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的香港佳士得,有6件當代中國藝術作品拍出上億新台幣的成績,聽到這則新聞的人主要有以下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好奇與嗤之以鼻。好奇的是,這些拍出高價的當代藝術真的有那麼好嗎?這樣的價值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如果藝術真的是樁好投資,那麼到底該怎麼買才好?但有更多人(包括藝術家)的反應竟然是冷漠且不屑的,他們認為當代藝術市場已被過度炒作,離泡沫化已不遠了。
不過,事實果真如此嗎?為了完成這篇報導,我採訪研究了幾個主要的藝術行為者,如拍賣會、藝廊、藝博會、藝術家以及收藏家,試圖拼湊出一個比較完整的當代藝術光景。採訪結束後有一個最大心得,若想要弄懂當代藝術或甚至想購買及投資當代藝術,一定得釐清自己(人)與藝術之間的關係。當代藝術是要能展現這個時代獨有精神的作品,是藝術家對時代各種宏觀或細微的觀察,我們應該要更「感同身受」及「與有榮焉」才對,但我們反而更看不清楚它的面貌,對當代藝術家不是完全沒聽過不然就是嗤之以鼻,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以下分析三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市場觀點:拍賣會、藝廊與藝博會,它將幫助你建立個人的Collection,或者說,個人的Style。
拍賣會不只是買賣藝術品而已
拍賣會顧名思義就是拍賣藝術品的地方,但既然稱做「拍賣」,有時在那裡買東西不但沒有比較便宜,而且還可能高出底價甚多,難道那些人都是傻瓜嗎?觀察拍賣公司如何自我行銷就會發現端倪:它們在跟消費者爭取一種「只有此處才有」及「錯過這次就再也買不到」的優越與危機認同;簡單來說,這兩間拍賣公司就如LV一樣的名牌,購買行為能帶來許多附加價值,這就是許多人寧可當冤大頭也趨之若鶩的原因。香港佳士得20世紀與當代藝術部門主管Eric解釋,佳士得會考慮作品的藝術性、歷史地位、是否為藝術家代表作或轉型力作以及估價高低等條件。需要符合那4大要素才可能登上著名的「夜間拍賣」,長期嚴格自我要求之下,才得以在買家與賣家之間建立優質拍賣品牌形象。法國知名藝評人Judith Benhamou-Huet在她《藝術的價值》書中曾引用一個7歲小孩的話來生動描述這個現象,當別人問那個小孩佳士得是什麼,他很快地回答:「一個畫的牌子阿!」
按照這個邏輯,只要經過拍賣會認證並推上夜拍的作品,是否就意味著是值得投資?萬一買貴了或是未來價格崩跌怎麼辦?Eric說,其實拍賣會不只是「拍賣藝術品的地方」,而是希望去維護藝術品價值的機構,尤其是未來的價值。他們也不希望藝術品的價格被瘋狂炒作,而是以一種常態及穩定的方式逐漸上揚,確保客戶購得的藝術品不會跌價。不過要注意這樣的說法是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不以投資為唯一目的進行的消費行為。舉例來說,即使Chanel的2.55價格猛飆,但很多女生還是甘心花更多錢買下它,那主要是滿足心中渴望,以及欣賞揹在自己身上的樣子,預期升值而投資的心態則是其次。
