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策略 力求吸引不投族
宋楚瑜是否參選總統,成為最近數周媒體追逐的焦點,從各方觀察,目前他的民調有緩升趨勢,距離政壇評估二○%就會參選的關卡僅咫尺之遙;一旦宋楚瑜參選,將是十二年來總統大選首次出現藍綠之外的第三組合,這能否使選情更加具有看頭,並掀起台灣選戰熱潮,各界都頗關注。
然而,宋楚瑜參選是拉走馬英九抑或蔡英文的選票,尚難準確分析,易言之,宋楚瑜或許贏面不大,但有可能改變原先的選票結構。從過去四次總統大選觀察,前兩次(一九九六、二○○○)都出現超過兩組人馬參選,而且藍營分裂狀態都比綠營嚴重,但是藍、綠各取得一次勝利,亦即多組人馬參選,對藍綠都不完全是絕對的優勢或劣勢。
宋楚瑜因素 藍綠緊張
至於宋楚瑜參選是否提高投票率,這是親民黨以此對外陳述參選可行性的理由之一,藉由宋楚瑜或立委提名,將可能的「不投族」給激發出來,特別是藍營支持者部分,雖然可能造成國會兩黨不過半,卻有機會保送馬英九上壘。
然而從統計數據顯示,民進黨獲勝的兩次選舉,總投票率都超過八成;國民黨勝利的兩次,總投票率皆為七成六,這雖非意味這五%的選民會支持某特定政黨,但不可否認的是,綠軍的選戰風格,確實較有策略足以吸引選民投票的意願。
此次亦是總統與其他大型選舉首次合併進行,但縱觀以往選戰史,單獨進行的總統大選投票率皆遠高於立委、直轄市長與縣市長等,因此二合一選舉,總統不會因合併立委而提高投票率,反而是立委搭上總統列車而增加投票率,這也是為何政壇已在估算雙英的差距,卻比較難計算立委的得票。
總統大選的投票率,過去四次都超過七成五,一方面是其為全國政治最高層級大選,萬眾矚目;二方面是國際都在關注,甚至美國與中國都曾無意間被捲入選戰中,增加藍綠動員的能量;三方面是選戰策略與候選人特質的運用,也可能拉抬投票率;第四則是參選組數多寡,在複式動員情況下增加投票率。
一九九六年 三藍打一綠 照樣獲勝
一九九六年的首次總統大選,國民黨有三組人馬參選,分別是代表主流派的李登輝與連戰、非主流的林洋港與郝柏村,以及主打宗教選票的陳履安和王清峰;民進黨則推出彭明敏與謝長廷的組合,但由於彭明敏流亡海外多年,多數選民極為陌生,而且本土色彩及個人特質與李登輝高度重疊,此外黨內派系於初選時相殘導致大選時袖手旁觀,是綠營慘敗的主因。
當年投票數有一千零八十八萬多票,投票率七六‧○四%,已屬高投票率,三組泛藍候選人衝刺選票分進合擊,幾乎催出九成以上藍營支持群眾,他們共拿下近七成九的得票率;反觀民進黨受到李登輝親本土路線的吸票,得票萎縮至二成一,但也被認為是深綠的絕對基本盤。
此外,一九九五年李登輝成功訪問美國,讓國內挺李勢力氣勢大振;另一方面中共對於類似獨立國家政治象徵的台灣總統選舉,採取「文攻武嚇」的行動,迫使美國先後派出「尼米茲號」與「獨立號」航母戰鬥群行經台灣海峽,亦讓多數台灣派團體決意力拱第一位台灣人總統李登輝續任,因此造就當時的高投票率。
二○○○年 藍綠混戰 扁殺出重圍
二○○○年的總統大選更是熱鬧非凡,國民黨繼續分裂成三組人馬,代表黨內本土勢力的連蕭配、代表泛統勢力的宋張配與急統的李馮配;民進黨則是陳呂配與許朱配,前者挾一九九八年台北市長落選而捲起的熱帶氣旋,硬是逼退「一生都在準備選總統」的許信良,致許脫黨參選。
當年投票數為一千二百七十八萬多票,八二‧六九%的投票率,創下歷史新高,陳水扁從不被看好的民調第三名,歷經國民黨內鬥的「興票案」後,已與連、宋等人產生黃金交叉,扁主打超越黑金訴求鞏固綠營基層,最後的得票亦首度將民進黨的全國基本盤拉抬至三成九。
反觀連戰與宋楚瑜在相互棄保中爾虞我詐,連戰以李登輝接班人姿態,接收多數泛藍本土選票;宋楚瑜則在凍省後激起同情票,加上他在省府期間與地方勢力交好,多管齊下的結果,衝出有史以來中央層級選舉的最高投票率。但是,結果卻未如藍營所願,鷸蚌相爭結果是讓陳水扁漁翁得利,重蹈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舉的前車之鑑。
