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客戶滿意度高達九三.五%,或是理專投資建議能夠確實符合客戶能承擔的風險屬性,也有八成以上滿意度,遠遠超過投報率六七%的滿意度。
過去兩年全球股市從谷底攀升,銀行財管客戶在去年有九成以上都賺錢,比○九年七三%增加一成七,直逼○七年「有開戶就賺錢」的榮景(根據○七年調查有九八%財管戶賺錢),滿意投報率的客戶多認為,每年穩定維持六%以上報酬率是基本要求。
但這麼多人賺錢,卻只有六七%投資人滿意投報率,主要原因出在哪?
雖獲滿意但不夠信任 忠誠度下滑 三大難題待解
首先,可以發現保守型投資人對理專、報酬率滿意度相對偏低。
仔細分析統計數據,會發現保守型投資人對銀行不滿意度偏高,有兩成以上保守型投資人不滿意銀行及理專,和積極型及穩健型只有八%左右的人不滿意銀行,明顯差距甚大。
進一步深究,他們的投報率也是最差的,平均只有一.四%,和現在台灣銀行公告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一.三五%比較,「真的只有比定存好一點點」,甚至在本次調查中有五家銀行的保守型投資人,在去年全球股市多頭齊唱環境下,還是虧損,顯見銀行及理專對保守型投資人貢獻相對比較少。保守型投資人天性上冒險精神較低,理專當然也需要花比較大心力去讓客戶了解市場狀況,進一步讓投資人放下心防,但從數據來看,理專應該再多加強對保守型投資人的照顧。
其次,我們也發現海嘯的陰影確實還深刻烙印在投資人的心上,因為在海嘯後,投資人聽從理專建議做投資比率降低了。
海嘯前,有一一%的投資人投資時多聽從理專建議,現在只剩下七%會認同,掉了四個百分點,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發現,「儘管滿意度高,卻不見得等於信任」,顯然理專和銀行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最後,財富管理銀行的重要任務,是讓客戶資產重回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儘管金融海嘯已經遠離,但恐懼仍在,調查中發現仍有許多投資人不敢參與市場,永遠只買固定收益商品,或者定期定額操作,有高達五九.五%投資人因此資產還沒回復海嘯前水準。
事實上,近期其他報告也呈現類似的心理狀態。根據麥肯錫最新一份針對亞洲個人金融服務研究報告中指出,和○七年相比較,台灣區投資人對銀行的忠誠度大幅下滑十四個百分點,○七年有四成六的投資人願意推薦自己金融機構給親朋好友,但現在只有三成二的人願意推薦。
麥肯錫副董事陳峭表示,訪談中客戶多表示擔心金融海嘯投資損失惡夢再現,萬一虧損了,「理專又是自己介紹給好友,怕被好友責怪損失友情,到時『人財兩失』,不如不要介紹。」很顯然,對銀行的信任程度,仍然有待加強。
無獨有偶,貝恩管理顧問公司每年都會發布NPS(Net Promoter Score,淨推薦者指數)相關數據,主要測試顧客忠誠度,該調查中只問客戶一個問題「您推薦這家公司給親朋好友機率有多高?」幾乎所有銀行都拿到負數,顯示客戶對銀行信任度還是偏低。
麥肯錫報告、貝恩管理顧問公司發布的NPS數據,都與《今周刊》調查不謀而合,在高滿意度下,財富管理銀行如何讓投資人從滿意走到信任,正是銀行該好好思考最重要議題。本屆財富管理銀行評鑑也從服務、績效、風控、專業及信任五大面向,尋找一一年投資人心中最滿意的財富管理銀行。
中國信託銀行今年一舉拿下了最佳財富管理銀行、最佳服務、最佳專業、最佳商品獎的第一名,最佳績效、最佳風控、最佳信任、最佳理專團隊等第二名,而且無論在銀行互評與投信評分中,中信銀都比同業拿到較高分數,是獲得第一的主要關鍵,堪稱這次調查的最大贏家。
此外,根據信託公會統計數據,中信銀去年特定金錢信託(即每家財管銀行的基金銷售總額)市占率有九.二五%,雖然和○七年高點、市占有一三.七九%相比,仍有四.五四個百分點的差距,但仍是國內外銀行龍頭。
儘管始終是國內財富管理的龍頭銀行,但中信銀在海嘯中受傷也不輕,中國信託個金事業總處資深副總經理隋榮欣指出,「風暴後的確是一段難走的日子。」為了讓客戶恢復信心,中信銀要理專陪同行內理財規畫師、理財智庫人員拜訪每一位客戶,「那陣子中信銀全行大概拜訪了五千位以上客戶。」隋榮欣認真地說。
最佳財富管理銀行:中信銀 深度親訪客戶 滿足所有需求
五千位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保守以每次拜訪有三位隨同人員、每位客戶拜訪二小時計算,就是三萬個小時人次,換算下來,等於是一位員工十五年的工作時數。
而這樣的拜訪不只是在海嘯後敏感時期,如今已經變成一種持續性服務,「客戶如果有節稅、特殊資產配置需求,我們一樣提供到府服務。」隋榮欣說。
在客戶資產配置上,隋榮欣也特別要求,「永遠把固定收益商品作為客戶核心資產,例如債券型基金,有固定配息且又優於定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