但是牠們數量多且體型超小,被叮咬者不但搔癢難耐,還會腫起很多大大小小的包包,也容易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
蚊子叮咬引發的過敏反應與體質有關。
什麼樣的環境特別容易孳生蚊蟲?
要避免被蚊蟲叮咬預防是很重要的,髒亂積水的環境以及草叢草堆最容易藏匿蚊子以及蚊子幼蟲,所以住家附近一定要維持整潔乾淨乾爽的環境。蚊子的幼蟲是在水裡生長的,之後才會蛻變成蚊子開始繁殖下一代,蚊子在水裡生長時間約數星期,所以積水容器是孳生蚊蟲的最佳地點,尤其會引起登革熱的埃及斑紋與白線斑蚊孳生的場所為屋內外各種積水容器中,所以一定要做好清除住家附近的積水容器的工作。
此外,也有人會在家中種植一些室內植物,這些室內植物的花盆也要好好檢查有沒有積水,積水一定要倒掉,若是種植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像是黃金葛,蚊子的幼蟲也有可能在裡面繁殖,解決的辦法是在水生植物的盆子中放入一些小石頭,讓水的高度不要超過石頭的高度,這樣蚊子的幼蟲就無法繁殖了。另外,也有一些擁有花園的房子,並在花園中置放大水缸,為了避免讓蚊子幼蟲有生長環境,應將水缸的水倒乾淨,或是在水缸中養一些會吃蚊子幼蟲的魚,像是孔雀魚、大肚魚、臺灣鬥魚等。
而小黑蚊大多在屋外吸血,偶爾才會進入室內吸血,而且小黑蚊不會在陰暗處活動,所以樹林中不會有小黑蚊,反而是樹林外緣邊的樹下是小黑蚊主要的活動場所,因此要預防被小黑蚊叮咬,就要遠離小黑蚊可能聚集的地方,一樓有花園的住家,可在一樓裝設網目很細的紗門紗窗防止小黑蚊進到室內。
蚊子喜歡溫度高且有味道的叮咬對象。
嬰幼兒特別容易被蚊子叮咬?
蚊子喜歡溫度高且有味道的叮咬對象,那為什麼嬰幼兒特別容易被蚊子叮咬呢?主要是因為嬰幼兒的新陳代謝速度比較快,體溫比起成人的平均溫度37℃略高個0.5℃左右,所以當一個成人與一個嬰幼兒在一起睡覺,嬰幼兒會比成人更容易吸引蚊子來叮咬,這就是原因之一。
此外,幼兒的活動量通常都很大,活動量大自然流汗量也多,蚊子也喜歡潮濕的地方,因此充滿汗水的嬰幼兒皮膚對蚊子的吸引力也很強。因此建議孩子流汗時要儘快擦乾或是用清水沖洗的方式將汗洗掉擦乾,讓嬰幼兒的皮膚常保乾爽,可以減少蚊蟲的叮咬的機會。
李明諭醫師表示,除了高溫度與潮溼表面容易吸引蚊子外,味道也是吸引蚊子的另一個因素,人體本身動情激素所影響的賀爾蒙產生的體味以及外來的香料味道都會吸引蚊子,嬰幼兒與生俱來的體味無法改變,但外來的香料味道則可以減少,所以建議家長在幫孩子挑選洗頭洗澡的沐浴用品以及身體乳液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選擇香味過於強烈的產品,這些強烈的香味停留在寶寶身上也容易引誘蚊子前來攻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