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來有「居中王國」(“the Middle Kingdom”)的稱號,有些歐洲評論家甚至認為中國十分「偏狹」,因它和其餘亞洲國家彼此隔絕,好一陣子甚至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斷無往來。然而,中國的古老文化不僅對其直接毗鄰的大陸和海島四鄰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數千年以來,它更是古代人類在浩瀚的太平洋海盆周邊散布播遷的源頭。中國在其悠久的歷史中,已在文化和本質上將自己視為遺世而獨立、有別於天下萬國,它由內向外統攝一切,散發出和諧的氛圍。
統合差異的文字之網
中國之所以能夠展現團結與和諧的特質,主要原因便在於擁有一個通用的讀寫識字標準,但這與東南亞研究學者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於其名著《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中所討論的讀寫識字不盡相同。在中國,通用的漢字被用於呈現各種複雜的思想,無論這些漢字使用者是操持何種特定語言。此事意味著:在中國,凡受過教育的人,都能與其他任何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相互溝通。儘管大家講的語言可能不同,但動起筆來卻是一套相同的書寫系統。
這件事對中國發展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它允許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以各自的方式彼此交流,但又共用同樣的書寫系統。於是,人們可以持續保有自己的信仰與文化,並透過書寫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由此觀之,中國的漢字允許身在中國的每個人分享身為中國人的身分,但同時也保存了他們各自的族群特徵。人們在中國可能信佛祖、阿拉,也可能追隨其他的在地信仰(以及隨後到來的基督宗教),但單就文字溝通的層面上而言,人人靠的是中文。
儘管在地、獨特的個別族群混居雜處,中文卻為他們提供了相當充沛的團結之情,否則勢必易生事端。
書寫與科舉聯手保存和諧
另外,「科舉考試制度」也被內建在這套通用系統中,無論出身貴賤,任何人都能求取功名,成為能讀能寫的中國人。在中國的這一類「功成名就」實與「血緣決定論」有著天壤之別。早在歐洲啟蒙時期採納類似價值觀之前的一千多年,這套制度便在中國誕生了。
在這裡,我無意為中國和中國屬性(Chinese-ness)勾勒出一派浪漫景緻,斷言該古文明如何深受平等思想的形塑。絕非如此,中國社會向來講究階級,正如所有的人類社會那般。這其中包括性別上的階級、權力上的階級、以及學問上的高下之分。再者,所有的社會莫不依附在長幼有序的原則上,總讓經驗豐富老到的來指引初生之犢。
我想說明的是,透過這一套發明於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一個用人唯才的學習模式遂得以演進,而中國漢字的使用正是這個用人唯才的核心所在。要言之,科舉考試制度和文字書寫系統二者聯袂,將和諧保存了下來。
獨特系統構築他者障礙
這套漢字系統,就中文的普遍性、與它廣受推崇的形式來看,在在都意味著:透過政府的施政,人民感受到某種平衡感和秩序感。我個人相信,中文的書寫系統對於和諧(Hexie)概念的形成堪稱舉足輕重。當時的人們便看出了不同概念之間總存在著平衡與關聯,他們在自己的文字書寫中看見一個既有智識性、又帶著藝術性的表現形式。人的能力和才智儘管有平庸愚劣之別,但當時人們仍相信:只要我願意努力不懈,便能臻於完美,或至少能夠躋身向上,達到一個自己頗感欣慰的適當水平。
由於當時的科舉考試參加者眾,他們全在書寫與秩序的共同目的中懷抱著一份共同利益。和諧正是中文書寫的一個自然結果。
不過,中文的書寫系統儘管在內部造就了極大的團結,但對於那些使用各種不同書寫系統的人們而言,則形成一種障礙。當然,漢字是可以翻譯的──這正是許多中國作家老在忙的一件差事,但中國漢字「鐵板一塊」的特質(monolithic quality)正意味著:這碗閉門羹是大多數外人注定得吃的。
如此一來,這個獨特的書寫系統便將中國幻化成一座島嶼,使它受到四周不識中文書寫的各文化海洋所包圍。
分化語言造就衝突印度
如果我們將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偉大且歷久彌堅的文明相互比較,則可以進一步理解中文書寫系統產生的和諧的意義。
印度這塊土地上語種繁多,然而,除了運用殖民者帶來的英語之外,語言上仍未見統一──印度並沒有一套像中國的統一書寫系統。對一位講烏爾都語(Urdu)的人士而言,採用印地語(Hindi)書寫系統便形同失去自己的身分認同;對一位講泰米爾語(Tamil)的人士而言,使用印地語的書寫系統,同樣也代表著失去身分認同。環顧整個印度次大陸,莫不如此──書寫系統便是語言,書寫系統即為身分認同,各系統之間似乎含糊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