如果拍賣會真的希望價格穩定上揚,那拍賣場上激情且不理性的金錢遊戲該如何解釋?拍賣會又是如何為藝術品定價?Eric解釋,佳士得的定價方式其實比畫廊更透明且更具市場參考價值,他們除了會參考過去每筆拍賣成交紀錄,且會引用一級市場的交易價格,長久以來便建立出一個資料庫,來為每件上拍藝術品標上「履歷」(包括哪位重要藏家曾經收藏或哪間美術館曾考慮列入館藏)。他以現在當紅的中國藝術家張曉剛為例,1985年他一幅畫作約為50美金,到了1990則為1,000-1,500美金,1995年為5,000-20,000美金,而今年的春拍,他知名作品《血緣:大家庭-父與子》拍出超過350萬美金。這中間的價差是拍賣公司參考隨市場供需而影響的價格波動、藝術家作品質量的穩定度以及比較同時期類似藝術家作品價值而來,但大家只關注最後拍出的天價,卻忽略了市場價格其實是穩定成長的。至於場上激情的戲碼,除了拍賣會本身欲營造出的氣氛,Eric補充,藝術市場本來就會跟隨國力與經濟版圖轉移,這解釋了為何中國當代藝術持續飆漲,其實跟基本的市場供需有關。「不是所有高價的藝術品就有泡沫的可能,這還是跟作品本身的質量以及買家心中願付的價格有關。畢卡索1年作品成交數量約為3,000至5,000件,且屢屢拍出天價,但有人會說他是個有泡沫危機的藝術家嗎?」Eric如是說。
畫廊其實在賣一種個人風格
「畫廊不是在經營一個品牌,而是在經營一種風格」,誠品畫廊的總監Emily開門見山這樣告訴我。
畫廊的裝潢通常很乾淨明亮,有時候甚至非常極簡,留下大片空白除了讓觀眾更專注於空間內的藝術品之外,還可轉換觀賞不同藝術品之間的情緒,有時候,畫廊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參觀的藝術品。
前提是你敢走進去畫廊的話。
畫廊的裝潢與氣氛,不禁讓人懷疑是否要把那些「只是看看」的散客嚇跑,看起來非常疏離的畫廊都做些什麼?「畫廊主要的工作是,開發新藝術家、經營獨家代理的藝術家,以及觀察全球的藝術市場」,夏可喜當代藝術的Gladys說。但上述三項工作聽起來跟買賣藝術品毫無關係,究竟藝廊是否有做生意?任何人都可以走進藝廊買畫嗎?其實畫廊也是營利機構(有時交易金額令人無法想像),但不是每間畫廊都賺大錢,且不會賣畫給隨意走進來的人。開一間不讓客人盡情購物的商店豈不是很矛盾?Emily跟Gladys不約而同告訴我,藝術市場由供需決定,畫廊最重要的工作是去管制藝術品的「量」。在對的時間把藝術品賣給對的人,並讓它出現在重要的地方,充分解釋了藝術圈中「候補名單」的作用,尤其當畫廊旗下藝術家作品拍出高價後,投機客想跟畫廊買畫以賺取價差,畫廊會更謹慎挑選客人。
所以畫廊不僅在營造一種風格,更是在經營一個品牌。從他們挑選並代理的藝術家開始,舉凡如何挑選展覽品、如何執行文宣包裝、如何醞釀市場氣氛、如何選擇合適的藝評家撰寫藝評,最終都會被理解為品牌建立與維護。那麼,為藝術品定價也跟品牌有密切關係嗎?為何一件成本只要兩千的畫作可以賣到兩百萬?中間的價差是否因為有「品牌」介入?Emily說,這個價差跟時間、文化以及人文精神息息相關,藝廊是聯繫生產者(藝術家)與消費者(收藏家)之間深厚的文化關係,藝術品買賣跟股票買賣大大不同。
觀察台灣很多想投資藝術的人,都只重資訊(如成交價格),卻不重知識(如作品意涵),若真的想投資,長期持有且多做點功課是必須的。Emily舉尤倫斯為例,大家只看到他以天價賣出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卻沒看到過去20年,他花在蒐集資料、邀請專家一起看作品以及跟藝術家交往所投入的時間,也忽略了他是真心喜歡才會收藏那些作品。Gladys提醒,所謂藝術投資,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藝術與人的問題,若無法真正欣賞藝術,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那麼所謂的藝術投資,到頭來只不過是紙上富貴,報酬不如買賣股票來得豐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