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位女性證明,凡事都有第一次,而且沒有年齡限制。她們鼓起勇氣追求夢想,進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希望她們四十歲之後展開的冒險,會給你帶來啟發。
雅麗莎‧喬德,四十七歲:「我帶著導盲犬走遍義大利。」
醫師在她的視神經附近發現腦瘤的那一年,她十六歲。手術移除腦瘤,救了她一命,但奪去了視力。過去三十幾年來,她眼中的世界是模糊的灰色,但她從來沒有因此洩氣。「我會生存下去,」她說。
她從紐約搬到加州,獨自生活並成為老師,在盲生學校教青少年。「我的家庭教育教我要追求自己的興趣,」她說,「有時候,這表示需要一點冒險。」
雅麗莎一直想要旅行,義大利是她的夢想之地。她只帶了導盲犬派西為伴,報名了托斯卡尼的健行行程。「因為牠,我的夢想成真,」雅麗莎說。她更關心的是派西的關節炎,而不是自己跟不跟得上。「結果,派西最嚴重的問題是我們餵牠太多義大利食物,」她笑著說。
「走在葡萄園之中聞著雨後的空氣,是個難忘的經驗,」她說,「我做到任何身體健康的人做得到的事,有一種成就感。我的殘障並不是不享受人生的藉口。」
自從那趟旅行之後,她也開始上鋼琴課、空手道、學點字音樂。派西退休了,但雅麗莎計畫今年夏天和新的導盲犬艾倫去挪威。
瑪麗‧韓森,五十六歲:「我造了一架飛機。」
瑪麗‧韓森開始這個改變人生的計畫時,已經四十出頭。她已婚,住在一座小鎮,養育兩個女兒。「我是個家庭主婦,已經封閉得快要窒息,」瑪麗說。
她的先生奧圖曾是空軍的飛行醫師,正要退休。於是他們買了一臺四人座、單引擎高性能飛機的零件配備,自行組裝。「人生苦短,」瑪麗說,她的父親三十九歲就死於漸凍人症,「我知道如果想要做,就要趕快行動。」
要學的事情很多,從玻璃纖維成形到儀表板的線路安裝。瑪麗一頭栽進去,發現從來不知道自己竟有機械才華。很快地,她接手建造飛機,「奧圖的玻璃纖維裏有很大的泡泡,」她笑著回憶,「所以我把他解雇了。」
她的工作不但非常有趣,也令人著迷。十八個月後,飛機完成了。「第一次飛行的時候,不但是我一生最棒的體驗,也讓我相信自己。」
這樣的自信一直沒有離開,即使是六年後奧圖因阿茲海默症去世,她賣掉飛機的時候。為了幫助自己療癒這樣的失落,瑪麗專注在下一個更大的計畫?──?重建一九二九年亞歷山大鷹石子彈飛機,並參加女性粉餅杯飛機大賽。這架子彈飛機沒有準備好的現成零組件,史密松恩博物館的館藏也因火災燒毀,她只能參考照片。
「這一次,如果我需要零件,不能打電話給製造商,」她說,「必須自己做,那表示有時候要做兩三次才能做好。」這項工作很不容易,但過程帶給她許多收穫:「我學到,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韓森剛完成子彈飛機,希望在航空秀裏飛行。「我想讓人知道,不屈不撓可以做到什麼。」
荷麗‧麥克曼特,五十二歲:「我送兩個小孩上大學,自己也去註冊。」
荷麗的高中同學畢業上大學時,她只能去工作。「我家有九個小孩,家庭狀況讓我連考慮都不用考慮,」她回憶。二十五年後,她的家境仍然不算富裕,但荷麗在離婚、自己養育六名子女之後,終於在四十四歲時,到蒙大拿大學註冊。
「我一直想上大學,但是一直被其他選擇所阻礙,」她說,「該是把自己的目標當做優先的時候了。現在不做,永遠不會做。」
她最大的兩個小孩在上大學,最小的兩個上小學,她申請獎助學金,開始上很多課。「我的課表很瘋狂,」荷麗說,她仍持續著全職工作,「我每天做該做的事,然後試著睡五、六個小時。」
荷麗在四年後畢業,取得運動科學學士學位,她貸款了兩萬美元(約新臺幣五十八萬元),GPA平均三點七。「我知道自己做得到,只是需要把握機會,」她說。勇敢逐夢,也讓她的個人生活和專業都更上一層樓。她的新工作是健身中心的主任,她遇見、嫁給一個「又好又支持我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很喜歡自己,」她說,「我覺得自己是個有很多可以付出的人,這讓我的小孩明白,如果努力去做,他們也能成就不凡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