當年護送陳水扁入主總統府的助選大將,還有時任中共總理的朱鎔基,選前兩天他的一席「警告台灣人民勿投票給台獨主張者」的恫嚇言論,激起反效果;再者,中研院院長李遠哲選前之夜的「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告白,打動人心,這些內外因素都促使投票率大幅提高。
二○○四年 首次單挑 扁激情險勝
建黨百年首次下台,國民黨為了奪回執政權,二○○四年連戰與宋楚瑜不計前嫌攜手合作,與扁蓮配進行總統大選首次一對一的決戰。陳水扁儘管第一個四年執政顛簸難行,但打選戰卻相當有節奏感,從「四不一沒有」到「一邊一國」,繼而推動公投法,再搭配「台灣加入聯合國」與「中共若不放棄武力,台灣應購置愛國者飛彈」等兩道公投綁大選的小菜,讓國民黨僅能呼籲支持者「拒領公投票」。
美、中兩國則是動作頻頻,美國多次與扁政府「溝通」公投內容,中國則再次氣急敗壞,扁順勢形塑被打壓形象,激發選民的同仇敵愾。觀乎該年大選,扁蓮配策略五花八門,特別是「百萬人牽手護台活動」。
連宋則自認基本盤大於綠營,主張略顯保守,甚有「拿香跟拜」之勢,淺藍陣營還發起廢票聯盟扯後腿,藍綠民調到選前仍不分軒輊,最後「兩顆子彈」劃破天際線,挺扁力量群情激憤,最後奇蹟似地以○‧二二八%的差距擊敗國親組合。
當年投票數一千三百二十五萬多票,投票率為八○‧二八%,李登輝勢力與台聯黨挺扁,讓民進黨基本盤從四成上揚到五成,國親雖然全面動員,無奈仍是貌合神離,心結難解,讓連宋二人注定再次與總統大位擦身而過。
二○○八年 綠營慘敗 馬魅力當道
二○○八年總統大選,國民黨馬英九肩負中興大業,泛藍上下眾志成城,甫登場就以極大的優勢領先謝長廷,民進黨則陷於謝、蘇內鬥之中,但重點是扁朝後期弊案叢生,李登輝力量也不再相助民進黨,即使陳水扁發動「入聯」公投,試圖挑釁國外勢力「暗助」民進黨,祇是領票率僅二六%;而曾經吃過虧的美、中兩國,很有默契的坐壁上觀,中共的相對收斂,冷卻兩岸議題,謝長廷勉強守住四成基本盤,最後大輸二百二十多萬票。
當年投票數一千三百二十二萬多票,投票率為七六‧三三%,綠營評估約有五十萬票支持者(約四%)未投票,一百萬中間選民也幾乎倒向馬英九。換言之,傳統的藍營地方派系與社團組織傾巢而出,幾十萬大陸台商也前仆後繼返台支持國民黨;綠軍的自主性選民則是選擇沉默,加上謝長廷的政見並不突出,攻擊點祇聚焦於馬英九綠卡爭議,火力單薄,無法激發選民投票動力。
二○一二年 雙英冷戰 策略反操作
明年總統大選的投票率,政界評估約在七成以上,曾任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的淡江大學兼任副教授謝相慶研判,投票率將在七五%以上,選戰主軸也會提升到台灣整體性議題。
綠營評估,若雙英對決,投票率約七成九,祇有一%淺藍支持者不投票,廢票約十萬,四年前綠營不投族可全部歸隊,中間選民近百萬票也能掌握多數;選舉戰神陳水扁也指出,此次投票率絕對會高於二○○八年的七六%;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員林雍昇預測,投票率可達七八%至八二%,而且藍綠選民各自歸隊,基本盤相當接近。因此,即使宋楚瑜參選,選票仍多來自雙英板塊。
親民黨文宣部主任吳崑玉見解稍有不同,他認為若是雙英對決,投票率約在七○%至七二%,「這不算是高投票率」,「雙英的特質雷同,皆不夠強悍,政見並未激烈交火,且在兩岸甚或國際關係的操作空間不足,整場氣氛炒不起來」;但如果宋楚瑜加入戰局,則能爭取到不投族,讓整體投票率超過七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