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嗜吃魚翅,導致鯊魚面臨絕種危機,動物保育團體特別發起拒吃魚翅運動,避免鯊魚從世界上消失。
5 月底我跟幾個大學同學相約在行天宮旁的餐廳聚餐,吃完飯後途經一間魚翅餐廳,同行的一位友人說:「這家魚翅餐廳不止在台北,在台灣其他縣市都有分店。」之後我一直在思考,如果魚翅餐廳可以像便利商店一樣四處開分店,那每年會有多少鯊魚因而遭到殺害?果不其然,國內多個動物保育團體近期發起一連串保護鯊魚運動,希望藉由拒售、拒吃魚翅,避免鯊魚就此絕種。
保育團體 發動拒售拒吃魚翅是由鯊魚鰭所製成,通常與雞湯一同熬煮成魚翅羹,是中國傳統的山珍海味之一。在古代,魚翅甚至被視為黃金的替代品,日本商人常用來與中國交易。華人社會是目前魚翅最大消費族群,對老一輩的華人而言,婚禮必須有魚翅才顯得體面,而當中國經濟起飛之後,新出現的中產階級更在午餐吃魚翅來顯示成就。
正因為魚翅價格高、有龐大的消費族群,吸引世界各地漁民爭相獵捕鯊魚。不過因為鯊魚肉價值很低,因此漁民在捕鯊後,只會割下鯊魚鰭,而將鯊魚拋回海中,以保持漁船上更多空間存放價值更高的魚翅。然而這些被丟回海中的鯊魚並不會立刻死亡,而會因為沒有鰭失去游泳能力而死亡。
台灣荒野保護協會指出,每年至少有4,000 萬到7,000萬隻鯊魚,被人類取魚翅而殺害,光是太平洋海域,一年就有100 萬隻鯊魚遭到人類無情的殺害;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則指出,全球有111 種鯊魚面臨絕種危機。
因為鯊魚是海洋食物鏈最上層,萬一鯊魚絕種將嚴重影響整個海洋生態體系發展,因此近年來國內外保育團體發起一連串拒售、拒吃魚翅運動。
6 月8 日荒野保護協會宣布啟動「2011 世界海洋日,愛鯊計畫」,希望與中研院一起合作建立台灣各地販售的鯊魚肉DNA 樣本,建置全台食用鯊魚品種資訊,進而做為建議漁業署擴大通報禁捕鯊魚品種的資料。為此,荒野保護協會發起募款活動,希望募集所需計畫經費1,000 萬元。
6 月16 日,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召開記者會,點名國內71 家飯店提供魚翅做為婚宴餐點,平均一年婚宴市場就獵殺高達386 萬隻鯊魚,10 年來恐有近4,000 萬隻鯊魚被殺害。因此,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舉辦「尋找幸福的翅膀婚宴不用魚翅」活動,呼籲有意結婚的新人響應這項環保活動。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阿發師」(施建發)表示,魚翅本身其實並沒有味道,好吃的魚翅都是靠調味料提煉出來,所以他呼籲民眾不要再吃魚翅,應該重新思考美食定義,選用對人、對環境與動物都友善的食材。
《《華人喜愛 當心吃進毒素》》
動物保育團體呼籲拒吃魚翅,以防止鯊魚從海洋中消失。 (翻攝自網路)
近期,美國加州與加拿大多倫多議會也紛紛研擬是否應該禁售魚翅,不過這些提案都被當地華人社團反對,認為禁售魚翅將損及華人固有的飲食文化。儘管許多華人認為魚翅是帝王級的養身食品,不該禁售,但是海洋生態專家認為由於鯊魚是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容易因為獵食其它物種而累積有害毒素(如汞),養身不成反而傷身。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曾在門診看過魚翅吃過量,血液含汞超量的貴婦,雖然未到汞中毒程度,但是腦部機能發展恐受到損害。而孕婦與幼兒更是不能吃魚翅,所以為了健康與保育,魚翅還是少吃為妙。
另外,由於電影「大白鯊」的誤導,許多民眾都認為鯊魚非常恐怖。6 月上旬,漁民在非鯊魚固定出沒的墾丁外海捕獲公牛鯊時曾引發恐慌,不過動物保育團體與學者都表示,鯊魚遭人類捕殺的機率遠高於咬傷人,人類怕被鯊魚咬,鯊魚反而更怕被人類捕抓。墾丁海生館魚類博士何宣慶說:「如果不是一口氣出現上百隻,其實不必太過於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