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急產的「產程遲滯」
產婦不管在潛伏期抑或進入活動期的子宮頸擴張速度不如上表,就可稱為「產程遲滯」。
產程遲滯如果發生在古代,恐怕會因為醫療技術和設備不夠成熟而讓產婦和胎兒身陷生命危險中,但王懿德醫師向我們說明:「一般只要媽咪待產超過24小時未有明顯進展,醫師就會和媽咪討論現在的情形,看要繼續等待或是改採剖腹生產,醫護人員也會以儀器隨時觀察腹中寶寶的狀況,若有任何問題會緊急替媽咪做最恰當的處理。」
急產照護5大Tips
急產難以預防,當產兆出現後,孕媽咪就應該隨時留意身體狀況,如果媽咪感覺寶寶正在下降但尚未到達陰道口,可以反覆的深呼吸吐氣──像「吹蠟燭」的方式進行呼吸調節並釋放壓力,或許可以爭取多一點的時間到醫院生產,如果產檢的醫院較遠,建議還是先找離家近的醫院或產科診所接生,最好不要在家貿然自行生產。但如果寶寶的頭已經下降到陰道,媽咪究竟該怎麼應對這讓人措手不及的緊急狀況呢?
1 該採用什麼姿勢準備生產?
當媽咪感覺自己想要「解大便」,這時候往往寶寶已經下降到陰道口了,建議如果必須在家緊急生產,應該要準備好乾淨的大毛巾、消毒過的剪刀等用具,先找一個乾淨、平坦的地方,以「蹲坐」或「坐臥」的姿勢生產。
2 怎麼迎接寶寶,避免媽咪撕裂傷?
王懿德醫師表示,即便在有專業人員接生的情況下,生產過程當中仍需預防會陰部撕裂傷,因此建議先以手或乾淨的毛巾按壓住會陰部並緩緩施壓,一方面幫助會陰部適應張力,另一方面也避免寶寶太快衝出導致嚴重的撕裂傷。
此外,寶寶剛出生時身上會附著一些又滑又黏的胎脂,因此在迎接寶寶的同時也要在下方鋪好乾淨的毛巾和軟墊預防寶寶墜地的意外喔!
會陰裂傷程度怎麼分:
簡單來說,會陰部位的感染問題跟傷口大小、深淺、部位有絕對的關係,會陰裂傷依輕重等級分四個程度:
(1)第一度裂傷:只有一至兩公分左右淺層小傷口。
(2)第二度裂傷:較第一度裂傷嚴重,已傷到肌肉組織但並未損及括約肌。
(3)第三度裂傷:已經傷及括約肌。
(4)第四度裂傷:傷口撕裂至肛門和直腸,呈不規則狀較難癒合。
3 寶寶出生後,臍帶要怎麼處理?
寶寶出生後必須以乾淨的剪刀將臍帶剪斷,但預留多長的臍帶才適當呢?一般建議要留5公分以上的距離再將臍帶剪斷,王醫師建議急產媽咪直接以「一個拳頭」的距離計算──從寶寶腹部算起一個拳頭的距離用乾淨的縫衣線綁緊先打第一個結,之後從第一個節算起一個拳頭的距離也同樣用乾淨縫衣線綁緊打第二個結,再從兩個節中間剪斷臍帶就可以了,綁緊的用意在於防止寶寶的血液由臍帶的斷端持續流失,預留的長度則是當臍帶的結萬一滑脫較容易再重新綁緊,到醫院後醫護人員會再重新幫寶寶護理臍帶喔!
4 仍在體內的胎盤怎麼辦?
通常在媽咪辛苦產下寶寶後的數十分鐘內,仍存在於媽咪體內的胎盤也會伴隨著子宮的強力收縮被分娩出來,王醫師提醒產婦切勿用力將胎盤拉扯出體外,如果在救護車到達前胎盤已經娩出,媽咪要以手按壓腹部促進子宮收縮(按摩後腹部變硬即是子宮收縮的證明),或著親餵寶寶母乳也可以達到促進子宮收縮的目的,減輕產婦出血的情況。
5 新生寶寶怎麼照顧?
寶寶出生後首先要預防的就是失溫的問題。
寶寶出生後首先要預防的就是失溫的問題,所以第一步驟當然是先將寶寶身上的羊水、胎脂等液體擦乾,再用乾淨的毛巾或包巾包裹著寶寶,如果當時氣溫較低,也可以帶寶寶到烤燈或電暖器旁,給寶寶一個舒適又溫暖的環境。
王懿德醫師細心提醒,當孕媽咪接近預產期或者本來就是急產高危險群,就應時時提高警覺並將待產所需用品提前準備好,如果急產的徵狀真的出現了,第一步仍是打電話叫救護車並儘快到達醫院,但若寶寶等不及抵達醫院就急著要出世,媽咪也不要過度驚慌,按照上述的5大步驟一步一步進行,再儘快抵達醫院讓專業的醫護人員給媽咪和小貝比最佳的照護!
王懿德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周產期專科醫師
生殖內分泌專科醫師
美國婦科內視鏡醫學會會員
臺北醫學大學社療一隊婦產科醫師
現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