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緣滅常是遞迴互涉,交互流動地運作;創造出永不止息,無法界定且難以完整地掌握的流動圖象。
網路資訊世界的興起,儼然吹皺了一池春水,面對既不確定又動盪變化的未來,惶恐、猜忌總讓睿智的人類時時刻刻處在不安的狀態,這是探討績效管理所需面對的情境。面對大自然的威脅時,人類接受挑戰,克服重重障礙,建立起遮風避雨的堡壘。在征服環境中,也不斷地創造環境。新環境產生新問題,新挑戰不斷產生,迫使人類始終面對不可測的未來。
即使如此,人類仍然前仆後繼地設法掌握未來。組織經營所面對的環境亦復如是,經營者如何在工作中拿捏進退之道;在生活中拿捏取捨之法;在學習中拿捏方向與方法;在管理中拿捏輕重與鬆緊;在組織經營中拿捏科技與人文的融合,達成真內容、善功能、美結構的神妙(林燦螢,2000),便是一項智慧的大考驗。績效管理與發展必須通過這些考驗的過程,才能使組織維持一定的競爭力。從對組織的策略目標,展開到個人的績效目標的訂定、執行、衡量評估回饋、教育訓練與改進調整。一系列的運作,不但需要尋求理想的方法,也要隨時面對變化的環境。
績效管理與發展,脫離不了環境背景的影響,同時也不斷地改變環境,甚至創造新環境。其實,企業經營是不斷地與環境互涉累積、轉換與創造、循環的過程,績效管理是希望讓過程具有可控性。累積、轉換與創造、循環的過程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遞迴關係。只要人類存在,累積、轉換與創造、循環的發展像一列無終點站的火車一樣,連續不斷地變化,豐富了企業經營的內涵,厚植了企業發展的資本。其遞迴變化的狀態概念可用下列數學式來表達:
Yn+1=Yn+A+B+C⋯⋯+L+M+N+⋯⋯+P+Q+R+⋯⋯+U+V+W+⋯⋯
其中Yn 為Yn-1的前一個企業狀態,也就是說Yn+1 是企業經營的結果,而此結果狀態是由前一狀態Yn 與在此時所緣聚(coincidences) 的變數A、B、C⋯⋯(思考,行為,動作,學習⋯⋯),L、M、N⋯⋯(群體活動,互動,會議⋯⋯),P、Q、R⋯⋯(社會規範,法律,風俗⋯⋯),U、V、W⋯⋯(科技變化,思潮,國際關係⋯⋯)等所共同影響;換言之,每一個定點時間的結果或狀態Yn+1 與其前一狀態Yn 有遞迴與累積(recursive & accumulate) 之因果關係(林燦螢,1999)。而A、B、C 等這些影響因素可能是計畫性的行為或活動,也有可能是非計畫性活動或行為,但大都是由組織系統本身所主動表現出來的,也是創造績效的主要活動;L、M、N 等因素之影響就牽涉到與其他組織系統之間的互動行為或活動,此時的表現大部份仍以組織系統本身為主,少部份來自其他組織系統的影響;P、Q、R 等因素則為大環境運作規範的影響,此時組織系統本身表現成份減少許多,組織系統被動成加大了;U、V、W 等因素則為整體大環境的改變,組織系統被迫必須去調適的影響因素。儘管如此,A、B、C等因素對的影響力仍然是最大,換言之L、M、N、P、Q、R 及U、V、W僅為A、B、C 的背景因素,也就是組織系統面臨抉擇時之參考因子。
由上述公式可以知道,「時間」是最大的變數,它是促使各變數不斷變化之主要推手,而「時間」猶如水流般地無法切割,也迫使任一具生態性之組織系統面臨抉擇時「不管選擇與否皆是選擇」的窘境。如何能做好正確合理的選擇,對於變化結構的了解便顯得格外重要。上述結構性關係式,就像企業經營一樣,經由A、B、C、L、M、N、P、Q、R 及U、V、W 等變數活動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成效,而每一階段的經營成效,又成為影響下一階段成效的重要因子。如圖一所示,任何一位員工所展現的績效,當然可以微觀地以工作設計、目標設定、教育訓練與發展、執行任務產生績效與衡量評估和回饋的循環運作即可。但事實上,每位員工展現績效的背後,就有許多環境變數牽扯著他(她)的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