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適性發展,不代表可以國中玩三年
耗時28年、經歷12任教育部長的12年國教終於在民國103年要正式上路,不但免學費,可讓學生有就學的公平機會,還以自願非強迫入學及免試為主。冀望103年能達到就近入學80%、免試入學75%,以及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80%的目標。
然而,12年國教的目的在於,讓孩子適性學習,培養多元化的競爭力,所謂行行出狀元,在目前的社會中也不再是一句口號。儘管在政策未上路前,各方質疑聲浪高,但在全球實施10年以上國教的40餘國家中,台灣已屬後段班,相距實施九年國教已40多年,該是與時俱進,給孩子一個不一樣人生道路的時候了!
今年台灣最重要的教育議題就是12年國教,由於行政院還未正式核定草案,教育部無法全面宣導說明,導致各界雜音不斷、砲聲隆隆,首當其衝的學校、老師、家長與學生更是惶惶不安、無所適從。
而到底什麼是12年國教?為何一定要在民國103年完成?家長與學生又該如何因應呢?
其實12年國教不是一夕之間才頒布的教育政策,打從民國72年就開始研議,至今共耗時28年、經歷了12任教育部長,到了今年建國百年,馬英九總統才於元旦文告宣示:預定103年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今年8月入學的30萬餘名國一新生予以適用。
這才讓12年國教漫長的推動歲月暫告一段落。
「外界都誤會了,以為12年國教是一步到位,」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說,十幾年來,教育部早已推行各種配套措施,例如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方式、高中職社區化、優質化、教育資源均質化等。
截至99學年度為止,共有190所高中及126所高職接受優質化輔助,占總學校數的64.36%,而就近入學率更達到八成以上。
尤其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全國高中職的招生名額已超越國中畢業生總人數,預估96學年到109學年,國中畢業生將從31萬7975人下降到19萬9700人。
例如100學年招生容量比已達到120%,每位學生有1.2個就學機會,只要國中生想繼續升學,都有學校可以讀,而預計到了109年將增加至1.9個入學機會。
「招生總容量已足夠全部學生就讀,配套措施也陸續出現成果,營造出免試入學的大環境,讓12年國教到了水到渠成的階段,」張明文強調,目前教育部還有29個相關的配套方案,待行政院核定公布後,會加強宣導執行。
教育部的希望是,將來中央與地方聯手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推動免試入學。
儘管教育部胸有成竹,但牽涉到孩子受教權益與前途發展的12年國教,仍讓多數家長神經繃緊。
台中市惠文國中前家長會長李明昌直言,多元入學方案已經讓人暈頭轉向了,現在又來一個12年國教,家長怎麼會不擔憂?
而新竹市政府教育處甚至接到一位苗栗家長的詢問電話:是不是將孩子戶口遷到新竹,就能抽籤讀新竹中學?還有台北的家長跟就讀北一女的大女兒說:「媽媽趕緊遷戶口,妹妹就可以抽籤當妳的學妹了。」
|