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台灣球隊和外國球隊比賽留下的深刻印象:如果前面比數領先了別高興太早,比賽後面對手常常會鯨吞蠶食把比分趕上來,在終場前反敗為勝;如果前面比數落後了一段距離……那基本上可以不必看下去了,沒什麼可能會在後面出現逆轉意外的。
關鍵在:台灣的球員是為了輸贏而比賽的,領先了,台灣的球員一定變得患得患失,一心一意要保持戰果,愈打愈沒有進取心。如果落後到一個程度,台灣的球員阻止不了自己心中浮現出來「要輸了」的念頭,鬥志消散,於是就祇能混著等比賽真的以敗陣的局面結束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建民和曾雅妮最近的表現,格外有意義。王建民因為肩傷,離開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做了複雜的手術,進行漫長痛苦的復健,他竟然能捱過來,兩年後回到大聯盟,這樣的心理韌性難能可貴。回到大聯盟第一場比賽,主投四局丟了四分,表現並不算好。但是王建民還能保持樂觀的心情,隨後的牛棚練投沒有失常,贏得教練團對他的信心,取得了下一場的先發機會。
曾雅妮參加「英國公開賽」之前,在「法國愛維養大賽」中,祇得到了第十二名的成績。「英國公開賽」比完第一天,曾雅妮的成績排名第三十,簡直讓人不敢抱持希望。但第二天,她將排名追到第七名;第三天,再進步到第二名;然後最後一天脫穎而出奪得第一名。沒有被前面的失敗失常拖累,曾雅妮每天帶著平常笑容出賽,讓人自然感覺到:不管領先或落後,她多麼喜歡打球比賽啊!
在王建民和曾雅妮身上,看到了新的運動員精神,因而也就為看球的台灣社會,帶來了新的運動體驗與新的價值思考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