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角度看,今天的歐盟分成兩種國家--陷入財政危機的國家和維持財政健全的國家。換成由歷史傳統的角度看,歐盟國家可以另外分成兩種--天主教國家和基督新教國家。將這兩種角度放在一起比對,就呈現了巧妙地疊合:發生財政困難的國家,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都是天主教國家;相對收支紀律良好的如德國、荷蘭,則都是新教國家;而傳統上中央屬天主教、南方卻有大量新教徒的法國,財政狀況也就剛好居於兩者中間。
這樣的疊合,不是偶然。新教主張人可以自己閱讀聖經,自己獲得虔信,靠自己的真實、深刻信仰,而非教會的保證來獲得上帝的認同。因而新教傳統中,格外強調發自內心的紀律,內在的信仰比外在的限制規範重要太多。
新教中最極端的喀爾文教派,宣揚「預選」的信念。人是否能獲得恩寵救贖,早就預定好了,人不可能予以影響,不能以任何儀式或「贖罪券」和上帝進行交易。為了證明自己是「選民」,獲得心中安慰,喀爾文教派信徒有強烈動機努力工作獲取財富,但成功取得財富之後,他們卻絕對不會揮霍享受,而是繼續過著勤儉的生活,若是露出奢侈浮誇的行為,豈不就表示他們不是「選民」了嗎?
台灣沒有基督新教的背景,但我們可以看到別人的傳統帶來的好處,自主模仿學習。寬鬆的財政,缺乏內在自主紀律,長遠總是會給國家帶來災禍的,最好還是趕緊回頭,別再繼續以債養債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