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0年心理師法通過,報考心理師必須具備碩士以上學歷。於是,輔導系的學生便無法在大學畢業後立刻從事心理相關工作,也就是沒繼續攻讀研究所的學生,恐怕註定失業。
當時,楊明磊正參與創立銘傳大學輔導學系(現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他開始設法替學生找尋出路。
在他的認知中,只要是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諮商可以發揮的空間;所以,他嘗試將課程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做結合,希望學生能符合企業組織的人力需求,進入企業體任職;同時也期望學生透過諮商輔導的專業訓練,掌握職場中不可取代的優勢。
楊明磊的理念之後獲得了證實:諮商,真的可以在不同的領域中大量活用。許多學生進入企業組織後,諮商的專長讓他們在處理人際合作時更細膩,使員工的關係更和諧、企業運作更順暢,也因此受到公司的讚許和肯定。
同時,當多數諮商人不愛接觸行政工作時,這些學生帶著人力資源的視野進入諮商機構,他們既有能力也有熱情投入諮商行政,同樣為自己贏得喝采。
諮商專長,確實有更多元的路可走。
像新近正夯的「婚禮企畫」,一般人或許會以為是傳播系、新聞系,或是美術設計等科系學生從事的行業,事實上,楊明磊也有學生在這行做得有聲有色。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婚禮籌備過程中,最困難的,莫過於平和地協調男女雙方家庭的意見。
「幫助新人彼此協調、溝通,以及安撫對方與雙方家長情緒,不讓婚禮因惱人的瑣事而破局,用的全是諮商技巧!」楊明磊說。
在多元嘗試中,開拓自己的特色
許多人反應楊明磊很擅長提出創新的點子,對此,他認為這是多方接觸的結果:「創新,其實常常是重組,就像把手機和相機套在一起,便成了特殊的新產品。」勤於在不同專業領域中跑動的他,特別有機會結合不同專業,激發出跨領域的創新靈感。
回顧最初,楊明磊是為了幫學生找出路而接觸員工諮商;時至今日,員工諮商開始受到企業重視,讓楊明磊多少有種「壓對寶」的感覺,也加深他樂於多元嘗試的生活態度。
「我到現在還是喜歡東摸摸西碰碰,很甘願只為了好奇或有趣去接觸新鮮事物。」在楊明磊的生命歷程中,往往當時看似沒有特殊效益的事物,都在日後發生影響,令他相信人生不會有白走的路。
這可追溯自他的大學時期。原先楊明磊就讀經濟系,念到大三成績仍是一路吊車尾,於是便降轉心理系。到了心理系後他如魚得水,第一學期就考了第一名,也從此走上心理路。只不過,最初經濟系的基礎訓練竟在二十年後發生影響,如今楊明磊投入員工諮商,發現自己比起其他諮商師多了些不同的創想與理解,他這才驚覺,原來是經濟系的思維不知不覺在心底生了根。
當年轉到心理系後,因系上自由的學風,楊明磊從不安於待在心理系,選修一堆其他系所的課,畢業學分超過一百六十。他回憶當初上課的情景,同一個社會事件,放到不同科系的課堂中討論,切入的角度就截然不同,而且各有其道理與依循的脈絡,讓他著實眼界大開。
攻讀研究所時,他的學習依舊延續大雜燴風格:「我擔任認知心理學老師的研究助理,主要負責SPSS(社會科學統計軟體)程式設計,但自己是找社會心理學的老師當任指導教授,論文是做工商心理學,課餘時還擔任義務張老師。」
多方接觸的結果,楊明磊在觀看事物時易有更多元角度,同時,因體會到各種思維和立場都是其來有自,也較有寬廣的心胸包容不同的聲音和方法。
將所有的心力放在讀懂人
