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場雲門舞集大火。那場火,讓許多珍貴的文字、影像、戲服付之一炬,那不只是令雲門人無奈,其實也是台灣的重大損失,我們如此措手不及地喪失了那麼多珍貴的文化之寶。但因為這場火及其所帶來的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省思,企業家童子賢有了一個「保存台灣文學作家影像」的計畫,這正是「文學大師影展」的最初。
這個計畫的主要企畫與執行從2009年開跑,主要推手是廖美立與其擔任執行長的「行人文化實驗室」,再由緊接著成立的「目宿媒體」來完全投入策畫、拍攝及執行。在各界的期待之下,終於,2011年我們有了「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影展」。
影展有六部文學家紀錄片,包括由陳傳興導演記錄鄭愁予的《如霧起時》及周夢蝶的《化城再來人》、陳懷恩導演記錄余光中的《逍遙遊》、楊力州導演記錄林海音的《兩地》、林靖傑導演記錄王文興的《尋找背海的人》,以及溫知儀導演記錄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介紹其中三部電影。
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
導演:林靖傑
導演簡介:林靖傑現為電影、紀錄片導演。劇情長片作品《最遙遠的距離》,曾獲2007年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最佳影片。紀錄片《我的綠島》,曾獲2001年法國馬賽紀錄片影展最佳新人獎。除了影像創作,林靖傑以「江邊」為筆名,文字創作曾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與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
重重線索逼進核心
面對王文興這樣一位給人孤高又內斂感覺的文學家,林靖傑在許多採訪中坦承其實是經過了很多心理建設與思考,摸索著該如何來接近與呈現王文興,而最後紀錄片採用的方式,也反映出導演及多數讀者的心路歷程,即是運用二十個「線索」來建構這部紀錄片。攀著這些「線索」,慢慢、慢慢來到更核心的地方,顯現出記錄者謙遜地非要求全貌,而是由各個路徑,希冀再多接近一點。
《尋找背海的人》中,林靖傑以幾種不同的表述方式來逼近文學家王文興,例如以炭筆筆觸的動畫呈現《草原底盛夏》的夏日軍人,傳達王文興的文字質感與氣味;以劇場的方式演繹《家變》,由莫子儀和王琄演出,採錄了《家變》的開頭跟結尾,演員精湛而恰如其分的表演,讓小說的張力展露無遺;以及找來「卡到音」三人樂團,搭配著王文興的朗讀,樂團給出了關於作家的「音樂」。
在小說中聆聽字的聲響
其實,「音樂」與「聲音」正是在紀錄片中反覆出現的關鍵字,不管是小說家強調文字本身所富含的音樂性格,或是字句的聲音可能透露與隱藏更多表面上視覺閱讀所無法盡全的。
林靖傑導演也提到,他在已故詩人羅葉的幫忙下,嘗試由「聲讀」王文興以為線索之一。羅葉在高中、大學時就讀完王文興的全部作品,他建議林靖傑試著讀出聲音來,這樣可以更理解王文興。起初,林靖傑幾乎一笑置之,覺得怎麼可能?但他仍硬著頭皮一試,在咖啡店中將《背海的人》讀出聲音,沒想到真的進入另一種閱讀與領會的境界。
關於「聲音」,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另一個點是:當王文興談起「字的聲音」時,那並非只是抽象、概念化的,紀錄片很寶貴地捕捉到小說家的寫作身影,那與我們想像中的一片沉靜不同,書房中傳出或急或緩的敲打聲,彷彿靈感乘著有時大有時小的分貝現身,彷彿是在這些物與物的撞擊中,小說的形體正逐漸成形。我們無法參透書房裡的作家是怎麼生產出篇章,但聆聽著那些聲響,儘管不能解讀靈光的神祕訊息,卻好像比原先多懂了一點關於這位「一天只寫三十餘字」之創作者的生存狀態。
風暴過去,藝術終將留存
在那個出版的保守年代,紀錄片中以各種形式呈現的《家變》,從內容形式到語言文字,甚至是刻畫父子衝突的情節都太創新,一發表,就引起正反兩面強烈的論戰。紀錄片中訪問了美國德州大學教授張誦聖,他描述當時有好些人在媒體強力抨擊,指就書中的不孝簡直敗壞善良風俗,政府甚至表示不准公開討論這部小說。
但所有的風暴都會過去,只有藝術將持續保留著最初的氣息,讓歲月證明一切。紀錄片中的王文興並不若他的小說那般有著難以近即的距離感,而是和氣的、平易的,當敘述自己喜愛的事物與心儀的作家,會流露出一點也無保留的開心眼神。但回到自己的創作時,又幾乎瞬間就沉陷在裡頭,一字一句地打磨、雕琢。片尾,導演帶著我們與王文興老師與他的妻子重返南方澳,那樣的寬闊與毫無言語,也許這種沉默的深邃,正是小說家惜字如金所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