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大多數人來說,創投業是一個既陌生又帶點神祕色彩的行業,但其總能搶先一步挖掘好公司,獲取豐厚報酬的投資策略,又令投資人十分好奇。
被稱為「創投天王」的張景溢,是目前國內唯一在兩岸投資成功的創投業者,他獨創的「產業鏈價值投資法」以及「天龍九部」投資術,正是他致勝的祕訣。本刊獨家取得張景溢的專訪,一窺低調天王挖掘鑽石股的心法。
六月底,在一場講座上,來自中國的講者正賣力剖析中國內銷通路的機會;台下,聽眾聚精會神地聆聽,其中,一位坐在第一排的聽眾除了專注聽著演講人的分析外,還不時低頭翻閱手邊的資料,一一印證相關資訊。可能連台上的講者都不知道,這位認真的聽眾就是手握十億美元,隨時在找尋投資標的的「創投天王」張景溢。
對大多數人來說,張景溢這個名字是陌生的,但他在兩岸創投界可是赫赫有名。他成立的創投基金,年投資報酬率超過三成,九年賺五倍,成績傲人;而他領導的華威國際集團,更是至今進軍中國投資,唯一績效斐然的台灣創投業者。他精準挑選公司並賦予投資標的新價值的能力,讓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放心把超過一億美元的資金交給他操作。此外,更有美、日、歐洲以及新加坡的政府基金等超級A咖,捧著錢要投資他。
求學這堂課 漫長求學路埋下深厚人脈種子
在創投領域,張景溢不是出道最早,也不是輩分最高的一位,與第一代的創投業者普訊柯文昌,或是聚鼎科技董事長張忠本相比,他算是後輩;但他繳出的成績單卻讓前輩們刮目相看,成了現階段創投業最亮眼的明日之星。他在中華開發任職時的長官張忠本,以「認真、用功」來形容這位昔日部屬;台灣購併與私募股權協會祕書長楊正秋則用「低調、話不多,但卻願意大方分享」,一針見血地剖析出張景溢在創投業勝出的關鍵。
剛滿五十歲的張景溢,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如同隔壁鄰居般親切,襯衫、西裝褲,拿著智慧型手機與iPad 2,一派標準金融業的打扮。訪談的過程中,他總是認真傾聽,懇切且專業的回答每一個他能夠答覆的問題,甚至連創投業如何尋找投資標的的「商業機密」都願意大方公開。低調的他,幾乎不接受媒體採訪,所以問及私領域或是股東的問題,他總輕聲地以「這應該不是你想採訪的重點」帶過。或許就是這樣謹守分際的態度,讓股東安心地投資他成立的基金。
從小在台北市萬華區長大的張景溢,少年時期喪父,靠著媽媽做生意拉拔長大。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國中畢業後,他選擇當時還未改制的台北工專五專部電機科就讀。或許血液中流有媽媽做生意的本領,當兵回來後,決定「棄工念商」,考上中興大學夜間部企業管理系,半工半讀。這一念,念出興趣來了,後來還考上政大企管所,最後還拿到上海交通大學企管博士學位。
一般人從高中念起拿到博士學位,大約要花十來年的時間,張景溢可是費了二十五年時間才完成;但這段曲折的路沒有白走,每一個階段都為他埋下人脈的種子。在專科時代,華碩總經理沈振來、前廣明光電總經理簡貞介是他的同班同學;在政大企管所就讀時的同學,張志成、胡斌成等人,成了他後來創業或是一起工作的夥伴。在將事業的戰線從台北拉往中國時,為了徹底了解中國市場,張景溢工作之餘,一邊在上海交通大學念企管博士,一邊設立「華威盃」MBA亞太區創業大賽,藉此找到值得「創造價值」的標的。
工作這堂課 不挑工作,因此了解各種疑難雜症
從念書到工作,張景溢的每一個過程可用「扎實」兩個字來形容。自承對產業研究有興趣的張景溢,在政大念企研所時,對研究集團企業有濃厚的興趣,畢業論文也選擇「集團企業多角化策略形態對內部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與股價報酬之影響」為研究題目。為了要拆解集團企業對每股盈餘的影響,他把民國六十年到八十年的數據變化逐一摸透,並把集團企業各家子公司的財務數字,一個個鍵入電腦建檔。幾萬筆數字的建檔,這是多麼浩大的工程?但他很有耐心地按進度執行,並進行迴歸分析。張景溢花了兩年時間徹底了解國內集團變化,並將各個集團的消長更迭深化腦海中,也為他日後從事創投業奠下扎實基礎。
這樣的精神,他到中華開發服務仍持續著。民國七十九年,張景溢進入中華開發工作,是他踏進創投領域的敲門磚。剛進去的前六年,他負責投資部門後台管理,協助第一線找投資案的同事處理投資作業。當時的長官張忠本用「他什麼工作都做」來形容張景溢不挑工作的態度。「媽媽教我不要挑工作,要認真做,不然我就沒工作可以做了。」張景溢謙虛地訴說當年的工作心境,也不經意地透露出,他和母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因為不挑工作,許多有「疑難雜症」的公司,成了張景溢服務的對象;也因此各產業、各公司的營運特色,甚至是失敗的歷程,他都看得比別人更多。這些別人的經驗在他的腦海中成了印記,也成了他日後挑選投資公司的最佳範本。
由於工作認真,加上工科背景,張景溢被張忠本指派協助處理台積電與世大公司合併案。這個案子,讓他從後台走向前台,清楚地了解合併案的操作模式,他也因此被高層注意。嚴格來說,若沒有世大合併案,張景溢迄今恐怕還蹲在中華開發工作;若沒有張忠本的提攜,張景溢也不會有機會成為今日的他。若說中華開發的工作經驗開啟張景溢踏進創投之門,「失敗」,則是讓他登梯邁向成功的關鍵。
創業這堂課 嬰幼兒用品店的失敗學到經營難處
「失敗給我人生最好的經驗。」張景溢說。原來,他準備離開中華開發時,為了要給媽媽一個驚喜,花了百萬元在住家附近開了一家嬰幼兒用品店,準備讓媽媽經營。等到裝潢好,滿心想要得到媽媽讚許的張景溢,沒想到擅長做生意的媽媽一到店裡,瞄了一眼只說:「這樣的店不會賺錢!」自此就不曾再跨入店裡一步,頭已經洗下去的張景溢只好接手經營。
為了達到經濟規模,及解決人力支援問題,張景溢還開了分店,沒想到卻越做越錯,只好關門大吉。「書本上念的跟實際有很大的落差。」張景溢感嘆說。一路念企管,加上在中華開發服務多年的經驗,自認開店對他而言應該不是太難的挑戰,但沒想到,許多料想不到的事接連出現,尤其是競爭對手,根本不如想像中單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