多元、不設限地嘗試,是楊明磊的生活哲學,加上深信一切事物有其因由,也使得他扮演諮商師身分時,行事核心便是「讀懂眼前的人」;他幾乎是聚精會神地在做這件事而無暇顧及旁騖,常常招來誤解。
「我和他人互動時沒什麼表情,有人會覺得我嚴肅,那是因為我花很多力氣在感受當下在一起的人,因此沒有心思顧及自己該露出什麼表情。」
從小因為父母工作忙碌,楊明磊成了所謂的「鑰匙兒」,家中雖有傭人,但成長過程是安安靜靜的。這樣的成長環境,一方面讓他期待與人親近,另一方面卻也練就了他讀心的本事。
「父母忙,說話少,我靜靜地看著他們在生活裡進進出出,看久了似乎就開始讀懂了些什麼;人不說話的時候,往往說得更多。」發展至今,在心理諮商的洗禮下,他更是無需藉由太多的互動就能讀懂人,而且,讀透的並非表象的事件內容,而是深層的核心結構。
怎麼做到的?他說,諮商學得好,是可以讀透很多事的。不過,會要求自己盡量把人讀得透徹,或許與他傾向的派別有關:他是以詮釋學及古典精神分析精神為基礎,再夾雜身體意理的人文學派。
他對此進一步解釋:「我相信當一個人來到我的面前時,是帶著他全部的歷史而來,他的全部生命體驗都在當下這一刻展現出來。我不是在他的問題中摸索,而是思考在他這樣的生命體驗中,何以此刻這個問題開始被當成問題?」
也就是說,此人為何在此時處理這個特定的問題,而非其他的問題?此人又為何認為這是個問題?此人的身體、氣息、語態、言詞、神情、表述等方式,在這樣的景況中又如何變化與展現?人們帶來某個問題的同時,其實也把其他的部分都帶來了,其中有隱微曲折的脈絡值得探討,也都有跡可循。
「人們沒說出的心情,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心情。」雖然只是片刻,但其實有機會讀懂一個人的全部歷史,楊明磊就是抱持著這樣的期望,細細展讀眼前的人。
對諮商的喜愛,從沒懷疑過
不過,讀懂他人能否傳授?在大學教授諮商輔導多年,楊明磊怎麼引導學生?每個學生都能學得來嗎?
他倒認為學習諮商沒有標準,學諮商的人不該問「我適不適合學諮商」,而該自問「以我的特性,哪個學派最能讓我發揮?」
想要瞭解別人,還是得先從瞭解自己開始。
多年來,看著歷屆學生們一一成長,楊明磊發現自己實屬幸運,因為專業心理工作者的養成是需要靠大量且漫長的學習與實務積累,許多學習者會在這個過程中疲乏,對諮商產生質疑,而他卻對諮商一直篤定,鮮少懷疑。
原因之一是他在大學時參加義務「張老師」,有機會貼近許多優秀的心理工作者,讓他看見具體的人生典範,對心理之路產生信心,「你會親眼看到、親身貼近一些前輩,他們優秀得令人訝異,讓你覺得『真的有人可以好成這樣』。這會鼓勵你努力學習累積,因你已經相信,原來真的有機會做到這種地步。」
除此之外,楊明磊更曾有十年光陰擔任行動諮商師,幾乎將生活中所有時間都投入諮商,常常早上學到的理論與技巧,下午就因接觸個案,得以運用、印證。
長期讓知識和實務緊密融合,他對諮商的信念日益堅定:「諮商當然有其極限,但在諮商可及之處,我從不懷疑諮商的效果,也根本沒有機會動搖。」
懷抱著篤信諮商的心,楊明磊深度閱讀人們,開放多元接觸,二十五年下來,他也跳脫特定學派,走出自己的路。他不特別計畫未來,因為,前一秒、此時或是下一刻的際遇,都有可能在日後發生影響;生命,仍有許多開放的可能,好奇心依舊是他的最佳指引。
至於他是否已經追上當初優秀的前輩,成為其他後輩的典範了?
對這一題,楊明磊說:「有自己特色的人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欣賞我的和討厭我的應該各占一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